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蘇軾《鷓鴣天》
公元1083年的秋天,蘇軾在黃州城外拄杖徐行,或出入于阡陌之間,或放浪于山水之中,他的心事雖然還在夏夜里輾轉,眼前卻已是一派秋雨后的清涼。
被貶黃州的蘇軾,身處人生的低谷,漸漸讓自己的生活慢了下來,歲月靜好,秋雨殷勤,一切都是那么的安然閑適,一切都是上天的饋贈。
一場秋雨一場寒,誰能望盡季節的榮枯變幻?誰又能勘破世間的離合悲歡?
時光已經不再,思念漫過天邊,化作一夜秋雨,淋濕了陌上多少情緣?
總有一些往事,不堪回首。總有一些人,就像秋葉離開枝頭一般,再也無緣相見。總有一些時光,在秋天的寥落之中迸發出生命的絕響!
古往今來,詩詞里的那場秋雨,淅淅瀝瀝下了千年,聞之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如癡如醉,百轉千回。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筆下的那場秋雨,孤寂而又凄涼,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秋雨不停,漲滿池塘,我心中的思念也泛濫成災。李商隱筆下的那場秋雨,雖然充滿了離別之苦,但也有浪漫與企盼,也有和心上人在燭光下共剪西窗的溫馨和美好。巴山夜雨一直下到了天亮,一直下到了今天,已經穿越了萬水千山的阻隔,纏纏綿綿地下了一千多年。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綿綿秋雨,是那落不盡的思念,是那訴不盡的哀愁。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這樣的詩句美到讓人心碎,六步的任何解讀都是對作者的褻瀆。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筆下的那場秋雨空靈而又哀怨。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一簾秋雨,滿地相思,你可曾染指匆匆歲月?你可曾執手相看淚眼?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暮年聽雨,內心已經無動于衷,不起波瀾。一曲《虞美人》,濃縮了他一生的蒼涼。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考中進士后,南宋隨即滅亡,他拒絕新朝授官,隱居山林,了卻余生。蔣捷沒有當過一天南宋的官,卻做了一輩子南宋的守靈人,只可惜,如今能讀懂這首詞的人已經寥寥無幾。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