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應該怎么過才最舒心?
豐子愷曾說過:
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凈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細細品味,才驚覺這番話的深意。
行走世間,我們步履不停,總以為年輕就要有野心,多奮斗,去追求更富足的生活,結果最后留下的,只有自己疲憊的身軀。
人生過半,靜下來才發現,幸福不是燈紅酒綠、觥籌交錯。
物質低配,家庭高配,靈魂頂配,才是最好的活法。
年輕的時候,我們誤把金錢當成身份的象征。
以為高階層的人就一定要住豪華別墅、買奢侈品,買便宜東西的就一定是窮人。
事實上,真正富足的人根本不看重物質,過得樸素無華。
曾有人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價過億,但生前他一直保持著簡樸的生活習慣。
他住在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農家小院,廚房陳設簡單,桌子上還有剩菜剩飯。
臥室里的物品都有些磨損,按摩椅用了十幾年,皮套磨破了都舍不得換。
不僅用的東西簡單,連穿的衣服也專門挑便宜的買。
有一次,他在商場上看到襯衫打折,只要10塊錢一件,他二話不說買了十幾件。
有人問他,現在有條件了為什么不買貴一點的呢?
他笑著搖搖頭表示:“這樣的襯衫好,下田的時候穿起來方便,不用擔心弄臟了。”
這就是袁隆平的簡素之道,對自己小氣,可對別人卻很大方。
1981年,袁隆平獲得了我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特等發明獎,獎金10萬元。他只留了5000元,剩下的全給了同行。
之前網傳袁隆平住的“豪宅”,其實是國家獎勵給他的人才基地,袁隆平不僅沒有用來養老,還建成了青島市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用于研究農業科技。
也正因為袁隆平舍棄欲望的誘惑,讓他在這個浮躁的世界,收獲了內心的寧靜,才能傾心鉆研水稻,永攀科學高峰。
正如周國平所說:“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滿足于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寬闊?!?/p>
相反,如果一味貪求物質的豐富,得到再多也不滿足,就會被欲望所拖累。
智者知足,慧者知止。學會給生活做減法,精簡自己的物欲,知足常樂,幸福才能不斷做加法。
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有多少委屈和忍耐,有多少無助和辛酸,唯有回家能治愈。
家,是治愈的良方,也是一個成年人最后棲息的港灣。
但如果沒有用心經營,家庭便會成為另一個牢籠,讓所有家庭成員飽受折磨。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姑娘的留言。
結婚之后,她和丈夫留在上海打拼,但大城市消費高,即使每天起早貪黑,收入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因為沒有時間,疏于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到了叛逆期完全管不住,動不動拳打腳踢,絲毫沒有學習的心思。
此外,家里老人身體不好,一年下來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錢,還落得個不孝順的名聲。
各種瑣事,搞得夫妻倆經常鬧別扭,一言不合就吵架,丈夫急了還沖她拍桌子。
她說,要不是為了孩子,這種日子她是一天都不想過下去了,太累了。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掙再多的錢,有再多的榮譽,都比不上家人和睦、幸福圓滿。
人到中年頓悟,家庭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能不能經營好家庭直接決定了你的幸福指數。
電視劇《人世間》中,周秉昆的母親因為腦血栓成為植物人,鄭娟二話不說帶弟弟和小兒子來照顧她。
在周秉昆出事期間,鄭娟一邊四處奔波打理,一邊為他守著家,再苦再累也沒有拋棄這個家。
而周秉昆頂著各種壓力,把鄭娟的兒子視為己出,事事讓著鄭娟。
兩個人雙向奔赴,不離不棄,都懂得付出和體諒,自然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人們窮盡一生,都在尋找幸福的歸處。
越到后面越意識到,真正的幸福是家人閑坐,燈火可親。
真正的生活智者,都在努力高配家庭。
遇事不埋怨不責怪,不吵不爭,學會相互理解,家庭繁榮,人更幸福。
楊絳的一生高低起伏,飽嘗過戰火紛飛的流離之苦,也先后經歷女兒、丈夫先后離世的錐心之痛。
生活總是跟她開玩笑,她卻始終保持著內心的淡定和從容,笑對苦難。
錢鐘書剛到上海的時候找不到工作,楊絳一個人撐起了全家的生計,去給有錢人家當家教、代課、寫話劇。
每天早出晚歸,風里來雨里去,不管多苦,她一句抱怨也沒有。
后來,她將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寫進《稱心如意》,成就自己人生中第一部話劇。
1966年,由于局勢動蕩混亂,楊絳的頭發也被剃掉了。
別人都不敢出門,她反倒自我調侃說,以前就很羨慕男孩子可以剃光頭,現在也算是如愿了。
在那個動蕩的時期,很多常人難以忍受的屈辱,她都不以為意。
被罰去清掃廁所時,她泰然處之:
“是難得的清閑好工作,是組織在關照她。正好可以享受到自由,不必看見不喜歡的人。”
被罰去田間勞作時,她幽默地說:
“這倒是意外增進了對農民的感情,增強了勞動之美的認知。”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沒有把她壓垮,反倒變成苦難贈予的禮物,讓她內心更加強大。
正如楊絳先生所說的: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現實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吃盡了生活的苦才懂得,精神豐盈,比什么都重要。
靈魂貧瘠,精神世界貧窮的人,總是容易被世俗影響,郁郁寡歡。
而靈魂頂配之人,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能淡然自若,抵擋命運的風霜,活出另一番精彩。
世間紛擾不斷,時時處處都是修行。
唯有忘卻外界紛擾、修煉心靈,方可尋得一份安寧,享受一份從容。
作家雪小禪說過一句話,很有道理:
“刪繁就簡、去偽存真,把每一寸光陰過成自己最好的時光?!?/p>
人這一輩子,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不要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適當減少物質的欲望,多花點心思去經營家庭,努力提升自己,豐富內在和靈魂,人生才能活得自在從容。
畢竟,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出走半生,歸來身軀皆可安放,靈魂皆有安處。
點個“在看”,此后余生,不被俗物纏身,把命運放在自己手上。
作者 | 鹿呦呦
主播 | 賞新晴,視頻號:賞新晴讀書,公眾號:聽晴聲(ID:sxq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