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不喜歡荊軻,即使喜歡帝王之相,恩怨分明的秦王贏政,從心里也不愿意接受小人之氣卻倍受稱頌的荊軻。近來讀《流血的仕途》,又比較看了下史記,對他更加鄙視!-
個人認為荊軻之所以失敗者,原因有四:一是賭氣離開燕國,準備太過倉促;二是太子丹所用人無一成大事者,皆是從個人觀點出發,從個人名聲利益出發;三是低估對手,荊軻劍術不精,舞陽并非骨用,秦王劍藝高超,犯了不知己更不知彼的兵家大忌;四是做事不顧后果,集所有希望于一人,加速了燕國的覆滅
說荊軻被處士田光推薦給太子丹,太子丹是因為自己是秦國的人質,不被秦王禮遇,一氣之下毀了容才從秦國逃到燕國,發奮要報辱身之仇、殺掉秦王,這才啟用了荊軻這號人物。一直感覺太子丹不是個當王的胸襟,他自己一怒要殺秦王,為了表示自己禮賢下士殺馬取肝取悅荊軻,荊軻贊揚樂妓手漂亮,太子丹立刻斷美人手獻給荊軻,真不知道古人怎么想的,這么殘忍的做法荊軻居然會有被重視的感覺!總之哄著荊軻為他賣了命,樊於期、田光、秦舞陽都掛了,秦王大怒要殺太子丹,他又靠他老爹跑到遼東,這邊他爹被贏政打得實在捱不住了,實在想要投降了,派使者把兒子給斬了投降,當時太子丹還要逃跑。在他心里自家身家姓名重要,自家恩怨重要,我有仇就是要報,我犯錯了趕緊躲起來,我才不管燕國百姓生靈涂炭,生民百余一呢!在我看來,還不如當初被賄賂了的蒙嘉,人家禍來了不殃及家人自掛東南枝了,至少他侄子蒙恬蒙毅還能保命,把他老蒙家名聲給發揚光大了!一個人倘若做錯事了連負責任的勇氣都沒有,那他還不如自掛東南枝呢!-
說著說著跑遠了,說是荊軻被舒舒服服地伺候一年了,刺殺的動靜一點兒都沒。太子丹不干了,來這是請你殺秦王的不是給我太子丹請個爺的,這到處危機四伏,你不能把你的本職工作給忘了!這話也就給荊軻挑明白了說:“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軻心里不樂意了,說你不信任我!這當然不能和太子丹說,這是和狗屠說的。狗屠是何方神圣?屠狗者也!不過他的真正身份卻把我嚇了一跳,是成蛟公子謀.反的老部下浮丘伯,這就是我喜歡春秋秦漢的一大原因,處處是名士,是真名士自風流,思想璀璨,計謀多變,百花齊放,各領風.騷。又扯遠了,大家知道樊於期就是背叛了成蛟公子,狗屠也就是浮丘伯利用荊軻殺掉了樊於期。話說狗屠聽到荊軻的牢騷,心想我的機會就要來了,我和你荊軻還有高漸離感情再深,也不能把我主子成蛟公子給忘了!于是樊於期就被荊軻以報效太子丹給說住了,說自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羞愧之下自殺以后把頭給荊軻了!取了匕首,太子丹見荊軻一直等著狗屠等到太陽西,怕荊軻后悔故意拖延時間,用激將法說要讓秦舞陽去,荊軻惱了,要求立刻閃人,說狗屠俺也不等了!還在易水邊上自戀了一下,就是那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士皆嗔目,怒發沖冠!不過說實話,我感覺無論從詩歌還是表達意思上,感覺也就是just so so,和劉邦的大風歌相差太遠了,唉,道行太低,理解不了!-
話說此時暮色四合,遠山之上,一人迎風而立,正是狗屠,他目送荊軻離去,說:成蛟公子,浮丘伯已取得樊於期人頭,以懲罰當年背叛公子之罪,荊軻此次所能成功,日后黃泉之下也可以有臉面見你!可見,狗屠對荊軻也是很有信心的,真不明白荊軻怎么能讓狗屠也信服,畢竟人家狗屠也是謀.過反之人,何以眼界如此之低!還是故意為秦王武功之高做鋪墊?吾不得而知,但是從上可以看出,太子丹與荊軻并不是真正的知人而用,一個是報仇心切,病急亂投醫,一個是傲氣十足,自恃過高,意氣用事,總之就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卻被冠以圣名,吾不知何也!-
太子丹,為了報秦王辱身之仇;荊軻,為了報太子丹之禮遇;狗屠,為了報公子成蛟之恩,樊於期背叛之仇;樊於期,為報太子丹收留之恩。皆是從個人情仇出發,不考慮生前身后之勢。太子丹若能拿出報仇的氣勢來呼吁其他五國采用合縱之術,或能多留些許時日,他爹燕王喜不至于被王翦大軍中的一個小小李信嚇得殺掉兒子,恭手投降了-
其余的不說,話說荊軻來到了秦國,打著割地給秦的口號來的,但是人家秦國居然半天不接見,弄得荊軻可沒面子,于是決定采取了走后門,賄賂了蒙恬蒙毅的叔父,就是上面提到的荊軻事情敗露自殺的蒙嘉。今正直之人時談貪污受賄的官員,大有殺之卸之而不解恨的意味,殊不知,賄賂人者為達成個人利益早亦有之,若魯迅先生聞之,肯定會揚起他那著名的隸書“一”字型的胡子,大批國民的劣根性!-
當然,蒙嘉也不是沒有見過錢的人,人家世代將軍,從蒙敖到蒙嘉蒙武再到蒙毅蒙恬,自然不會為了區區千金而暈頭轉向,他認為秦王看見荊軻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大片土地,定然會喜笑顏開,笑而納之,再說自家對荊軻有舉薦之功,又有千金相酬,何樂而不為!自己這個中庶子兩面討好,還有人情錢財可得,是絕對可以做的生意!殊不知,于就是這個雙贏的生意卻葬送了自家性命!-
就這樣,荊軻和年僅13歲就開始殺人的秦舞陽一步一步走上咸陽宮的臺階,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內心沉重而緊張卻面不改色。秦舞陽下意識地握了握拳頭,手心里還捧著割地的金函,手心的汗把金函的木頭邊都打濕了,他偷偷看了看荊軻,荊軻先生依舊低頭前進,毫無半點破綻。秦王決定在咸陽宮內接見他和荊軻,是外交的規律還是來個甕中捉鱉?看看他們秦國的兵士,一個個持戟而立,甲胄閃耀,不怒而威,每至過時方分開雙戟,大呵一聲,嚇得舞陽心驚膽戰。俗話說平時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但是心里有事,必然多疑,所以至咸陽宮時,秦舞陽已是色變心寒,草木皆兵!-
走去正殿,荊軻硬是逼自己鎮定下來,面帶著招牌微笑,晗首行禮。贏政這邊說些例行冠冕堂皇的話,然后吩咐侍從把圖打開-
所有的焦點聚集在荊軻身上,荊軻從大汗淋漓面白如死的秦舞陽手里拿來,鎮定自若親自呈上打開,秦王視之,欲仔細觀看,“圖窮而匕首見”荊軻臉色稍變,右手拿出利匕,左手拉住秦王的寬大的衣袖朝他胸口刺去!-
秦王大驚,側身一躲衣袖盡裂秦王跑下座去,邊跑邊拔太阿之劍,無奈越急劍越不出鞘,只得與荊軻繞柱而走。群臣都傻眼了,竟無一人動得,這時侍醫夏無且拿藥囊朝荊軻刺去,荊軻奮臂一揮,藥囊俱碎,群臣這才如夢初醒,共同手搏荊軻。秦王得此機會從后拔出劍來,荊軻見遇阻擋,使勁全身力量朝秦王方向擲去匕首,匕首于秦王左耳下面穿過,刺入銅柱之中,迸起火花一片。荊軻沒了武器,任由秦王宰割,秦王共刺荊軻八下,如削爛泥,荊軻萁踞而坐,嘆: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者-."這一段歷來被文人墨客所贊頌,以其言簡意賅,形象生動,今日視之亦心驚肉跳,多時不能言。怕英明神武的秦王也要喝壓驚茶吧!
陶淵明作詠荊軻之詩,說是: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歿,千載有余情。
作為今天的一位讀者看來,不能茍同于荊軻刺秦王的做法,更不會說什么奇功了。統一六國乃是勢在必行,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秦始皇這里,他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且不說,就是胸襟和魄力,現在的我也只能高山仰止景德景行,否則意氣用事的燕太子丹可以統一天下嗎?自卑無能的趙王遷可以統一天下嗎?毫無主見的韓王安可以統一天下嗎?只知道割地投降的齊王建可以一統天下嗎?荊軻刺秦王乃是一次魚死網破之前的掙扎,而且還是一次僅僅為了義氣的掙扎,大網即將罩魚,魚卻嫌這張網不好看,而不是想齊心協力撕破這張網,魚的性命可以知矣!
杜甫有詩批評時人輕薄初唐四杰,說你們批評王楊盧駱的這些人都消失殆盡了,人家初唐四杰繼續是萬古流芳,“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對于秦漢這些偉人的評判不過是茶余飯后閑談而已,自己對于歷史長河而言,也不過是飛鴻踏雪泥,偶留指爪而已,然后朝生暮死。與草木同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