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了解房顫嗎?
什么是房顫?河南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吳金濤
正常情況下心臟的激動是從竇房結開始的,竇房結發出節律規整的電激動(60-100次/分)并依次通過心房,房室結傳至心室,使整個心臟規律協調的收縮與舒張,從而保證心臟的泵血功能以滿足身體的需要,這種心律稱為竇性心律。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快速心律失常。房顫時,心房內激動傳導的方向不一致,頻率快而且不規整,這使心房喪失了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時心房的激動頻率高達300-600次/分,雖然由于房室結的保護作用可使這些激動不能全部到達心室,但是心室率(心率)仍然可達到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竇性心率快得多,而且節律絕對不整齊。
研究表明,我國房顫病人約1000萬人,成年人的房顫患病率從1%-6%不等,而且隨年齡增長,房顫的患病率急劇升高,在75歲以上人群甚至已經達到10%。
房顫的原因有哪些?
與房顫相關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臟外科手術、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栓塞、甲亢、心包炎、合并其它類型心律失常,酗酒或嗜酒、長期精神緊張、電解質或代謝失衡、嚴重感染等。但是6%-15%的房顫患者臨床檢查未發現任何已知的基礎心臟疾病,也無其他常見觸發房顫的原因,這種房顫又被稱為特發性房顫。
房顫的癥狀有哪些?
□ 心悸——感到心臟跳動紊亂或心跳加快
□ 體力疲乏或者容易感到疲勞
□ 眩暈——頭暈眼花或者暈倒
□ 胸部不適——疼痛、壓迫或者不舒服
□ 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
□ 誘發或加重并存心臟疾患的癥狀,如心絞痛或心力衰竭
特別提醒:雖然一些房顫患者可能完全沒有或者僅有輕微的不是癥狀,但房顫的潛在危害——血栓栓塞并發癥卻仍然存在!
房顫有哪些類型?
根據房顫的發作特點以及對復律治療的反應,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 初發房顫——既往無房顫病史,初次發現的房顫
□ 陣發性房顫——7天內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者,一般持續時間<>< span=''>小時
□ 持續性房顫——持續7天以上,需要藥物或電擊才能轉復為竇性心律
□ 長程持續性房顫——房顫持續時間超過1年
如何診斷房顫?
房顫的診斷并不困難,房顫發作時的心電圖就是確診的依據。如果發作時間短暫、頻繁者可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確診。房顫的危害是什么?
□ 血栓形成與栓塞:是房顫最嚴重的危害所在!房顫時由于心房喪失收縮功能,所以,血液易在心房內瘀滯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脫落則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從而導致腦栓塞(中風、偏癱)、肢體動脈栓塞(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房顫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為正常人的5~17倍。非瓣膜病房顫患者不抗凝狀態下的年卒中發生率為5.3%,至少35%的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發生一次腦卒中。腦卒中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一定的死亡率,而且現階段尚缺乏特效的治療。
□ 房顫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包括:以前有栓塞病史、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衰或年齡超過75歲等。
□ 心率快和節律不整齊可使病人感到心悸,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 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和長期心率增快引起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可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
□ 房顫本身即可增加死亡率(是健康人群的2倍)。
房顫治療的目標是什么?
現階段房顫治療的目標是:
□ 轉復房顫心律,使之恢復并且長期維持竇性心律,是治本之策。
□ 控制房顫發作時快速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是治標之策。
□ 預防房顫的血栓栓塞或卒中并發癥,是防后果之策。
目前治療房顫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房顫的治療策略主要有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兩方面。
□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
(1)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這類藥物主要有胺碘酮(商品名:可達龍),索他洛爾(商品名:施太可),普羅帕酮(商品名:悅復隆、心律平)、莫雷西嗪等,
轉復竇性心律的藥物長期服用副作用明顯甚或增加死亡率,且長期治療的成功率至多僅為50%左右;
(2)控制房顫發作時的快速心室率,這類藥物主要有地高辛和β-受體阻滯劑(如倍他樂克)、鈣離子拮抗劑(如合心爽)等,控制心室率可以改善癥狀但是不改善預后,而且由于房顫依然存在故無法避免血栓栓塞的風險;
(3)對血栓栓塞的高危患者進行抗凝治療,是非常有效、非常重要的治療。抗凝治療的不足是需要經常抽血化驗以減少抗凝治療過度導致出血或抗凝不足導致失去預防作用的風險。
□ 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
(1)電復律治療:是通過直流電電擊的方法,使房顫轉復為竇性心律,其優點是轉復成功率高,缺點是需要住院治療而且不具有維持竇性心律的作用;
(2)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這種手術在國內外較大的心臟中心已開展數年。相對傳統的藥物治療而言,這種手術屬微創,且能夠達到根治的目的;
(3)外科手術:目前主要用于因其它心臟疾病需要行心臟手術治療的房顫病人,手術效果好,但是開胸手術創傷大。
□ 某些疾病如甲亢、急性酒精中度、藥物、應激所致的房顫、在祛除病因之后,房顫可能自行消失,但仍多可持續存在。
什么是房顫的導管射頻消融術?
研究表明,至少95%左右的陣發性房顫和肺靜脈有密切的關系,通常情況下人類有四根肺靜脈從心臟后部匯入左心房,少數病人可以多于或少于4根,導管射頻消融術是通過周圍靜脈血管將直徑與普通圓珠筆芯類似直徑2.67mm的心導管送入心房。在心房與肺靜脈的連接部位的連接部位發放高頻電磁波即射頻能量,沿肺靜脈開口消融一周,射頻能量產生熱量是周圍組織溫度升高,形成環形疤痕,將導致房顫的異常激動限制在肺靜脈內,使之不能外傳,從而達到根治房顫的目的。在少數情況下,心臟內其他一些部位(例如上腔靜脈)也可發放異常沖動,此時這些部位同樣也需要被隔離。
哪些房顫患者可以采用射頻消融治療房顫?
□ 發作頻繁的陣發性房顫或有癥狀的持續性房顫患者
□ 藥物治療無效或不愿服用藥物的房顫患者
□ 不能耐受抗心律失常藥物,或用藥后出現嚴重副作用者
□ 并存嚴重心臟疾患或者甲狀腺機能亢進(甲亢)的患者,有時需要先治療并存疾病,以便患者能夠耐受射頻消融手術
□ 已經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或人工心臟瓣膜的患者亦可接受該治療
□ 年齡<80歲,年齡>80歲者需視患者的一般狀況決定
房顫導管射頻消融術的術前準備包括哪些?
★ 房顫導管射頻消融治療需要住院進行。
醫生方面:
□ 既往病史的系統回顧
□ 詳細的體格檢查
□ 血尿糞常規檢查、肝腎功能及甲狀腺功能檢查等
□ 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檢查
□ 經胸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只有在確認沒有明確心房血栓的情況下方可進行手術
□ 心臟的核磁共振或CT檢查以了解心房、肺靜脈的解剖
□ 向您及您的家人交代手術相關事宜,需要您及其您家屬的知情并同意
★ 通過這些檢查,醫生將會與您共同商討一套適合您的治療方案,特別是確定您是否適宜接受導管消融術,并將具體的醫療計劃告知您及您的家屬
病人方面:
房顫的導管射頻消融術需要住院治療,入院時請您帶上您以前所有的病歷資料以及現在正在服用藥物的清單。咨詢過您的主管醫生之后,再決定是否繼續服用這些藥物。切忌自行停藥或加用其他的藥物。如果您正在應用降糖藥,請務必告知您的醫生。
配合您的主管醫生完成術前的相關檢查,放松心情,準備接受手術。
術前6小時以內請不要進食或飲水,如果您因為服藥而必須飲水,請盡量只喝一小口水。刷牙時也要避免吞咽水,術前摘除假牙。
具體的手術過程是怎樣的?
房顫導管射頻消融術是在導管室實施的。手術開始時患者平臥于導管床上,術前行常規消毒和鋪巾(頸部、胸部、手臂及腹股溝區將會進行消毒),準備手術。醫生通過穿刺靜脈送入導管直至心臟。選擇穿刺的靜脈通常為雙側股靜脈。在X線的指導下,將導管通過靜脈送到右心房,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間的房間隔處,醫生會選擇一個相對薄弱的位置進行穿刺,這樣導管即可以從右心房進入左心房。房間隔穿刺孔在術后大多數可以自然愈合封閉。由于肺靜脈開口在左心房的后壁,因此導管的操作主要是在左心房進行。導管的尖端可以操縱定位,貼靠于心肌組織時可以記錄局部心臟電活動,還可以進行心臟內的電刺激。用于消融的導管尖端可以發放射頻電流產生熱量,進而消融掉導致房顫發作的異常心肌組織。這種消融僅僅對極少一部分心肌組織產生凝固壞死作用,因此產生的損傷范圍很小。我們在術中常規使用先進的三維標測系統(CARTO系統或ESI系統),重建左心房的三維構型,從而指導消融電極的位置,并用于觀察消融徑線是否完整,提高手術成功率。
在消融過程中病人的感覺怎么樣?
在消融過程中您可能由輕微的不舒服感覺或胸部燒灼感。醫生將通過靜脈注入鎮靜藥或鎮痛藥以減少您的不適。
術中需要哪些檢測設施?
術中我們將通過監測儀觀察患者的心率及心律情況,主要應用的監測設施包括:
除顫器/復律器—幫助轉復過快的心率
心電圖監測
血壓計測量血壓
標測系統—協助醫生找到異常激動的起源點
射頻消融儀—消融心律失常
血氧計—測量血氧飽和度
X線數字減影機—通過影像學觀察消融過程
房顫導管消融術的成功率和風險如何?
房顫導管射頻消融術后轉歸和成功率:
單次消融3個月后約70%的陣發性房顫和60%的持續性/永久性房顫可恢復正常(竇性)心律;經第二次或第三次消融后成功率可達90%
風險性:
房顫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術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同其它的一些創傷性操作一樣,該治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術前醫生會將與手術相關的風險給您進行細致的說明。手術中醫生會盡最大的責任心,并通過一些防范措施將手術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房顫導管消融術是一項對術者經驗有較高要求的治療技術,因此建議您應盡可能到經驗豐富的中心接受治療。
手術過程通常會持續2到4小時
手術結束后需要縫線嗎?
手術結束時醫師將會撤除導管并在穿刺點加壓包扎防止出血,穿刺點不需要縫線,只需繃帶包扎。術后制動6-8小時,一般需住院觀察2天左右,無須長期臥床休息,可做適當的活動(如散步)幫助恢復身體的功能,應避免劇烈的活動。
房顫導管射頻消融術后需要注意哪些?
除了為您提供手術治療外,您的術后恢復情況將納入我們的全程關懷。為此,我們特別為您制定了詳細的術后醫療計劃,以期讓您更好地享受“無顫”生活。
導管消融之后會有什么感覺?
術后48小時內可能會出現乏力及胸部不適感,如果癥狀明顯加重或持續不緩解請告知您的主管醫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對癥處理。
術后需住院多長時間?
術后需要平臥位,雙下肢制動6-8小時,6-8小時后即可下床活動。通常術后48小時即可正常活動。一般需住觀察2天左右。
術后還需要服藥嗎?
除了您平時服用的其它基礎治療藥物外,導管消融術后出院后的前三個月內您可能仍然需要服用一種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果無房顫復發,三個月時停用。
另外,術后由于心房肌頓抑的存在,心房功能可能不能立刻恢復,仍有形成血栓的可能,所以還需要服用一段時間的抗凝血藥物華法林。抗凝血藥物華法林需經動態心電圖和自覺癥狀證實無房顫后才可以停用,因此您和我們之間需要經常、及時的聯系以確定是否繼續服用華法林。
術后需要做哪些檢查?
如果您服用胺碘酮(可達龍),您需要定期復查甲狀腺功能和肝功能(至少2個月1次)。如果您服用華法林,出院后3天需化驗INR(中文稱之為“國際標準比率”),并根據化驗結果決定藥物的劑量和下次化驗時間,許多藥物和食物會對華法林抗凝效果造成影響,使INR難以平穩。如果服用新的藥物或飲食調整較大,需增加化驗INR次數。因為您應用華法林是為了減少血栓栓塞的發生,INR的目標為1.8~2.5 (不是化驗單上的正常值范圍)
回家后的注意事項
回家后五天內不要游泳,洗澡盡量采用淋浴,避免盆浴。保持穿刺點干凈和干燥。請您將化驗和檢查結果的復印件郵寄或傳真或電話告知我們,我們會為您分析原因并制定處理方案。
術后早期復發怎么辦?
因為射頻能量對左房的損傷需要一段時間修復,所以單次消融術后3個月內還有40~50%的患者可能會再次出現房速、房撲或房顫。房速、房撲發作時心房激動規則,是房顫時紊亂的心房激動經導管消融改良后的表現。術后前3個月即使出現復發,3個月后您還有50%的可能性獲得成功。因此如果3個月內出現復發,請您不要擔心和焦慮,應遵照醫囑繼續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或根據情況應用電復律。3個月后如果還有發作可以考慮再進行1次射頻消融術。
如何判定手術是否成功?
術后3個月之后,如果在不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藥物的情況下,您仍然沒有房顫、房撲、房速發作,那么恭喜您,手術是成功的,您可以盡情享受“無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