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李某與聶某是同村同組村民。2006年4月,為耕種方便,李某與聶某經口頭協商,達成承包地互換協議,李某以位于蛇腦頭的二畝承包地與聶某位于村前的1.8畝承包地互換。2011年,因某高速公路征用蛇腦頭,其中包括了聶某耕種的二畝承包地。2012年7月發放征地補償款時,村委會將聶某耕種的二畝土地的補償款4.7萬元支付給李某。聶某不服將村委會和李某訴上法庭,要求返還征地補償款4.7萬元。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李某與聶某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對互換承包地達成口頭協議,該協議雖未到村委會備案,但雙方互換承包地耕種多年,為保護土地經營的穩定性,應當認定雙方互換合法有效。村委會與李某以土地互換沒有經過村委會備案為由,請求確認互換無效于法無據。判決李某返還聶某征地補償款4.7萬元。
[評析]
1、李某與聶某互換合同符合合同法的有效要件
李某與聶某同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且同為一村民小組的農民,雙方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沒有違背雙方的意志,是在平等協商、自愿、有償的情況下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沒有改變土地所有權的性質和土地的農業用途;流轉的期限沒有超過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受讓方有農業經營能力,可見李某與聶某的互換土地承包經營符合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2、雙方的互換土地耕種視為交換土地承包經營權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條規定,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李某與聶某通過協議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村土地承包法許可的流轉方式。互換。互換是指在承包方之間為方便耕作或者各自需要,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承包地塊進行交換,同時交換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對互換土地法承包經營權的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 承包期內,承包方采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不須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采取轉讓、互換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當事人可以要求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登記。
3、互換協議雖未報村委會備案,但其效力不容否定
為保證村民土地流轉的合法有序,農村土地承包法賦予村委會對土地流轉的監督權利,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李某與聶某的土地流轉雖然沒有經村委會備案,但其效力仍不能否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承包方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因此,村委會以土地經營權流轉未經備案否定其效力于法無據。
?。ㄗ髡邌挝唬汉鲜庍h縣人民法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