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聲明
今日推送文章,為文章作者授權原創文章,轉載注明作者及出處。我們將不斷創新文章內容,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司法實務干貨。轉載請直接聯系責任編輯。
最高法院: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無效,債權人作為專業投資機構,未盡審查義務應承擔全部責任
閱讀提示:上市公司違規擔保亂象影響著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發生上市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擔保時,債權人、上市公司和廣大中小投資人之間的利益如何平衡,是人民法院一直以來面對的難題。上市公司違規擔保的,債權人作為專業投資機構是否應具有更高的注意義務?如債權人未盡審慎審查義務,上市公司是否需就擔保合同無效承擔賠償責任?本期案例對此作出解答。
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應當從嚴把握,只有經過章程規定決議程序的對外擔保才對上市公司發生效力。案涉擔保沒有公告,也未經擔保人股東大會決議,債權人作為專業投資機構未盡到應有的審慎審查義務,《擔保函》無效,擔保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2018年5月18日,中某公司與恒某合伙企業簽訂《借款合同》,約定中某公司向恒某合伙企業借款4180萬元。
二、同日,歐某公司就其股東中某公司上述借款向恒某合伙企業出具《擔保函》,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擔保。但該擔保事項未經股東大會決議,歐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公告的對外擔保情況中也未披露該擔保事項。
三、之后,中某公司未按時還款。2018年12月28日,恒某合伙企業向歐某公司發出《要求履行擔保義務的函》,但歐某公司未履行擔保義務。恒某合伙企業向法院起訴,請求歐某公司就中某公司借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四、福州中院一審認為,恒某合伙企業未審查歐某公司股東大會決議,歐某公司也未曾公開披露該擔保事項已經股東大會決議通過,《擔保函》無效,因雙方均有過錯,歐某公司對中某公司不能清償部分的二分之一承擔賠償責任。
五、恒某合伙企業和歐某公司均不服,提起上訴。福建省高院二審認為,歐某公司作為上市公司,其公司章程、對外擔保情況均可通過公開渠道查詢。恒某合伙企業作為專業投資企業,未盡應有審查義務,應認定其明知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擔保事實。《擔保函》無效且歐某公司不應承擔擔保無效后的民事責任。
六、恒某合伙企業不服,提起再審。最高法院再審認為,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相對于非上市公司有更加嚴格的公告和披露要求,因恒某合伙企業未盡到審慎審查義務,原審法院認定案涉《擔保函》無效且歐某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并無不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為避免未來發生類似訴訟,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對于債權人而言,與上市公司簽訂擔保合同時,應重點審查其披露擔保事項的公告信息,包括:(1)擔保事項是否已經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決議通過;(2)被擔保人(主債務人)信息;(3)擔保金額等。需特別注意的是,本期案例中,人民法院考慮債權人為專業投資機構,根據個案事實推定債權人明知上市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權擔保,從而認定上市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而《民法典擔保制度解釋》對此更是進一步明確,債權人未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公司機關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的,上市公司有權主張擔保合同對其不發生效力,且不承擔擔保責任或者賠償責任。因此,債權人必須嚴格履行審慎審查義務,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公司機關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否則可能需要自行承擔債權落空的全部損失。
第二,對于提供擔保的上市公司而言,應嚴格規范管理對外擔保事項,并按照證監會、所在交易所相關規定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擔保制度解釋》第9條所規定的“上市公司”主要指境內注冊、在境內證券交易所(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市的公司,對于境內注冊、在境外上市或者在境內境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是否適用該規定尚不明確,切不可盲目適用該規定。最重要的,還是嚴格規范管理對外擔保事項,不忘初心,切實保護廣大中小投資人利益。
(我國并不是判例法國家,本文所引述分析的判例也不是指導性案例,對同類案件的審理和裁判中并無約束力。同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司法實踐中,每個案例的細節千差萬別,切不可將本文裁判觀點直接援引。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不同案件裁判文書的梳理和研究,旨在為更多讀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觀察的視角,并不意味著北京云亭律師事務所律師對本文案例裁判觀點的認同和支持,也不意味著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時,對該等裁判規則必然應當援引或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8修訂)
第十六條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22. 【上市公司為他人提供擔保】債權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訂立的擔保合同,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關擔保制度的解釋》
第九條 相對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相對人主張擔保合同對上市公司發生效力,并由上市公司承擔擔保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相對人未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與上市公司訂立擔保合同,上市公司主張擔保合同對其不發生效力,且不承擔擔保責任或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相對人與上市公司已公開披露的控股子公司訂立的擔保合同,或者相對人與股票在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交易的公司訂立的擔保合同,適用前兩款規定。
圍繞上述爭議焦點,最高人民法院在本案再審民事裁定書的“本院認為”部分闡述如下: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案涉《擔保函》是否有效及歐浦公司是否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6條的規定,公司為股東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大會決議。《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第22條規定:“債權人根據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關于擔保事項已經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信息訂立的擔保合同,人民法院應當認定有效。”歐浦公司的《章程》也明確規定,公司對股東提供擔保,須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該《章程》已經深證證券交易所網站披露。上市公司屬于公眾公司,其對外擔保會影響股東和潛在股東的利益,如果其違規擔保,會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對于上市公司對外擔保的效力應當從嚴把握,只有經過股東會決議的對外擔保才對上市公司發生效力。根據原審查明的事實,深證證券交易所網站的“信息披露”欄載有《歐浦公司關于2018年度對外擔保額度的公告》,公告正文載明了“2018年公司擬提供的對外擔保額度具體情況”列表,列明了對五家公司的擔保情況,其中并沒有中基公司。案涉擔保沒有公告,恒源合伙企業亦未提供歐浦公司已召開股東會決議的證據,現有證據不足以證明案涉擔保已經歐浦公司股東大會決議。
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相對于非上市公司有更加嚴格的公告和披露要求,因此歐浦公司對外提供擔保時,恒源合伙企業作為債權人應當承擔審慎審查的義務。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召開會提前公告,召開時股東可以在線參加,會議召開后一般當晚最遲第二天就會進行公告,因此恒源合伙企業只要盡到審查義務,就能查清案涉《擔保函》是否經過股東大會決議。故,因恒源合伙企業未盡到審慎審查義務,歐浦公司未召開股東大會,原審法院認定案涉《擔保函》無效且歐浦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并無不當。
福州恒源誠順投資合伙企業、歐浦智網股份有限公司等保證合同糾紛民事申請再審審查民事裁定書【(2021)最高法民申468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