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癥屬于老年癡呆的一種,其發病趨勢隨著老齡化的越來越嚴重,也逐年走高。
全球每三秒鐘就會有一位癡呆癥患者,在我們中國60歲及以上人群當中,癡呆患者約有1,507萬,患病率為6%,其中阿爾茨海默癥為3.9%,血管性癡呆為1.6%,其他癡呆為0.5%。
如果家庭當中出現老年癡呆癥,患者不管對于患者本人還是對于整個家庭來說都是非常痛苦的。
有人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人類的一個死亡過程,迄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沒有特效藥,患上這種疾病只能通過藥物延緩病情的進展,但是卻無法徹底治愈,所以患者只能任由疾病“捉弄”,直到死神來臨的那天。
患上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記憶發生障礙,如果比較嚴重的話,連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記得了,前一秒說的什么,下一秒就忘記了怎么說,即便在家附近也找不到回家的路,而且他們的時間和空間概念容易發生混亂,總是記起小時候的事情,性格也開始變得古怪,感情冷漠,暴躁多疑。
發展到后期他們可能會失去自理能力,身體開始癱瘓,大小便失禁,最終發生昏迷并死于感染或其他的并發癥。
年齡
老年癡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會逐漸增高,老年性癡呆大多發生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血管性癡呆發生在75歲以下的老年人當中比較多。
性別
老年性癡呆主要常見于女性身上,有相關資料顯示男女的比例是7:26,女性的發病率比較高,這與女性的壽命比男性的壽命普遍偏長有關,血管性的癡呆主要以男性為主,這主要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常常男性發病率更高。
遺傳
老年癡呆近親的發病率是一般人的4倍之多。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容易發生感染,研究發現病毒感染和老年癡呆有關。
腦外傷
腦外傷可能會破壞血腦屏障,最終導致顱內感染影響神經細胞的損害,最終會出現癡呆。
腦器質性的病變
帕金森病,腦腫瘤,腦積水,腦炎或者一些相關的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記憶和神經細胞的損害而導致老年癡呆的出現。
之前在網上曝出一項研究,顯示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志物已被發現,這可能預示著可以提前5~7年預測到阿爾茨海默病,從而能及早診斷疾病,為超早期干預贏得時間。
2020年8月10日一項發表在國際醫學期刊《阿爾茲海默病與老年癡呆癥》的研究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志物——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研究論文名稱為《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無癥狀期》,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發完成。
該團隊共收集了739例認知功能正常的受試者,通過5~7年的隨訪發現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可作為一種生物標志物,提前5~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和輕度認知障礙。
專家還通過了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隊列中的受試者得以進一步驗證表明,通過上述生物標志物的相關檢測,可提前5~7年預測到阿爾茨海默病。
賈建平教授還表示目前沒有有效藥物可以治愈阿爾茨海默癥,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患者已經處于病程的晚期,如果在早期甚至無癥狀期就對患者進行干預,臨床癥狀可能會延遲出現,這也是當前預防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思路。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老年人表現出來的早期老年癡呆癥狀,很容易被大家誤以為是年齡大了,記憶力不好了,而延誤了治療。
在美國《Neurology》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一些特征的年輕人,到老年后更容易得老年癡呆癥。
該項研究納入了15,001位受試者,該項研究表明,如果成年早期沒有控制好心血管風險因素,或許會導致晚年認知障礙下降,比如:
成年早期體重指數升高;
收縮壓升高;
空腹血糖異常。
老年癡呆癥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影響,但是老人以及子女也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或能避免老年癡呆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