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有兩種人,有的人粗枝大葉,對自己的身體不太關注,明明感覺不舒服了,還繼續逞強,心態非常樂觀,而有的人則對自己的身體過分關注,發現一點異常都會擔憂,害怕是大問題。比如說小便中有泡泡,可能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腎病。
林女士年紀不到,還沒有到30歲,一直在外打拼,職業原因,她經常熬夜加班,熬得心力交瘁。最近一個多月,她明顯感覺到身體不太對勁,總是很累,臉部和小腿有水腫跡象,而且小便很黃,有很多泡沫。她把自己的癥狀在網上一搜,結果被網友的回復嚇到了,有人說她腎不好,腎虛了,有人說她是尿毒癥,要盡快檢查。
林女士到醫院一查,尿蛋白和尿潛血兩項結果都不正常,她有點心灰意冷,覺得自己可能得了大病,一時之間想了很多。但是醫生卻安慰她,說還需要進一步檢查,尿蛋白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
若飲水不足,尿液中雜質較多,在排出時就很容易形成泡泡,而且尿液中還有可能混合了分泌物,都會讓小便中的泡泡增多。當然尿液減少也有可能是腹瀉、嘔吐、流汗太多引起的,要多方面考慮。
另外,憋尿時間長,排尿時太快,腹壓太高,尤其是男性朋友,站的位置比較高,在壓力的沖刷下,小便中也會形成很多泡泡。另外,小便池如果剛打掃過,可能殘留少量的清潔劑,清潔劑本身就容易產生泡泡,這樣一來就容易被人誤會了。
此外,近期的飲食也會對小便產生影響,尤其是前一天和當天的飲食,若吃了很多肉食,或因為健身補充了蛋白粉,都有可能改變小便的外觀。
大多數情況下,因為泡沫尿來檢查的患者,都不是真正的腎病問題,屬于自己嚇自己,當然,除了腎病,身體也有可能存在其他問題,還是需要好好檢查一番。
發現泡沫尿先別慌,“幕后黑手”可能另有他因
雖然不一定和腎有關,但是指標結果異常,很顯然身體存在某些問題,影響到了腎小管的正常工作,糖友應復查血糖,看看是否血糖升高,有可能是病情加重或產生了耐藥。排尿的同時有疼痛、刺痛、尿不盡等情況時,有可能是感染了炎癥。
總之,大家不能忽視身體出現的異常,做檢查是查找病因的手段之一,只有綜合多方面檢查,才能明白身體到底哪里出現問題,然后再積極治療,若真是慢性腎病,經過治療才能控制病情,不至于發展成尿毒癥。
尿液顏色較深,呈暗紅色、深棕色;
面部、腿部浮腫明顯,用手按有一個一個的坑;
自己測量血壓發現它明顯升高;
覺得身體很累,睡覺也不能緩解;
食欲低下,不想吃飯,還有惡心、反胃等跡象;
晚上起夜次數增多,但是排出的尿量很少;
不明原因的貧血、腰痛;
腎病也是影響人們健康的一大問題,但是卻有很多人不熟悉它,甚至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腎壞了。因為腎病末期無法根治和逆轉,對生命健康威脅大,所以一定要抓住它早期的苗頭,不要等情況嚴重了才重視。
當小便中出現泡泡時,一方面是提醒你關注檢查做個檢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你改變目前的狀態,健康生活,不要再透支健康。
簡單的方法:喝水
腎臟需要水的滋養,平時一定要多喝水,減少雜質和毒素堆積,讓炎癥和死亡的細胞盡快從體內排出,減少感染。
聰明的方法:睡覺
睡眠充足的人腎氣旺盛,不容易腎虛,如果晚上總是很晚才睡,勢必要透支腎氣和腎精,久而久之腎臟就容易衰弱。規律地睡眠有助于腎臟平穩運行,不僅能養精蓄銳,還能補充腎氣。而且,睡眠不僅對腎臟有利,對其他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處。
自我養腎:按摩腰側
患者容易腰酸、疲勞,自己沒事揉一揉,有助于緩解疲勞,方法很簡單,一個人就能做。具體做法:手掌對搓,等到發熱后放在后腰兩側,上下快速摩擦,也可以從上到下依次按摩,腰后的命門穴、腰陽關穴、腰俞穴,建議反復按摩。
科學養腎:運動、不亂吃藥
腎不好的人換季、流行病爆發的時候很容易中招,因為他們的免疫力較差,所以要增強運動,有氧運動、抗阻運動都可以進行,有助于改善耐力和體力,提升腎功能。有的人把養腎寄希望于吃補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補藥中的成分可能需要腎臟代謝,反而會加大腎的壓力。
總之,當發現小便不太對勁時,可以先自我排出,最近有沒有吃藥、吃蛋白粉、大量吃肉的情況,在改變飲水量、排尿姿勢后是否有緩解,除了泡泡變多,還有沒有其他癥狀,如果依然找不到答案,建議盡快檢查。
參考資料:
[1]“泡沫尿”就是腎有問題?專家:三種疾病要重視·海峽都市報.2022-03-09
[2]腎不好,血糖易失控!教你2個按摩動作,每天做一做,防止血糖飆升·北青網.2021-09-12
[3]泡沫尿或不一定是腎臟問題,看完這4點原因,尿蛋白真沒那么可怕·光明網.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