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云:“治消渴,用酒蒸黃連”,《名醫別錄》亦云:黃連“止消渴”。黃連作為我國傳統中藥已被臨床實驗證實具有良好的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這個方子就是以黃連治療糖尿病為中心的一個方子,詳情如下:
擬方:黃連,蒼術,升麻,枳實,姜半夏,陳皮,茯苓,澤瀉,山楂,水蛭,甘草。
關于這個藥方,我還有一個病例想要說給大家聽。
他是我曾經的一位患者,姓楊,男性,今年55歲,患有糖尿病病史10年了,診見:形體肥胖,腹部脹大,口干渴,口黏,多飲不明顯,空腹血糖在9-12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在12-15mmol/L,小便有少量的泡沫,舌質暗,苔黃膩,脈滑。身高:166cm,重:76kg。
刻診:消渴病,證屬痰熱互阻;治以實脾降濁、泄熱通絡為法。
服用了上方的藥方后一周后二診,口干渴、口黏明顯減輕,查隨機血糖:10.2mmol/L,隨證加減,守方治療。
一周后三診,無明顯口干渴、口黏癥狀,查早餐后2hPG:8.8mmol/L。中藥守方治療。堅持服用三個月后,患者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定期監測血糖。隨訪半年,患者血糖控制可,無特殊不適,體重未有明顯上升。
這位患者年齡偏大,體型偏胖, 又久病多瘀, 結合舌脈, 辨為痰瘀互結。 《景岳全書》經載,“消渴病,其為病人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貧賤者少有也。”從這里可以知道糖尿病其實與生活環境以及肥胖體質是是有關的,飲食失節以及長期的不健康飲食會損傷脾胃,情志失調,木失調達,橫逆克土,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受阻,清陽不得升,濁陰不得降,聚濕變濁生痰,日久化熱傷津,而成痰熱互結,發為消渴。痰濕阻滯經脈,血液運行不暢而成血瘀,痰濁瘀血共同阻滯經脈,發為本病,變生它癥。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癥狀或者困擾很久的問題,可以再評論下方留言,空閑時間會給大家回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