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傳統特殊療法:刺血療法(下)第五、六節刺血常用經穴與常見病的治療
查看文章
中國傳統特殊療法:刺血療法(下)第五、六節刺血常用經穴與常見病的治療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下午 5:53
中國傳統特殊療法:刺血療法(下)
來源:唐漢中醫藥網
第五節 刺血常用經穴
1.手太陰肺經常用刺血經穴:中府、云門、天府、俠白、尺澤、列缺、太淵、魚際、少商。此經起穴中府,終穴少商(圖14-2)。
圖14-2 手太陰肺經腧穴圖
2.手陽明大腸經,常用刺血經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上廉、曲池、肩髑、迎香。此經起于商陽止于迎香(圖14—3)。
圖14—3 手陽明大腸經腧穴圖
3.足陽明胃經常用刺血經穴:頭維、下關、頰車、四A、地倉、氣戶、庫房、乳根、天樞、水道、歸來、氣沖、髀關、犢鼻、足三里、上巨虛、解溪、陷谷、內庭、厲兌。此經起于頭維,終于厲兌(圖14—4)。
圖14—4 足陽明胃經腧穴圖
4.足太陰脾經常用刺血經穴:隱白、大都、公孫、商丘、三陰交、沖門、大橫、腹哀、胸鄉、大包。此經起于隱白,終于大包(圖14-5)。
圖14-5 足太陰脾經腧穴圖
5.手少陰心經常用刺血經穴:極泉、少海、神門、少沖。此經穴起于極泉,終于少沖(圖14-6)。
圖14-6 手少陰心經腧穴圖
6.手太陽小腸經常用刺血經穴:少澤、前谷、后溪、腕骨、陽谷、小海、肩貞、孺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此經起于少澤,終于聽宮(圖14—7)。
圖14—7 手太陽小腸經腧穴圖
7.足太陽膀胱經常用刺血經穴:睛明、攢竹、曲差、大杼、風門、肺俞、昆侖、肝俞、脾俞、胃俞、上黲、委中、承山、至陰。此經起于睛明,終于至陰(圖14—8)。
14—8 足太陽膀胱經腧穴圖
8.足少陰腎經常用刺血經穴:涌泉、然谷、太溪、復溜、四滿、幽門、俞府。此經起于涌泉,終于俞府(圖14-9)。
圖14-9 足少陰腎經腧穴圖
9.手厥陰心包經常用刺血經穴:天池、曲澤、大陵、中沖。此經起于天池,終于中沖(圖14-10)。
圖14-10 手厥陰心包經腧穴圖
10.足少陽膽經常用刺血經穴:瞳子髑、頜厭、懸厘、竅陰、頭臨泣、腦空、肩井、京門、環跳、陽陵泉、懸鐘、丘墟、竅陰。此于瞳子髑,終于竅陰(圖14-11)。
圖14-11 足少陽膽經腧穴圖
11.手少陽三焦經常用刺血經穴:關沖、中渚、肩髑、瘼脈、顱息、絲竹空。此經穴起于關沖,終于耳門(圖14-12)。
圖14-12 手少陽三焦經腧穴圖
12.督脈常用刺血經穴:長強、命門、身柱、大椎、風府、百會、上星、人中、齦交。此經穴起于會陰,終于齦交(圖14-13)。
圖14-13 督脈常用刺血經穴腧穴圖
13.足厥陰肝經常用刺血經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膝關、章門、期門。此經穴起于大敦,終于期門(圖14-14)。
圖14-14 足厥陰肝經腧穴圖
14.任脈常用刺血經穴:中極、氣海、神闕、下脘、中脘、上脘、紫宮、承漿。此經穴起于會陰,止于承漿(圖14-15)。
圖14-15 任脈常用刺血經穴腧穴圖
第六節 常見病癥治療
1、昏迷
【治則】 救逆回陽。
【取穴】 人中、十宣、中沖、大椎、印堂、百會、太陽穴。
【操作方法】
1.人中、十宣、中沖,三棱針放血。
2.從印堂→百會、印堂→太陽,梅花針循經彈刺出血。
【注意事項】
對危重病人,必要時用中西醫結合搶救。
2、中暑
【治則】 清瀉暑熱,開竅,醒神。
【取穴】 中沖、委中、十宣、大椎、脊柱兩側、人中、十二井、曲澤、合谷等。
【操作方法】
1.中暑輕度:中沖、合谷、委中、大椎、十宣,三棱針放血。
2.中暑重度:人中、十宣、十二井、曲澤、委中,三棱針放血;脊柱兩側,梅花針彈刺出血。
3.昏厥者加百會、勞宮、涌泉。
4.頭暈、惡心加內關、翳明、足三里。
5.驚厥加后溪、陽陵泉。
6.大渴引飲,加金津。以上均用三棱針刺出血。
3、誤死
【治則】 回陽救逆。
【取穴】 人中、涌泉、膻中、大椎、脊柱兩側。
【操作方法】
1.人中、十宣、涌泉,三棱針刺出血。
2.頭部、脊柱兩側,梅花針彈刺出血。
4、毒蛇咬傷
【治則】 消腫瀉毒。
【取穴】 局部為主。
【操作方法】
在被毒蛇咬傷的患部,用三棱針刺出血。
【注意事項】
1.被毒蛇咬傷后,應迅速用帶子或布條在傷口上端(約3~7厘米處)扎緊,以防止毒液向上擴散。
2.在針刺放血時,應將患肢放低,進行針刺后,應用手在上部往下推擠壓,以促使毒液排出。
5、中風
【治則】 活血祛風,通經活絡。
【取穴】 人中、手十二井穴、大椎、命門、翳風、內關。
【操作方法】
1.人中、手十二井穴,三棱針刺出血。
2.在頸后部、翳風、內關,梅花針彈刺出血。
6、風熱頭痛
【治則】 疏風解表。
【取穴】 印堂、百會、大椎、脊柱兩側。
【操作方法】
用梅花針從印堂→百會→大椎;再從印堂→太陽→風池彈刺。然后兩指提捏針刺部位微出血,出血為淡紅色。
7、風寒頭痛
【治則】 疏風散寒。
【取穴】 太陽、百會、印堂、大椎。
【操作方法】
1.用三棱針點刺太陽、百會出血。
2.用梅花針沿印堂→百會→大椎彈刺,然后推揉此經穴。
8、胃痛
【治則】 理氣止痛。
【取穴】 足三里、膏肓、大椎、脾俞、胃俞、腰背、胸腹部、中脘、太沖、二間。
【操作方法】
1.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2.腰背、胸腹部,梅花針彈刺出血。
【隨癥加減】
1.肝氣犯胃加太沖、少沖、二間,三棱針點刺出血。
2.肝俞、胃俞、中脘區域,梅花針彈刺。
9、腹痛
【治則】 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取穴】 腎俞、腰陽關、腰俞、委中、阿是穴、脊柱、腰背部、環跳。
【操作方法】
1.腰俞、委中,三棱針刺出血。
2.脊柱、腰背部,梅花針彈刺出血。
【隨癥加減】
1.急性期:加腰陽關、腎俞,三棱針刺出血。
2.慢性期:加腰兩側、環跳穴,梅花針彈刺出血。
3.伴瘀血:在委中、阿是穴放血,血為紫黑色。
10、落枕
【治則】 舒筋活血,溫經通絡。
【取穴】 懸鐘、臨泣、大椎、肩外俞、風門、風池、外關。
【操作方法】
1.懸鐘、臨泣,三棱針點刺出血。
2.風池、外關,梅花針彈刺出血。
11、乳癰
【治則】 通經活絡、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取穴】 少澤、行間、大椎、肝俞、期門、膻中、肩井、合谷。
【操作方法】
1.少澤、行間,三棱針點刺出血。
2.期門、膻中、肩井、合谷,梅花針彈刺出血。
12、疔瘡
【治則】 瀉熱解毒。
【取穴】 靈臺、委中、大椎、肝俞、合谷、巨闕、神門、身柱、脾俞、脊柱兩側。
【操作方法】
1.靈臺、委中,三棱針點刺出血。
2.脊柱兩側、合谷、巨闕、神門,梅花針彈刺出血。
13、牙痛
【治則】 舒通經氣。
【取穴】 頰車、內庭、大抒、胃俞、下關、大椎、腎俞、合谷、風池、大迎。
【操作方法】
1.頰車、內庭、下關,三棱針點刺出血。
2.合谷、風池、大迎,梅花針彈刺出血。
14、鼻淵
【治則】 疏邪宣竅。
【取穴】 印堂、上星、太沖、身柱、大抒、風池、合谷、迎香、大椎、肺俞。
【操作方法】
1.印堂、迎香、上星、太沖,三棱針點刺出血。
2.風池、合谷、迎香,梅花針彈刺出血。
15、小兒麻痹癥
【治則】 通經活絡。
【取穴】 解溪、足三里、十宣、曲池、大椎、命門、中脘、陽陵泉、環跳、腰腹部、患肢部、后頸部。
【操作方法】
1.十宣、曲池、解溪、足三里,三棱針點刺出血。
2.患肢、后頸部、背部、陽陵泉、環跳、腰腹部,梅花針彈刺出血。
16、痛經
【治則】 通調氣血,佐以活血化瘀。
【取穴】 行間、太沖、大敦、關元、中極、三陰交、膈俞、肝俞、天樞、氣海。
【操作方法】
1.太沖、大敦、行間、三陰交,三棱針點刺出血。
2.氣海、三陰交、期門,梅花針彈剌出血。
相關鏈接:
中國傳統特殊療法:刺血療法(上)第一、二、三、四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刺血療法--------五官科疾病
中國民間刺血術(2)
中國民間刺血術(節選)轉載、續2
五官科刺血
如何找穴位_如何找背俞穴_您的貼心健康卡
針灸治療疼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滦南县| 乌兰县| 沁水县| 邵武市| 长阳| 大石桥市| 应城市| 闽侯县| 竹山县| 新源县| 九龙县| 香河县| 佛教| 延庆县| 通榆县| 肇东市| 讷河市| 当涂县| 佳木斯市| 洞头县| 双鸭山市| 乌兰县| 无棣县| 东至县| 农安县| 沧源| 精河县| 宜君县| 城口县| 博爱县| 响水县| 余庆县| 安丘市| 巴彦淖尔市| 安塞县| 金川县| 黄石市| 晋城| 彭阳县| 临武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