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保持口腔清潔的老年人與不大注意口腔衛生的同齡人相比,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可能會降低。
此項研究涉及近22000名50歲以上的臺灣成年人,研究發現,那些在過去一年里進行過專業牙齒清潔的人在未來七年里很少患心臟病或中風。
人們俗稱的“洗牙”,醫學術語稱為“尺度”,它可以消除牙齒“斑塊”。因為牙齒上鄰近牙齦邊界附近容易積聚食物殘渣,附著菌斑。這里是細菌生長和繁殖的良好地段而且封閉、不易清潔,常導致牙齦發炎和牙周疾病。
這項新發現發表在《美國醫學雜志》上,盡管它沒能證明專業的牙齒清潔能降低心臟病風險。但是臺灣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Zu-Yin Chen醫師表示,該研究與過去的研究結果一致,牙齦疾病會增加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牙齦疾病是由于細菌感染引起的,這些細菌可能散播到其它部位造成慢性感染和發炎,從而導致心臟病發作和中風。Chen醫師認為,治療牙齦疾病可以減少血液中炎癥物質的水平。
該研究中,大約有一半的人在過去的一年里進行過專業的牙齒清潔,其余的人沒有。接下來的七年,牙齒清潔組有1.6%的志愿者突發心臟病,8.9%罹患中風。對照組有2.2%的人心臟病發作,10%患中風。
研究人員考慮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說志愿者是否患有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或腎臟疾病等。排除這些因素后發現,專業的牙齒清潔可以將心臟病的發病風險降低31%,中風的發病風險降低15%。隨訪期間,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每兩年做一次以上專業牙齒清潔的人,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也有所降低。但研究人員沒有考慮其它可能影響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的因素,例如體重、吸煙習慣、飲食習慣和家族史等信息。
鑒于以上結果,Chen醫師指出,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我們的健康是有害的,我們要從現在開始悉心呵護自己的牙齒。(39健康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