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基督教得說下基督教的歷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tǒng)稱基督教——中文中“基督教”往往特指新教(又俗稱“耶穌教”),三大教派(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和基督教馬龍派的統(tǒng)稱一般用“基督宗教”這個詞。但在本詞條中,“基督教”指“基督宗教”,即總稱,而不是新教。 目前基督教在全世界有約21.4億信徒,為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以亞洲、非洲的信徒的發(fā)展最快。 從476年羅馬帝國分裂至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基督教分裂為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1054年)馬丁·路德1517年 加爾文英國建立了獨立于羅馬教廷的英國國教會(圣公會)。 今天大部分人西方人都是以圣公會為基礎(chǔ)的教派,又因為美國是以清教徒較多(因為大部分人都是從英國和愛爾蘭移民過去的),都是新教的清教徒,恪守著罪與罰,救贖,靈魂于永生的教義。(知道為什么美國人愛當(dāng)救世主了吧!) 其實,信教的人他們的思想大都是二元論的哲學(xué),想把科學(xué)與神學(xué)和在一起,不過這是后話。對于基督教來說科學(xué)是它們的敵人,而最大的敵人是達爾文與他的著作《物種進化論》,從這時起神學(xué)在也不是神圣的了。 這時,現(xiàn)代人出現(xiàn)了以宗教中的教條來做自己人生的主張,猶如說my god也不在是真正意義上的god了,而是人們對事物的突發(fā)的口頭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