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統計表明,截至2006年10月底,全球使用CDMA20001X和WCDMA等3G技術的用戶已達4億,占全球移動用戶的14.94%。其中CDMA20001X用戶2.63億,EV-DO用戶4842萬,WCDMA用戶8927萬。這些用戶已開始享受到3G技術和服務帶來的便利。 國際經驗 從業務類型看,各市場保持了現有業務結構框架。一是通信類服務,主要是話音、可視電話、移動電子郵件、即時消息、SMS、MMS等基本業務,也是其未來3G業務收入的主體。二是信息服務類業務,包括手機報紙、手機信息服務、門戶服務、手機小說等各種以信息內容為主的服務類型。三是交易類業務,也稱移動電子商務服務,包括電子錢包、移動支付、移動銀行、移動證券等跟金融相關的服務類型。四是娛樂類服務,移動音樂、移動游戲、圖鈴下載、手機電視等都是這一類服務的典型業務。第五類服務是移動企業或者行業應用,主要提供企業信息發布、企業生產流程控制等多種與企業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相關的服務。 3G業務更多要強調的是原有業務的一種新體驗,是業務的升級,或者是業務的一種延伸。例如網頁瀏覽的速度提高,從歌曲片斷下載到整首歌曲的下載,從文字版新聞到多媒體的手機報紙,從短信發送方式的移動定位業務到增加3D圖像導航服務等,都是以提升用戶體驗的方式來推廣3G業務。因此,對任何一個開始提供3G服務的運營商來說,為3G業務做的準備其實最關鍵的是在原有的移動網絡上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積累業務運營經驗,聚攏內容和服務提供商不斷升級業務,逐步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方式。從這點看,中國近幾年來移動增值業務的快速發展其實是在逐步營造未來的3G發展環境。 另外,3G業務的出現更突出了手機以及移動網絡的渠道特性、媒體特性以及生活特性。渠道特性指的是通過移動網絡,企業可以推銷與銷售其服務和商品,移動網絡成為了商品流通的渠道、交易的平臺。例如移動音樂下載業務就相當于把傳統的唱片分銷渠道移植到了移動網絡上。媒體特性指的是移動網絡所呈現的傳播媒介作用,提供手機電視、廣播等。另外,移動電子商務的業務讓移動業務與生活有了更加密切的聯系。從這點看,為3G業務做準備的一個關鍵問題移動運營商如何處理好與傳統的其他行業關系。如眾所周知的日本i-mode模式,已經建立了比較成熟的合作模式,為3G業務推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日本,越來越多用戶用手機來收發E-mail、下載音樂,而不是用傳統電腦。日本的3G拉動了移動數據業務的快速增長,同時也成為了各運營商業務收入新增長點。目前,日本市場共有9380萬移動用戶,3G業務市場份額已經達到60%,每月新增用戶160萬左右。 建言中國運營商 中國的幾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基本都具備了提供3G業務的能力。對比國際先進經驗,還有些方面需要提高。 首先是優化與SP的合作方式。鑒于增值業務市場超速發展,很多服務問題隨之產生,讓中國移動運營商在獲得收入回報同時也承擔了眾多SP不規范經營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信息產業部今年明顯加大了對增值業務市場管理,有利于這個行業長遠發展,同時也為合作將更加深入的3G時代營造良好政策環境。 其次是做好業務支撐系統改造,尤其是提高綜合、融合計費支撐能力。3G網絡能力決定了3G業務的融合性、多樣性,也就決定了3G業務的計費方式和計費要素有更多要求。3G業務計費必須針對各種業務及服務,按流量、內容、時長、位置計費都會是3G計費模式。3G業務計費系統應能夠實現不同計費模式間、不同網絡平臺間、不同業務間及預付費與后付費間的結合。 第三是在渠道方面。目前中國移動手機銷售與SIM卡銷售是分離的,手機銷售主要使用產品渠道方式,但是3G時代,業務銷售更為重要,因此賣機+賣卡的銷售渠道很難適應3G業務推廣需要。雖然運營商還可以通過網絡、手機短信等方式推廣各種業務,但通過渠道了解和感知3G業務非常必要。目前,兩家移動運營商的自營或者聯合營業廳的服務更為到位,而兩家還處于實際壟斷地位的固網運營商,渠道的軟件服務尚需改進。 第四是要逐步積累行業應用經驗。現有移動業務主要集中在大眾業務市場,但未來,企業客戶的通信會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綜合化。多種通信手段不斷被應用到企業信息交流中,企業對內溝通和對外聯絡更多依靠通信和信息服務手段。傳統企業通信業務已不能滿足企業客戶個性化功能需求,同時企業客戶對業務管理也提出了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