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得高分,是每個考生的愿望,但每年閱卷結束后,從我們能見到的一些資料看,高分作文的占比很低,大概在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數字說明,高考中能得高分的作文并不多。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作文得高分其決定權在閱卷老師手里,不在考生寫作能力的強弱上呢?我們回答是否定的。有人曾做過這樣的一個試驗:把一篇寫得不錯但文面很亂的作文混在許多作文中讓一位有多年閱卷經驗的高中老師來批改,結果得了25分;這位實驗者拿著這篇25分的作文讓一位字寫得整潔、美觀的學生謄了一遍,然后再混在一大摞作文中,讓先前的那位老師再改,結果得了50分。這個案例或許有些極端,但無論如何,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信息:高分作文的決定權其實是在考生的手里。
高分作文的決定權在考生手里,那么,考生在復習階段如何去做,方能使自己的作文在高考中獲得高分呢?根據筆者的經驗,考生在復習階段,作文必須過好這六關:審題立意關、內容關、結構關、語言關、亮點關和文面關。
一、審題立意關
這是考試作文得高分的第一關。審題立意不偏不離,符合題意,你這篇作文就進入了高分作文的行列,但能否得高分,還取決于其他五個要素。
二、內容關
所謂內容關主要指作文內容是否充分、是否厚實、是否典型、是否有新意。內容如果充分、厚實、典型、有新意,作文在得高分的征程上又前進了一步;反之,空洞無物,假話、套話、空話、廢話一大片,你的作文在這一步上就已經失去了得高分的機會。
那么,在復習階段,考生如何去做,方能使作文內容充分、厚實、典型、有新意呢?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在復習階段要積極、主動地搜集、整理一批好的作文素材。這里所謂的“好”,分開來說,就是考生搜集整理的素材必須具備:
1. 真實,不是假的。這里所謂的“假”,有這么幾種情形:道聽途說的材料、文學作品中的材料、寓言故事、過于個性化的材料等等。
2. 完整,即材料中心事件明確,材料所牽扯到的主要人物有名有姓,不能是無名無姓的。
3. 典型,即材料能夠以一當十,能充分說明你要說明的觀點。
4. 新穎,即材料在時間上必須是新近發生的事實,或雖不是新近發生的事實,但較少為人知道,為人使用過。
三、結構關
結構關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能使用常見常用的結構方法,文章顯得條理清晰、結構完整;二是段落安排恰當、合理。
考生在前一個問題上容易犯的毛病是文章結構混亂,無思路、無條理、無結構;在后一個問題上容易犯的毛病是或一篇文章一個段,或一篇文章三個段,或開頭段過長,或中間主體段過長,或結尾段過長等等。
復習階段,考生如果能把這兩個問題處理好,離高分又近了一段距離。
四、語言關
高考作文對語言的要求是:通順、流暢、有文采。前兩個要求是基礎等級方面的要求,后一個要求是發展等級方面的要求。
一般而言,就一個受過十幾年教育的高中生而言,作文語言達到通順、流暢,絕大部分考生都能達到,難度不大,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方面從得分的角度看,優勢不明顯。
考生要想靠語言項得分,必須在“有文采”上狠下功夫。按照《考綱》的表述,作文語言要有文采,必須做到四點:
1. 用語貼切;
2. 句式靈活;
3. 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4. 文句有表現力。
這四點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考生在復習階段如果在這四個方面沒有專門下過專門功夫,考場要做到,幾乎沒門。
五、文面關
作文的文面主要指書寫的規范度、整潔度和美觀度。規范度主要指字寫得正確嗎、規范嗎,書寫的基本格式做到了嗎等等;整潔度和美觀度大家從字面上就能看出意思來,這里不贅述。
對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能做到前兩個要求,就屬成功;后一項要求,只有那些專門練過書法的考生方能達到,大部分未在這個方面有專門訓練的考生不必過分關注。
文面在得分上的重要性前面舉的那個例子已經告訴給了大家,這里不再重復。
六、亮點關
所謂亮點,就是指作為一篇在字數上不能少于800字的考試作文,從吸引閱卷老師眼球的角度講,至少必須在文中有一兩個環節設計得精彩獨到,讓閱卷老師一看,眼前一亮,從而為得高分打下基礎。
就考試作文的特點看,考生能夠設計亮點的環節或地方有:
1. 題目。常言道:題好文一半,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考生在寫作時,如能在這個方面做出新意,顯出亮色,那么,恭喜你,你的考試作文在第一步就已贏得了閱卷老師的青睞。
2. 開頭段。古人談文章的開頭,有兩句話很經典:一句是元代陶宗儀“鳳頭”的比喻,一句是明代謝榛“起句當如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的說法。可以說,這兩種說法都道出了開頭段的寫法和重要性,考生在復習階段當細加揣摩、練習。
3. 材料。作文材料要有亮色,可在三個方面下下功夫:材料要新穎、材料要典型、對材料的分析要獨到、深刻。
4. 結構。結構清晰、合理、完整、新穎、有創意。就考生的實際而言,筆者推薦四種結構方式供參考:“鳳頭豬肚豹尾”式、橫向并列式、縱向遞進式、正反對比式。
5. 語言。前面已經談到,這里不贅述。
6. 結尾。結尾要寫得有亮色,古人在這個方面的典型論述要遵循。古人的論述中最為人們稱道的依然是陶宗儀的“豹尾”說和謝榛的“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的說法。考生在寫作時,如能很好地體現出來,高分自會青睞于你。
7. 文面。前已述及,這里不贅述。
總之,作文是考生整體素質、綜合素養的體現。考場上考生要寫出一篇文質俱佳的考試作文來,除了要掌握相關的寫作技巧、考試技巧外,平時的閱讀積累、寫作積累從某種意義上說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最后,我們要忠告考生的是,作文要出彩,技巧技法固然重要,但這些東西只能解決一時之需,從長遠看,考生仍須把功夫下在多讀多寫上,只有閱讀積累和寫作積累達到了一定程度,考生的寫作才會出現質的飛躍,那時,你想不得高分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