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需市值+頂格申購+幾乎零風險,中簽后一般收獲10%-30%的收益”的宣傳下,去年下半年,可轉債掀起了一波申購熱潮。隨后伴隨著參與者的增多,加之市場進入調整狀態,一些可轉債價格逐步走低,甚至出現跌破發行價(俗稱:破發)的情況,緊接著這股熱潮也逐步退去。時至今日,可轉債的申購人數已不足當初的六分之一,中簽率較當初也顯著提高,可轉債的投資或許迎來新的契機。
可轉債,全名叫做“可轉換公司債券”(Convertible bond;CB),簡稱“轉債”或者“可轉債”。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
正因可轉債有雙重屬性,所以在分析其投資價值時也應從股性和債性兩個方面出發。股性主要依據轉股溢價率來判斷,債性則主要依據純債到期收益率來判斷。
轉股溢價率用來衡量債券現價和轉股價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當然是越小越好。通過轉股溢價率我們可以知道,假設購買了某個可轉債,它的正股后續需要上漲多少,轉債的持有人才能開始受益。
其計算公式為:轉股溢價率=(轉債價格-轉股價值)÷轉股價值×100%,其中轉股價值=股票價格/轉股價格*100。
例如:某轉債當前的價格為100元,該可轉債的轉股價格為8元,正股價格為9元,則該可轉債的轉股價值為100/8×9=112.5元,那么它的轉股溢價率為:
(100-112.5)÷112.5×100% =-11.1%
負號意味著,以100元價格買入可轉債,8元的轉股價格下轉換成股票,即可以獲得11.1%的收益。
純債到期收益率是指不考慮可轉債的內置期權,只將轉債當作純債券持有到期,使得各期利息收入和到期轉債面值的現金流的現值等于指定日的轉債收盤價計算出的內含收益率,這個到期年化收益率越高越好。
計算公式為:指定日轉債收盤價=∑(各期利息+面值)/(1+到期收益率)t。
根據wind顯示,目前市場上的可轉債共105支(不含退市),平均到期收益率為2.55%,更有匯豐轉債的到期收益率高達8.51%,海印轉債、洪濤轉債、模塑轉債的到期收益率分別為:6.68%、6.3%、6.1%。(數據截止:12月18日)
除此之外,研究可轉債的投資價值還可以考慮市場利率,債券期限、公司質地、轉股價、股價、股價波動率等。
但計算轉股溢價率、純債到期收益率等指標較為繁瑣,判斷市場利率走向需要有較強的宏觀局勢分析能力,分析可轉債標的公司的經營情況需要投資者做大量的基本分析工作,這就要求投資者有較強的專業能力,更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空閑時間。所以還是那就話:專業的事交給專業人去做!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可轉債相關的主題基金間接投資轉債市場,讓基金經理辛苦揪頭發去幫我們計算吧,我們安靜坐等收益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