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銜山玉器:
馬銜山位于甘肅省臨洮縣峽口鎮,玉礦(又稱玉石山)位于峽口鎮政府北約9公里處,南西距茨泉子螢石礦點3.5公里。地理坐標:東經104o17′,北緯35o39′6″。
峽口鎮這個地方每年夏秋時節山洪有黃綠色玉石沖到地面上來,當地百姓常常在河道上撿拾大小不一的玉料。峽口鎮附近的主河流是大碧河,從馬銜山有兩支支流分為上王家溝和漆家溝,這兩支支流匯集到大碧河。大碧河和兩支支流是經常出現玉石的主要河流。
采集地點:
馬銜山玉石山玉礦考察成果綜述:
第一,馬銜山玉礦玉料成分為透閃石,含量最高為80%,屬于古人心目中的“真玉”。顏色主要為黃綠或灰綠色,大部分呈不透明,質量最佳者為韭黃色、透明度較高的玉料。
第二,馬銜山玉料形狀分山料和水料,然而塊度都不大,現代工藝價值較低,從目前的現狀看,不排除遠古時代曾大規模開采,以致現代玉礦資源枯竭。
第三,通過對馬銜山周邊地區博物館和民間收藏界史前玉器的調查,其玉料存在著一致性,可以肯定該地點的玉料是齊家文化玉器原料來源之一。由于馬銜山玉礦地處齊家文化范圍的腹地,在古代可能被大量開采。
第四,類似馬銜山玉料的齊家文化玉器,在甘肅東部地區也有發現,說明在距今4000年的玉石之路上不僅僅輸送的是和田玉,也包括了甘肅地區出產的玉料。
玉料標本:
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青海本地的玉,還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計大約是7與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齊家文化圈內的甘肅臨夏——榆中境內的馬銜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綠色、艾青色、豆綠色玉材以及屬蛇紋石鴛鴦玉和試金石類黑色石材。隴西的鴛鴦溝即出鴛鴦玉。齊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類如斧、錛、鑿等,便主要選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還直接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但齊家文化玉器已有相當數量是由新疆和田玉制成。一般說來,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璋等,都選擇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發現與運用當早于齊家文化,但大量用來制作禮器和部分工具,當始于齊家文化。
從大量的齊家文化玉器觀察,其加工工藝有切割、鉆孔、琢磨、打磨、拋光等工藝。玉材切割以片切為主,用片狀無齒鋸切割玉料,在少數玉器上可以看到切割或兩面切割的痕跡。玉器的鉆孔,一面鉆、兩面鉆都有,從一些大玉璧的孔(“好”)璧的斜坡面上可以看到單面鉆遺留的螺旋紋痕跡,而玉琮的琮孔(“圓中”)一般采用兩面對鉆工藝。“砣”可能是當時主要的切割用工具。玉器的琢磨、打磨、拋光工藝,采用了“區別對待”的方法:琮、璧等玉禮器,制作精細,琢磨拋光后幾乎不留任何切割、磨磋和拋光痕跡,整件玉器表面精致、漂亮;刀、璋等多數玉器,只經過一般的打磨、拋光加工;一部分玉制生產工具,少有打磨拋光,有的還部分保留有切鋸痕跡或石皮。
因此,齊家文化玉器的特征,就其總體來說,可用玉材上乘、品種多樣、器形美觀、制作精致、大氣凝重二十字來概括。據對數以百件計的齊家玉的觀察,初步可說齊家文化玉器具有以下特征:
1、齊家玉用材區分明顯,玉禮器多選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玉材,并部分使用了和田玉;兵器和飾品玉僅部分選用和田玉;工具用玉主要采用甘肅、青海的本地玉,如臨夏----榆中地區玉礦材料和酒泉玉。
2、齊家文化玉器以工具類和禮器類居多,器形尤其是玉禮器中許多作品的器形,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過已知同類禮器的尺寸。高和直徑超過二三十厘米的玉琮,長達六七十厘米的玉璋、玉圭、多孔玉刀,直徑在三四十厘米的玉璧,不乏其例。由于追求玉材作品的最大化,在一部分大型玉器上還保留有石皮。
3、齊家玉的制作,從選材、切割、鉆孔、琢磨、拋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玉作工藝,帶有明顯的作坊生產規模。不同的用玉工藝不盡相同。特別是許多玉禮器由于用材較好,不少采用玉質好、硬度較高的和田玉,器形形制較大,制作精細,通體磨光,無論是素面無紋的還是有裝飾紋樣的,都顯示出渾圓飽滿、凝重大氣的風格。
4、齊家文化早期玉器,品種較單調,多素面無紋;晚期玉器,出現許多鳥、獸形圖案和多孔扁平玉器,玉琮或琮形器上出現獸面紋(饕餮紋)、人面紋和牛、羊、虎、熊等獸首紋浮雕裝飾。由于圓雕、透雕、浮雕、淺浮雕、線刻以及嵌綠松石等工藝的運用,使玉器造型和裝飾更加美觀與多樣性和藝術化。
5、齊家文化玉器琢磨精細,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干燥,厚厚的黃土將玉器保存的較好。雖歷經四千年之久,但皮殼、色沁十分漂亮,色澤變化十分豐富,給人以皮殼陳舊、包漿飽滿、光澤靜穆、色沁艷麗的視覺感,有的器物包漿下可見切割線及打磨痕。沁色有單色、復色之分和輕重之別,單色沁多,復色沁少,色沁天然生成,過度自然柔和。
甘肅齊家文化玉器欣賞:
甘肅齊家文化為新石器時期中國重要的文化之一。齊家玉器玉料在質量跟品質方面均優于同時期其他地方文化玉料。齊家文化先民用甘肅特有的地方玉料制作出精美絕倫的玉器,在觀賞這些玉器的同時。這就使得人們對齊家玉料的探索產生興趣!齊家玉到底來自哪里?筆者跟隨朋友一行,驅車三小時趕到位于榆中縣及臨洮縣交界的馬銜山實地探查,按照玉料比對齊家文化出土玉器。得出的結論為齊家文化玉器中的一部分玉確實跟馬銜山玉類似。
筆者希望這對于齊家文化的研究應該是會有幫助,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甘肅本地文化,同時系統研究甘肅文化,系統研究齊家文化。
來源:《故宮博物院館藏新石器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