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選?(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畫家,字舜舉,號玉潭,又號巽峰,霅川翁,別號清癯老人、川翁、習懶翁等,湖州(今浙江吳興)人,與趙孟頫、王子中、牟應龍、肖子中、陳天逸、陳仲信、姚式并稱為“吳興八俊”。南宋景定三年鄉貢進士,入元不仕。工詩,善書畫。畫學極雜:山水師從趙令穰;人物師從李公麟;花鳥師趙昌青綠山水師趙伯駒。人品及畫品皆稱譽當時。繼承蘇軾等人的文人畫理論,提倡士氣說,倡導戾家畫。他提倡繪畫中的“士氣”,在畫上題寫詩文或跋語,萌芽了詩、書、畫緊密結合的文人畫的鮮明特色。
錢選的花鳥畫成就最高,是元代繼承宋代設色工筆花鳥畫這一派中的代表人物。錢選特別善作折枝花木,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畫家。他的《花鳥圖》所畫花鳥用筆盡勁,細潔而光潤,設色淡雅清麗,精巧傳神。他的臨摹品技藝高超,已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一次他向人借《白鷹圖》,連夜臨摹裝裱好,第二天將臨本還送,主人絲毫不覺。錢選也擅長畫馬,見于記載的有:《馬圖》、《青馬圖》、《二馬圖》、《洗馬圖》等。他的山水畫,師古而不泥古,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山水畫常以他居住的浮玉山和苕溪為題材,以設色畫為多,如他的《山居圖卷》青綠設色,筆勢細膩,方剛拙重,饒有北宋以前的情調。人物畫以歷史題材居多,筆墨多在工整中又帶有質樸和稚趣。現存的《陶淵明像》,畫這位隱居田園松菊的高士,迎風曳杖,昂然闊步,以表現其不向統治者屈膝的志節。傳世作品有《牡丹圖》、《柴桑翁像》、《盧仝烹茶圖》軸、《浮玉山居圖》卷等。
浮玉山居圖 紙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浮玉山居圖》是錢選為山居霅川浮玉山的寫景。此幅作品的畫法非常獨特,其構圖完全舍棄南宋一角半邊式的布局,同時也不像北宋那樣描繪大山大水,主峰突出,遠近分明。它的整個山勢處于中景部位,遠山、近樹、村舍等都平列式地展現在畫面上。在繪畫技法上,采用柔和精細的干筆描繪景物,而且山石是用極細的輕柔橫線(類似披麻皴)一筆一筆地皴,樹葉也是一點一點地點,局部之處刻畫得可謂精細入微。雖然是繁皴密點,但山巒巨石、林木水草,以及村舍小橋的整體關系卻處理得非常統一和諧。此卷設色也很有特點:山石均用花青加墨,淡淡渲染;樹葉水草,稍敷淡綠。墨山翠樹呈現出細膩清潤的光彩。圖中山巒分三組,山勢峻峭。湖上煙霧蒙蒙,山坳白云繚繞,更有用簡筆點綴的茅舍、渡舟、小橋、老翁,一派江南水鄉清潤秀妍景色。引人遐想隱居者的悠然生活。《浮玉山居圖卷》是錢氏青綠山水的佳作,其畫法為青綠著色,復施以金粉,山石以皴法畫之,較為淺淡。艷而不俗,工中有寫,是一種典型的青綠工筆的文人畫風格。 圖右上方有自題五言古詩一首:“瞻彼南山岑,白云何翩翩;下有幽棲人,嘯歌樂徂年。叢石映清泚,嘉木澹芳妍。日月無終極,陵谷從變遷。神襟軼寥廓,興寄揮五弦。塵影一以絕,招隱奚足音。”詩后署款:“右題余自畫山居圖,吳興錢選舜舉。”畫幅中部有清乾隆(弘歷)的詩題。卷前灑金箋引首有明代金湜篆書“山居圖”三字。卷后有元代仇遠、張雨、黃公望、顧瑛、鄭元祐、琦楚石、倪瓚,明代姚綬、周鼎、楊循吉、項元汴,清代王懿榮等的詩跋。而姚綬在一年中所題的詩、跋、記,竟有14次之多,真、草、行、隸各種書體達數千字。
所鈐收藏、鑒賞印章達300余方之多亦為少見,其中引首和前隔水有29方,畫身有60方,中隔水和跋尾有235方,從跋與印章反映了此卷的流傳經過:元延祐四年(1317年)之前已流傳至杭州,為元方天瑞所藏,鈐有“白云方氏”、“玄英裔孫”。元至正八年(1348年),張雨于書肆購得,鈐有“左廉察祭酒”。明天順間(1457~1464年)藏于沈悅梅家,姚綬過訪時得見此卷。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沈悅梅之子將畫卷贈給姚綬,鈐有“帝陶唐之苗裔”、“嘉禾”、“姚氏鑒定真跡”、“公綬”、“水竹村”、“云東仙館”。隔數十年,為嘉興項篤壽所得,鈐有“子長”。不久,篤壽授于其弟項子京,鈐有“墨林秘玩”、“墨林山人”、“項元汴印”、“子京父印”、“神游心賞”、“凈因菴主”、“虛朗齋”、“平生真賞”、“若水軒”、“墨林山人子京項氏元汴精玩書畫之印”、“古槜李狂儒墨林山房史籍印”、“項子京精玩印”、“項子京家珍藏”、“天籟閣”、“宮保世家”、“項墨林鑒賞章”。清初歸耿嘉祚收藏,鈐有“耿會矦鑒定書畫之章”;又為安歧收藏,鈐有“儀周珍藏”、“儀周鑒賞”、“思源堂”、“麓村”。乾隆時入內府收藏,鈐有“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寶笈”、“淳化軒圖書珍秘寶”、“乾隆宸翰”、“古稀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太上皇帝之寶”。王德溥收藏,鈐有“王氏寶日軒書畫記”。孫毓汶收藏,鈐有“歸于遲盦”、“孫遲盦審定真跡上品”、“臣孫毓汶敬藏”。孫梴收藏,鈐有“文定公孫文恪公子孫梴嗣守”、“孫梴永寶”。近代為龐元濟收藏,鈐有“虛齋鑒藏”、“臣龐元濟恭藏”、“龐萊臣珍藏宋元真跡”、“萊臣心賞”、“虛齋秘笈之印”、“虛齋墨緣”、“虛齋審定”、“虛齋至精之品”、“吳興龐氏珍藏”、“龐萊臣珍賞印”、“虛齋秘玩”、“龐元濟書畫印”。
山居圖 設色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山居圖》是件案頭小卷。展卷幾上,一幅氣韻幽靜的青綠山水,便盡收眼底。在那富有詩意的畫境中,碧峰崇立,嘉樹成蔭,環抱瓦宅數棟,籬前犬馳,山的左右波平如鏡,煙水浩渺,江中一葉篷舟,隱士垂釣,遠處白云云愛云逮,列岫隱浮,對面一乘騎偕侍者走過木橋,前方蒼松數株,挺立巖上,巖下雜樹茅舍,山后水煙彌漫,崗巒逶迤,確是一派絕無塵喧的山林僻境,又是文人清士幽棲的澹泊境界。
景后補紙錢選自題:“山居惟愛靜,日午掩柴門,寡合人多忌,無求道自尊。晏鳥鵬俱有志,蘭艾不同根,安得蒙莊叟,相逢與細論。 ”五律一首,簽署“吳興錢舜舉畫并題”。其詩格高逸,寄托深遠,發人深思。與設色古雅,用筆工細的金碧山水默契吻合而相得益彰。鈐“舜舉之章”、“舜舉”、“錢選之印”三方圖章。錢氏詩、書、畫三絕之譽,概見于本卷。
此圖的高度藝術造詣與錢選的師承有關。他人物師李公麟,山水師趙令穰,青綠山水師趙伯駒,花鳥師趙昌,尤擅作折枝花卉,得意者則賦詩其上。此圖金碧青綠而又不乏新意,它既不同于金碧青綠古體,又有別于彩墨勾斫一派,確有其獨到之處,有著濃郁的士大夫氣質和恬淡的裝飾美。與同時的趙孟頫用筆簡率,以書法筆墨入畫的畫格截然不同,在畫壇上獨樹一幟,后無來者。
幽居圖卷 設色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為錢選的青綠山水代表作品,湖光山色靜謐幽淡。畫面左面,三五秀石零落坡邊岸角,青松虬曲其上,茅屋掩映樹石之間,湖中正有一葉扁舟緩緩行駛,對岸碧峰起伏,亭臺樓閣為茂密山林所環繞。圖的右上方自題“幽居圖”三字,其中“幽”字殘缺,形似“山”字,故亦稱作“山居圖”。本幅及前后隔水有“怡親王室”等印共29方,尾紙上有紀儀、紀堂、高士奇、邵松年等人的題跋。
蘭亭觀鵝圖 手卷 設色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王羲之觀鵝圖 手卷 設色紙本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傳說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生性喜鵝,曾見一道士有白鵝甚可愛,因書《黃庭經》以換之。此圖即據傳說附會而成。近景樹木蓊郁,竹林茂密,亭臺掩映,白鵝戲水,羲之憑欄觀望。遠山蒼翠,村莊隱現于霧靄山林間。境界秀雅明潤,風格古拙高逸。青綠設色,畫法直追唐人。
歸去來辭圖 設色紙本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款識:衡門植五柳,東籬采叢菊。長嘯有余清,無奈酒不足。當世宜沉酣,作邑召侮辱。乘興賦歸歟,千載一辭獨。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朱文)、錢選之印(白文)、錢氏(朱文)
在改朝換代的無奈中,錢選效法陶淵明隱居不仕,因此在他聊以自娛的繪畫中自然會表現出對陶淵明的追崇,進而描繪出他的形象。這大概也是錢選隱居生活中心境的映照。在《歸去來辭圖》畫面里,左一半為坡岸,有人家院落;右一半煙水浩淼,遠處依稀可見淡淡山脈。靠近坡岸的水中有一只木船,陶淵明身著大袖寬袍立于船頭,一童子在船尾搖櫓。看召魄伏的波紋,木船正破水向岸邊駛來。這或許正是《歸去來辭》中“舟搖搖以輕飚,風飄飄而吹衣”的真實寫照。另—邊淺渚綠岸上有六棵柳樹,枝葉茂密;一道隆起的院墻間有一柴門開著,幾竿竹子探出墻來,這大概是陶淵明的居所。門前有倆孩童和一婦人似在迎接陶淵明回家。正是《歸去來辭》中“乃瞻衡宇,載欣載奔,童仆歡迎,稚子候門”的寫照。
在技巧上,錢選利用虛實對比的手段,表現了陶淵明乘船渡水、脫離塵網、走向田園的生活寓意。畫中所設的無邊淡水和田園家境是兩種境界的載體,也是畫家精神的載體。畫中的人物描繪細膩、傳神,用線精致;坡岸、院墻的皴染均勻,樹的枝葉自然、流暢。整個畫面賦色清淡,洋溢著田園的清幽之氣,同時,也體現出作者一種閑適淡泊的襟懷。
八花圖卷 設色紙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花圖》是錢選早年的作品,此卷以分段法描繪了海棠、梨花、杏花、水仙、桃花、牡丹等八種花卉,每種相對獨立,合之又成為整體,八種花卉各具姿態,偃仰向背絕無雷同,筆致柔勁,一絲不茍。敷色清雅,濃淡相宜,整幅作品工整而不滯板,秀雅而不纖巧。右下方鈐“舜舉”印一方,拖尾處有趙孟緁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的題跋。
花卉 立軸 絹本
竹石圖 鏡心 設色紙本
花鳥三段圖卷 紙本設色縱38厘米橫316.7厘米 1294年作 天津博物館藏
全畫分三段:第一段桃花翠鳥,畫一枝春桃花繁葉茂,枝頭站立一只通體羽毛幽藍的翠鳥,身體直立,極目遠眺,正是鳥兒振翅起飛前的瞬間寫照。第二段牡丹,畫一束綠葉中,盛開著兩朵淡粉的牡丹,葉子向左下微垂,似有陣陣清風掠過。第三段干枝梅,畫一棵梅枝垂掛而下,錯節的大小梅枝上許多梅花盛開。錢選畫花鳥善于捕捉實景中最生動自然的情形,形態逼真富有情趣,此卷正是錢選這一畫風的充分體現。圖畫設色淡雅清麗,精巧傳神,洋溢著雋秀清高之美,構圖雖簡,但更顯畫家的技法精湛。
如此形象準確,神態生動,筆力遒勁的得意之作,錢選自然要賦詩題上。在每段畫的后面,都有錢選自題的七言詩一首。第一段和第三段的題詩已漫漶不能全識,第二段題詩如下:頭白相看春又殘,折花聊助一時歡。東君命駕歸何連,猶有余情在牡丹。題詩以行楷書寫,含蓄內斂、平淡天真,嚴謹而樸拙,頗有鐘繇遺風。畫卷詩情畫意相得益彰,為錢選花鳥畫的至精之作。卷尾署“至元甲午畫于太湖之濱并題,習懶翁錢選舜舉”。可知這是錢選晚年所作,正值錢選詩書畫印諸藝爐火純青之時。卷尾有清高宗弘歷和錢詩原韻行書詩三段,此外,明人黃姬水、陳汝器、李應薦等均有題記。
來禽梔子圖卷 紙本設色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梨花圖 設色紙本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此作品曾是清內府收藏品,為錢選折枝花卉的代表作,梨花枝葉花蕾,刻畫生動自然,設色淡雅,在筆法上則注重線條表現力,無論花葉的輪廓,還是葉脈均富于表現力。畫后有作者自題詩一首:“寂寞欄干淚滿枝,洗妝猶帶舊風姿,閉門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時。”鈐“舜舉印章”“舜舉”“錢選之印”“苕溪翁錢選舜舉畫印”及多枚收藏印,款署“苕溪翁錢選舜舉”。
草蟲圖 設色紙本 美國底特律美術館藏
草蟲是錢選擅長描繪的題材,歷代著錄中有他的多種草蟲圖。此卷所畫青蛙、蜻蜓、螳螂、荷葉、蘆葦等不僅準確、真實,而且各具姿態,自然生動。畫面少有墨線鉤勒,多以色塊或墨塊一筆而成。墨色濃淡變化豐富,清爽雅致,布局疏密得當。全卷神完氣足,生意盎然。
仿宋人筆意 鏡心 設色絹本
花鳥圖 紙本設色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錢選《花鳥圖》是一幅精品,畫面氣韻生動,兩只鳥兒姿態不同,聞香而來的蜜蜂交代了季節,葉子的顏色淡雅而富有古意。
桃枝松鼠圖卷 設色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卷曾是清宮舊藏。畫面無款,鈐朱文“舜舉”、“翰墨流口”二印。作品描繪了結著鮮嫩欲滴的桃果上,一只松鼠略微躍身,正欲縱身取桃的一幕自然界的情景,透過畫家的巧筆,呈現在觀者面前。畫幅上不論是松鼠的形態、桃枝的轉折,或是桃葉的形狀,都描繪得相當仔細,造型尤其輕盈優雅,加上清淡雅致的顏色,使得這幕原本略帶動態的自然情景,散發出靜謐的氣息。這種對自然景物的精密觀察,再賦予某種韻致加以表達的繪畫,充分顯示出南宋庭院畫擅于表現的特色。
鼠戲圖 設色絹本
題識:云溪翁錢選舜舉畫并題。
鷹
歲朝清供 立軸 絹本
題識:歲朝清供。至元丙子除夕前一日畫。吳興錢選。
黠鼠圖 手卷 絹本
題識:右黠鼠圖,竊食可恕,但勿損吾書帙,不然貍奴當前,吾無策以應汝也,習懶翁錢選舜舉。 鈐印:錢選(朱)
引首:宋錢舜舉黠鼠圖,禮堂題。
花鳥 設色絹本 花鳥 設色絹本
碧桃黃鶯圖 立軸 紙本
款識: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朱文)、錢選之印(白文)
《碧桃黃鶯圖》以清淡見長,愈顯高雅絕倫。畫有令人怖者,有令人愛者,有令人哂者,亦有令人敬者。錢選之畫,令人既敬且愛,因其筆墨真醇,筆致雅麗,畫面流露出清雅之氣、灑脫之麗。《碧桃黃鶯圖》布局簡約,清麗雅致,其工筆細勁的筆致,實與宋人花鳥畫是一脈相承的。而錢選以凈勻圓勁的筆墨鉤花點蕊,再以色彩敷染其上。雅淡清簡的用色,彰顯了錢選帶有寫意筆調的個人風格,使其成為元代文人畫的先驅者之一。畫面鈐有“程伯奮父秘籍之印”、“可庵珍藏”、“程氏伯奮”、“可庵所得銘心絕品”等收藏印鑒。錢選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從存世作品看,絕大多數都屬工細風格,絕少草率應酬之作,每件作品都用筆精工,賦色清麗,但又能于工致中顯活脫,清麗中見典雅。
桃花喜鵲 立軸 紙本
題識:宋玉墻底數朵春,幾把佳期卜鵲聲。玄都應得佳期信,幽禽閑立并精神。舜舉。 鈴印:舜舉、錢選之印、錢氏
海 棠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紅妝初睡起,細雨欲開時,惟因太標致,不入少陵詩,吳興錢選舜舉畫。 鈐印:錢選之印、舜舉、寄賞
詩堂:世傳錢舜舉畫……道光丁未八月初八日,泩湖氏題。 鈐印:羅天池印、六湖
白菊圖 立軸 紙本
黃蜀葵 立軸 絹本
雪鷺引鳴 鏡框 設色絹本
松 鼠 鏡心 設色紙本
花鳥 鏡心 絹本
木棉花 鏡心 設色紙本
折枝桃花 立軸 設色紙本
題跋:小斗方桃花折枝,繪致一覽居處舜舉正筆筆而居畢。伊川院子正月九日榮信。
此卷為設色紙本,立軸,繪折枝桃花一枝,工致纖美、畫風清雅,借物抒情,色彩富于變化,生動而多韻味。跋者日本畫家狩野榮信(1775-1828),亦稱狩野伊川或狩野伊川院,師從家學,發明水墨畫灑金法,曾擔任德川幕府的畫師,在吸收漢畫、水墨畫風格基礎上,融進大和繪的裝飾風格,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包。此卷作品傳為錢選所作。
秋葵 立軸 設色紙本 1297年作
題識:紅葵向日渾如染,好與榴花相對看。詠物何人如老杜,空留健筆付邊鸞。大德元年夏吳興錢選舜舉畫并題。鈐印:錢氏、舜舉
山茶梅鵲圖 設色絹本 花鳥 立軸 設色紙本 項元汴題跋
折枝牡丹 立軸 設色絹本
款識:吳興錢選舜舉畫。鈐印:舜舉、錢選之印
題跋:晨葩吐禁苑,花蒔就新晴。玉版參仙蕊,金絲雜綠英。色含潑墨發,氣逐彩云生。莫訝清平調,天香自有情。乙酉春日,詠牡丹。(康熙題)鈐印:康熙宸翰(白文)
題簽:異品殊芳艷麗尊榮,莊嚴。
錢選此幅《折枝牡丹》,縱73厘米,橫46厘米,用筆柔和,多以極細的游絲描勾畫輪廓線,將物象的形體表現得準確、生動。在賦色上,錢選更下功夫,其打破了宋人濃麗的畫風,一變而為清淡秀雅,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以明麗的色彩,暈染出花朵的陰陽凹凸,濃淡深淺,這種工整嚴謹的畫風,確實是受了趙昌及北宋院體的影響。畫卷上有康熙皇帝題跋,及“天水郡圖書印”、“朝鮮安麓村書畫珍藏印”、“李君實鑒定”,可見此幅錢選花卉歷經趙孟頫、安岐、李日華、康熙、莊嚴鑒藏。
秋瓜圖 設色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精致典雅,與宋代小品畫一脈相承,然而又透出一股書卷氣,即所謂精工之極富有士氣,精致而不艷麗,細膩而不纖巧,作者在追求一種清潤淡雅的畫格。畫家在圖中題詩一首:“金流石爍汗如雨,削入冰盤氣似秋。寫向小窗醒醉目,東陵閑說故秦侯。”表達了一個知識分子對隱逸生活的態度和自己的情懷。錢選的作品中,大多有自己的題詩和跋語,他運用筆墨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又結合詩意來充實畫意,無怪黃公望說“知其詩者乃知其畫”。這種詩、書、畫三者結合的形式,被后來的文人畫家廣泛使用,形成中國繪畫的傳統特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錢選在開創有元一代的畫風上,是起了先驅作用的。從《秋瓜圖》中可看出,其折枝瓜果畫法在寫生基礎上更經過了藝術提煉,刪繁就簡,突出了畫面的意境情趣。這個轉變,除與錢選本人“天機”有關,也與元初花鳥畫漸變簡逸的時代風尚密不可分。
蔬果圖 手卷 設色絹本
題識: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
群芳競秀 手卷 設色絹本
題識:吳興錢選制。陳道復題引首。史鑒、許元復、李廷貴、許永、王世貞題跋。2.雷靜波題簽。
百蝶圖 手卷 紙本
題識:吳興錢選舜舉摹宋徽宗百蝶圖。 鈐印:錢、舜舉
柳汀靈禽 手卷 設色絹本
款識:皇慶二年春日,吳興錢選制。 鈐印:錢選、舜舉
題跋:1.吳松江水似荊溪,柳色山光映酒色,記得孤篷明月夜,鸕鷀灘鶒滿沙堤。丹業柯九思。 鈐印:柯九思、丹業
2.榆柳綠交蔭時語清綿蒹葭風穆穆蓮荇葉田田萬物各有適飲啄得自然披圖契吾意置身義農前。青田劉基題。 鈐印:劉基
尾跋:1.吾卿先輩以學問文章兼通才藝者獨殘先生一人為吾先子之所畏差其才大如海心細如絲即此沙禽水鳥柳岸葭汀每人一見便有涼濮間想非草草下筆者所能及。后學趙麟。鈐印:彥征
2.語云畫鳥不間名孟惟以氣韻生動為主而形似不必論舜舉斯作妙體眾形無不宛似且氣韻生動備其允推上乘。西涯老人跋。鈐印:李東陽印、大學士
3.舜舉為宋鄉貢進士原不端以畫鳴于世而一舉宛則奇幻百出■皓首于新道者亦似弗及此卷于肖中不失古趣勝于銷昂之匆勿矣。松陵沈珣。鈐印:沈珣之印、沈幼軒
藏印:留月軒、佰雅審定、李氏子孫其水永用、陶氏家藏世寶、賜詩堂、定庭有竹齋珍藏圖書、足翁審定、古越柏道人陳旭雅藏、筱石真賞
錦灰堆 手卷 設色絹本
錢選(1239-1299),湖州(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花鳥畫家。字舜舉,號玉潭,又號巽峰,霅川翁,別號清癯老人、川翁、習懶翁等。家有習懶齋。南宋景定間鄉貢進士。博學多藝,精音律之學,工詩,善書畫。善畫人物、山水、花鳥、蔬果、鞍馬等。元初與趙孟頫等稱為“吳興八俊”。他的繪畫注入了文人畫的筆法和意興,表現出一種生拙之趣,自成一體。錢選,在一次醉酒后興起,將當天散落在飯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殘物,如蟹腳、蚌殼、蓮房、雞翎、魚刺等、信手繪制成一幅橫卷,并揮筆題款“錦灰堆”。“錦灰堆”,又名八破圖,也叫“集破”、“集珍”、“打翻字紙簍”等。“錦灰堆”源自中國傳統本身,并受到西方物質文明的一定影響,非常真實的描繪古代文人雅士書房所常見的雜物。具三維視覺藝術特點的寫實畫法。如:古舊字畫、廢舊拓片、青銅器拓片、瓦當拓片、蟲蛀的古書、廢棄的畫稿以及扇面信札等。這些雜物件件呈現破碎、撕裂、火燒、沾污、破舊不堪的形狀,給人以古樸典雅、古色古香、雅氣橫生、耐人尋味的感覺,有人稱之為“非書勝于書、非畫勝于畫”。因此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
有相無相 手卷 設色紙本
題識:世間棄物,余所不棄,筆之于圖,消引日月。因思明物理者,無如老莊,其間榮悴皆本于初,榮則悴,悴則榮,榮悴互為其根,生生不窮,達老莊之旨者,無名公,公既知言,余復何言。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印章、錢選之印、錢氏、舜舉
題跋:(一)有相無相。乙酉三月廿一日,保世題。老莊榮悴,佛家色空,真此卷妙諦也。保世記于海上適廬。鈐印:章保世
(二)朔客板某氏攜吳興錢選畫來謁,曰:“此俗所謂錦灰堆者是也。”披其卷,如鰲鈐、蝦尾、雞翎、蚌殼、筍籜、蓮房,各極像物之妙,列數百十蚼蠓相扶兩撻,未以歸大槐之穴。此一夢境,亦可為花房公子亡軀之警,書以歸其卷,老鐵在玉山高處書。道人。鑒藏印:沿州之印
(三)吳興錢舜舉業精于花果草蟲,其筆意追跡前輩,寓興戲作,殘卉敗葉、斷枝折穗、棄殼墮翎、蚌螺蟻,諸物之形逼其真,可謂得妙染色之法矣。吾鄉老鐵兄既題,伯炎陳君浼仆跋之,以紀一時之玩也。大瀛漁者雁門文質書。鈐印:學古、文謙光印
(四)玉潭生花卉人物山水無一不精妙,宋季畫家能兼眾長者,玉潭而外不多覯也。清代惟華秋岳可與相匹。此卷見稱吳越所見書畫錄,原□我友顏乙所藏,外間摹本,率以染色絹為之,以視真本,如東施效顰,與夷光爭妍耳。世之妄人,其妄乃至于此,可笑也。己巳冬仲保世題。鈐印:適生、云煙供養
(五)玉潭生以棄物為不棄,一一象其物于尺素間,推其用心□,第物我胞與而已,莊子齊物壽殤而夭彭祖,小泰山而大秋毫,意謂藏于密□□合者,無二理也。南柯一夢,忽而榮顯,忽而衰歇,夢回然即非□□何莫不然。此卷所謂錦灰堆者,既灰矣,又名之曰錦,蓋集死枯于片隅,齊死生為一致,寓意之深,與道德南華同其玄妙,讀此卷者可以悟矣。丁丑夏六月長洲章保世再記。鈐印:保世、佩乙
(六)乙酉立春日觀于滬瀆寓廬。武進張仕鋆石儕甫。 鈐印:石儕
(七)錢選舉工書畫,尤善折枝花鳥,故實私與趙子昂等稱為吳興八俊。后子昂被薦登朝,諸人相附宦達。選舉獨淡然置之,以詩畫終其身。嗜酒,酒不醉不畫,絕醉亦不能畫,醺然時是其畫趣。此卷筆力、顏色、紙質相契合,的為真品,同仇廳長購于合肥,丁亥端節贈余名畫多件,余以盛情過重,仍將此卷歸之,同兄其什襲藏之。丁亥夏月李品仙記。鈐印:李氏品仙、鶴齡長壽鑒藏印:佩乙心賞、子孫保之、李振宜印、滄葦、鄭鎣之印、謝氏林村、丹丘生
簽條:宋錢舜舉錦阜圖卷。見吳越所見書□□。己巳冬十月。
花鳥通景屏 設色絹本
人物 四屏 設色絹本
楊貴妃上馬圖 手卷紙本設色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元代繪畫的復古之風早在元初“吳興八俊”之一錢選的作品中已經較為充分地表現出來了,這包括人物服飾、構圖特點、設色及取材等幾個方面。此卷繪唐玄宗與貴妃楊玉環上馬的情形。玄宗騎照夜白,側面望著貴妃,貴妃旁有兩侍女協助。圖中共繪十四人,皆著唐裝,人物身形飽滿,姿態、動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畫細微、生動。衣紋線描工整,連綿轉折,頓挫有力,皆為游絲描。敷色雖艷麗而又雅潔清潤,畫人物不著背景,也是受唐代繪畫的影響所致。
廬仝烹茶圖 設色紙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據傳,該畫描繪了盧仝得好友朝廷諫議大夫孟荀送來的新茶,并當即烹嘗的情景。盧仝是唐代詩人,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家境貧窮仍刻苦讀書,不愿入仕,以好飲茶譽世。這幅盧仝烹茶圖,圖中那頭頂紗帽,身著長袍,儀表高雅悠閑席地而坐的當是盧仝。觀其神態姿勢,似在指點侍者如何烹茶,一侍者著紅衣,手持紈扇,正蹲在地上給茶爐扇風,另一侍者旁立,其態甚恭,似送新茶來的差役。畫面上芭蕉、湖石點綴,環境幽靜可人,表現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蹴鞠圖 上海博物館藏
淵明扶醉圖 絹本 水墨設色
款識:貴賤造之者,有醉輒設。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君且去。”吳興錢選舜舉。印鑒:舜舉、錢選之印
《淵明扶醉圖》當是淵明故事組畫中的一段。后世丁云鵬嘗臨此全稿,尚存世間。選流連詩酒,作畫時酒不醉不能畫,絕醉亦不可畫,唯半醉半醒之間,醺醺然,心手調和,物我俱忘,始得其趣。此圖亦寓有夫子自道之意,故為古今陶潛醉酒圖中,最能表現其醉態之佳作。圖寫陶淵明酒醉辭客。淵明頭綰雙丫,袒胸露腹,醉意朦朧,右手據竹榻,身姿欲墜;左手萎鈍,作辭客狀;一客揖別,一客欲行還顧;袟甕俱空,杯盤狼藉。題款語出自《宋書·陶潛傳》。此圖具閻立本、李龍眠筆意,書法雅拙而流暢,當為中歲之筆。
貨郎圖 鏡心 絹本
時苗留犢圖
洪崖先生像 手卷 設色紙本
西旅獻獒圖 手卷 設色紙本
款識:唐宰相閻立本作西旅獻獒圖傳于世。余早年留毗山石屋得其本。轉瞬四十年。再為之。則老境篥篥矣。吳興錢選舜舉。
摹閻立德西旅進獒
對奕圖 手卷 絹本
明妃臥琴圖 手卷 設色絹本
款識:舜舉錢選仿周昉筆。
引首:錢舜舉舉昭君圖,葛民題。
鵝峰叟題跋:(文不錄)印文:竹牖(朱白文)、林□之章(朱文)
法眼永真題跋:(事不錄)、法眼(法眼)
石勒問道圖 手卷
觀鵝圖 手卷 設色紙本
村郊放牧圖 手卷 設色紙本
款識:吳興錢選舜舉。鈐印:舜舉
引首:村郊放牧圖。查繼佐。 鈴印:查繼佐印、修竹廬居士 鑒賞印:華亭劉氏家藏、蕉林鑒定、星父鑒賞、寒碧莊
尾跋:1.昔宣王考牧于阿于池九十……戊甲谷雨節獲觀霅溪翁放牧圖因題。金幼孜。 鈐印:金幼孜印
2. 新安程季白蓄錢玉潭村郊放牧圖……天啟丙寅仲春三日,貞吉朱多炡。 鈐印:朱貞吉印
3. 筆墨蒼潤、古意盎然。戊子拜觀錢選牧牛卷的為眼福,徐子久于京華。鈐印:徐子久印、六十歲后學書、墨中游
宮姬戲嬰圖 手卷 設色紙本
題識:殿閣森森氣自清,不知人世有蓬瀛。日長無事宮中樂,閑馬請姬伴戲嬰。吳興錢選舜舉。 鈐印:舜舉(朱文)
鑒藏印:退密(朱文)、李(朱文)、項叔子(白文)、項子京家珍藏(朱文)、虔朗齋(朱文)、墨林項季子章(白文)、子孫世昌(白文)、肖形(朱文)、墨林堂(白文)、子京父印(朱文)、惠泉山樵(白文)、元汴(朱文)、項墨林父秘籍之印(朱文)、項墨林鑒賞章(白文)、墨林嫩叟(白文)、平生真賞(朱文)、子京珍秘(朱文)、墨林秘玩(朱文)、寄傲(朱文)、子京(朱文)、項元汴印(朱文兩次)、博雅堂珍藏印(朱文)、墨林(騎縫朱文)、子孫永保(白文)、桃花源里人家(朱文)、鴛鴦湖長(白文)
題跋:1.彩扇夙生月殿秋,內家新樣玉搔頭。侍兒折得寶花看,嬌雛不自由。伯恭。 鈐印:林氏白恭(白文)
2.小殿南董扇影涼,鳳雛嬌語侍新妝。手中折得男草,雨露深恩到堂。林博庸。
3.金屋春閑漏遲,寧王玉籧罷愁吹。嬰兒還自可人意,索乳看花嬌更癡。匡山李潤。 鈐印:李士玉(朱文)
4.日長別院停針線,瑜珥瑤環引一雙。風靜綠蕉交燕尾,新涼分得到紗窗。王渙。
5.玉房梳掃鏡才離,殿角叢蕉日影移。采得合歡將插髻,且隨侍女馬兒嬉。康熙乙亥清和題。鈐印:高士奇印(白文)、澹人(朱文)
6.宋錢舜舉戲嬰圖卷。紙本高七寸,余長三尺。人物學周文矩,一美人翠鈿衣緋,抱幾坐杌上,左手執花枝,兒作攀躍狀,一玉環執紈扇,侍立柄長齊身傍。設綠蕉墨石。后系一詩通有項氏藏印乂字號。右錄高江邨銷夏錄一節。嘉慶辛未秋日,婺源程世俊。鈐印:世(朱文)、俊(朱文)
錢選的人物畫有《西湖吟趣圖》卷、《王羲之觀鵝圖》卷等傳世。除了表現古代圣賢高士題材的繪畫,錢選也有一些表現宮廷生活場景的圖卷流傳于世間。《宮姬戲嬰圖》卷就是錢氏這一題材的作品。
此卷畫面簡潔,一婦人抱一嬰兒坐于方凳之上,一手持花枝。一仕女手拿大扇立于芭蕉旁邊。人物衣紋若游絲,筆法細勁,人物形象生動可人。全圖設色淡雅,精巧工致中不失生拙秀逸之氣。充分體現出錢選人物畫所表現出的文人意興。畫后有錢選楷書自題七絕一首。此圖流傳有序,著錄甚多。最早的見于明代郁逢慶《書畫題跋記》卷六之中。郁逢慶,字叔遇,別號水西道人,浙江嘉興人。約在明萬歷元年至三年(1573-1575)間生,崇禎十三年至十五年(1640-1642)卒,終年六十余歲。家傳典籍甚多,庋藏書畫,少習制藝,為府學諸生,鄉試屢不成功,萬歷末得補貢生。曾游南北名公墓,飽覽諸家所藏書畫。崇禎初歸故里,潛心著書,有《書畫題跋記》傳世。
信國公遺像圖 立軸絹本
題識:信國公遺像。公之正氣充塞四維,公之節義金石爭奇。鐵骨冰魂可方其姿,遙遙墨胎一源同歸。吳興錢選畫并題。鈐印:舜舉、錢選
鑒藏印:玄宰、昌、虞沅印、瀚之、慈竹齋書畫印、梁私印、眉公鑒賞之印、項叔子、崖云玩珍、石庵鑒賞、方綱審定、云房家藏、石氏珍藏、柳氏省龕家藏、益華老人珍藏書畫印
董其昌、虞沅題跋。
羲之愛鵝 立軸 設色絹本
嬰戲圖 鏡心 設色絹本
題識:殿閣森森氣自清,不知人世有蓬瀛。日長無事宮中樂,閑與諸姬伴戲嬰。吳興錢選舜舉畫并題。
深山樓閣 設色絹本 山水 立軸
款識:清癯老人錢選。鈐印:錢選
賞畫圖 設色絹本 琵琶仕女 立軸 設色絹本
歲朝圖 設色絹本 山水 立軸 絹本設色
賢母圖 立軸 絹本設色
此圖人物刻畫精細生動,色彩艷麗脫俗,造型雍容華貴。
西湖呤趣圖
煙江待渡圖
秋江待渡圖
圖中描繪遼闊江天、霜染草木,一人于江邊等待渡船,遠處白云悠悠任舒卷,天光云影共徘徊。湖水清澈如鏡,澄碧若玉,寧靜遼遠,漪明韻逸。明亮純澄的湖水中,一葉扁舟輕系,輕盈地泊在水面,似乎正待渡遠方。而遠方的天際線處,兩排綠樹似淡掃的娥眉,輕漾的水波漣漪微瀾,不禁讓人想起“入鬢秋波常似笑”的詩句來。
此圖卷雖為金碧重彩,但花青、赭石中加入少許淡墨,使畫面淡雅清麗,書卷氣十足,本幅后有作者自題詩一首:“山色空翠欲流,長江浸□一天秋,茅茨落日寒煙外,久立行人待渡舟。”體現了文人清士幽棲的澹泊境界。錢氏詩、書、畫三絕之譽,概見于本卷。款署“吳興錢選舜舉畫并題”,下鈐“舜舉印章”、“錢選之印”等三方印。畫卷引首有清高宗弘歷題“秋江待渡”四字;卷后有胡惟仁、朱庸等十七家題記或題詩。曾經清人梁清標及清內府收藏,《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等書著錄。另有乾隆題詩一首,及陳定、高士奇、安岐及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20方。尾紙有胡惟庸、朱庸、胡敦、烏斯道、陳琳、高士奇等十六家題詩,印52方。
桃源圖 手卷 設色紙本
款識:桃花源詩并序。晉陶淵明述。桃源行。唐王摩潔。 鈐印:僧伊園蓭(白)、我師古人(白)
題簽:錢選桃源圖卷。印鑒:小如庵秘籍(朱)、見昜圖書(朱)、明善堂珍藏書畫印記(朱)、怡親王寶(朱)、舜舉(朱)、錢選之印(朱)、任齋銘心之品(朱)
題跋:右吳興錢舜舉所畫武陵桃源圖一通。乃吾友文穆居學軒之清玩也。文穆考晉陶元亮、唐王摩詰、宋王介甫、元虞伯生四家之詩,又征僧永康真書、僧圓伊隸、崔彥暉篆經山之庵。祥公行草次書于圓之傍來請評之。余謂陶公天趣高妙,王丞材致雅尚,介甫直不過傷懷往昔而已。且伯生脫略前人習語,寓意言表,使人有一倡三嘆。以此觀之,亦皆古今之杰作也。但康書尤循趙雪松,軌轍伊之隸拙而拘。崔君之篆多存古意,而祥公筆法欲自成一家。其用心亦良苦矣。以四人之所長,即求之當代寔未易得然。文穆好事之志,又豈倫比,尋常綺紈玉食之子弟,良可嘉巳。故余述迂見于此。文穆以為如何?洪武戊辰十月三日,嚴陵金冕識于容容閣中。鈐印:金般之(白)、醉素(白)、乩古之原(白)、青花軒(朱)
跋文:余友徐文穆甫好古博雅之士也。一日得錢舜舉所畫桃源圖。見其丹青神妙,意趣高遠之心,甚樂之。乃裝潢成卷,摘取古人杰作,自晉陶淵明始,詩文凡四章。次第朝代俾一時能書者,各以楷草篆隸之長,書而錄之。緬想古人既不可見,今之人亦不易得。蓋將珍藏什襲,永以為好。卷既成,偶觀濂洛風雅,復得宋五峰胡先生之詩。持以示余,且曰:“桃源之事,時在晉也。淵明之文,亦晉人也。事之于人,去世未遠,而公以其紀偽非真,果何如邪?”余因復之曰:“桃源之名,以地志考之,若武陵之縣,鼎州之洞則固有之。而神仙境界之跡,未聞有得焉者。”大抵神仙家多以幻怪為奇,或能神其術者,不過恍惚。一時之間,得之若夢寐,然使之自悟爾。豈山川靈異而人不可踐邪。使寔有其跡,人咸高蹈遠舉,長住不來,不復知有君臣父子夫婦長幼之倫矣。所以唐虞三代之世人皆耕田而飲,鑿井而食,含哺鼓腹,而樂于帝力何有之天。四海之內皆桃源也。烏得有此異聞焉。以故五峰先生之論,觀陶之文似若泥乎事之真味。其詩則知其窘于末代托意斯文者足矣。嗚呼。千載之上。非桃源不足以表淵明之高,千載之下,非文五峰不足以表淵明之志。正君子之心,解后人之惑。宜其繼比于雅頌,誠有功于名教者。是不可以不書也。余故不辭筆札之陋習,不以朝代后先。謹錄其詩于卷末而復識諸下方。且以見文穆甫好古之篤云。洪武廿六年,歲在癸酉夏六月既望,同里王驥在龍江清華軒書。鈐印:王驥(朱)、王氏致遠之文(白)
款識:桃源冊。皇甫暕。 鈐印:錢唐(白)、皇甫彥昭(白)
款識:桃源冊。宋王介甫。 鈐印:清遠軒(白)
款識:桃源圖。蜀郡虞伯生撰。 鈐印:陸樹聲鑒賞章(白)
款識:一月諸王再入秦,當時無地不秦民。只知徐福求仙去,不道桃源更有人。春色年年暗里催,桃花處處逐春開。桃源只在人間世,何事漁郎不復來。尋真亦可躡丹梯,何得桃源路獨迷。世上元無問津者,非關桃李不成蹊。萬歷庚子秋,偶閱桃源圖,什漫書舊作三絕聊用續,長洲張鳳翼識。鈐印:張伯起氏(白)、身齊逸民名綴下士(朱)
跋文:舊藏有錢玉潭所畫柴桑翁像,后有鮮于文肅書歸來辭為袁忠徹高澹人故物。最所心賞者。去冬因吾匋師歸里追述先志在翠微山筑,歸來。為棲隱計敬謹送之。今檢匣中尚有此桃源圖卷,亦系錢筆,明人題識,并精特獻于著席,所謂合之則雙美也。庚戌冬日。完顏景賢拜記。鈐印:虞軒(朱)
跋文:此圖右下角完顏景賢之小如庵秘籍朱文印,之下怡邸朱文明善堂珍藏圖書印記。印之右一方,印名張純修之見陽圖書四字朱文印,見字已模糊不辨。純修字子安,號見陽,書法晉唐,兼善圖章,畫得北苑南宮之沈都,云林之逸談。蓋其收藏富而多所取資也。今世元明名跡往往有子安所藏記白文、見陽子珍藏記朱文、見陽圖書朱文等印。可見收藏正富也。更工詞翰。嘗于康熙三十年刻其友納蘭客若飲水詩詞,集于揚州為藝林勝事。又嘗作楝亭夜話圖卷,并賦詩以紀其與施潯、江世綸、曹楝亭寅三人秉燭論心之事,一時唱和甚盛。曹詩有“家家爭唱飲水詞,那蘭心事幾曾知?”之句,尤為盛慨。蓋見陽乃清初一名士,而重氣意者也。任齋乃完顏景賢字檏孫之號也。金冕字服之,醉素其軒名也。蓋亦元季博雅好古之士。其所藏黃山谷唐賢詩翰卷。金粟道人顧瑛為之題卷。在五年內四易其主。范致大始于云西翁處見之,后見于南邨草堂,又見于環中老人處,終舊于醉素軒。金粟題時在至正二十二年,及四明山人包彥孝題時則在洪武戊辰,與醉素題此卷時同年。故金冕實與曹知白、顧阿瑛、陶宗儀、鮑恂輩為同時人,至明初猶在也。杭州志與錢塘志但載崔彥輔,一作彥輝,亦作彥暉,字遵暉,號云林生,錢塘人。與王蒙俱吳興趙氏甥。隱居賣蘭,善篆隸詞賦,畫亦超詣。案王叔明曾作云林小隱圖。系以長篇云林辭,手書以贈彥暉。僧泐季潭為署云林二隸書。前首自元迄洪武十五年為詞賦詩歌者凡廿七人。如始豐徐一夔、眉山蘇伯衡、山陰王裕、檇李鮑恂、桐江俞和、詣安錢宰皆一時佳士,而徐一夔云林小隱記記彥峰生平最詳。今節其與曰錢唐崔氏,世居阛阓中,閭閻比車真,人馬雜沓。至彥暉氏有奐塵之思,不增處也,謀夫此而它焉。彥暉之外家,蓋吳興趙氏德來霅上見虛上諸止干青云而耀白日,恒欲深隱其有,而未得其勝一日,屬自開之麓,猶夷謂谷之間五六里許。前見大壑杉櫧楷桂大禾森立枝柯。想繆時新雨霽宿云未盡領木末,上穿云氣如蛟螭騰起,而與云會壑為畫陰。彥暉躊躇不夫,嘆曰:此不足以居我耶。遂具材木作屋三四楹挈妻拏往居焉。治畬種稻,藝圃種蔬,鑿池種魚,以自繪晦。則取古人之書,閱三數行,又嗜篆籀,或取斯冰篆法作蜾匾書,已復山中野服。逍遙乎穹林之下,仰觀乎其來也,無心云去也。無跡悠悠。然若與為忘形交者,遂自號曰云林小隱,其意以為大隱在朝市,吾以非才,姑處其小者耳。今云林小隱既在弁山之麓,則董香光所定為天下第一,王叔明畫之青弁隱居圖,得母并為彥暉作耶。蓋叔明之于彥暉以姻?而氣味相投也,石渠寶笈三篇收彥暉溪山煙靄沒色山水一幅,作于至正二年,尚署彥輔,于或其早年之作此卷,篆書荊公詩,乃所擅長。當書于洪武年間,蓋其老年之筆矣。虎林王驥,字致遠,當其冠字。宋學士濂致祝辭十二章,其第九章曰:生游藝府逸思起群,剪水為衣臾制霞作文,亦既應書名達。帝宸十章曰:侍經藩王出入禁籞宮袍,時須太官致餼寵錫之隆,揆古無愧。其聲華之茂,從可見矣。皇甫暕,錢塘人。江邨銷夏錄所著馬麟蝶戲長春卷有其二絕句。尚題在宋景濂、陳嗣初之前,其人與世可知也。云林全集末卷收有祥止庵二絕句。一題云林枯木寒藤云:竹洲藤岸思依依,問卻秋風小釣磯。野小正辛寒樹老,眼中難見辟鳥鵜飛。一題疏林遠岫圖云:東海東吳兩故人,別來二十四番春。而今遠岫疏林外,一抹殘陽一老身。黃鶴山樵畫亦嘗題之。其書趙松雪飲馬圖卷引首飲馬圖三字,為篆書款。隸書可知止庵,固元季以詩翰名家之高僧而逰于多士間也。明季詹東圖玄覽篇著亦其書曰:元僧止庵草書紙寫二長條,皆如新。一書孟浩然春曉絕句,瘦勁棱棱清氣。一帶行書唐律乃佼雅而腴原豐人。叔家物其見重于名家如此。姚廣孝有祥老草書歌云:祥師只今為臣擘,上與閑素爭山贊山元。錢塘山水甲天下。秀氣毓子為奎檀。十年不出筆成冢,中山老兔愁難安。晴窗小試烏玉玦雙龍隨手掀波瀾。昨將一紙遠寄我,天孫織錦千花攢。愿師勿置鐵門限,從他需索來熱官。縉紳相與嘆莫及,便欲奪去加巾冠。然則止庵之草書固妙冠一世者矣。詩有桐嶼集靜志居詩話,止庵詩原出東野,意主崛奇而能斂才就格云。洪武中尤住持經山。其諱德祥,字麟洲,止庵其號也。
蘭亭集賢圖卷
頌壽圖 手卷 設色絹本
人物 手卷 設色絹本
款識:至正二年秋日,吳興錢選制。
金谷園圖 手卷 設色絹本
款識:錢選制。 印鑒:巽峰
終南歸妹圖 手卷 絹本
引首:終南歸妹圖。庚申冬至后一日,曾熙題。 鈐印:曾熙之印
款識:云溪翁錢選舜舉畫。 鈐印:舜舉
尾跋:1.老馗怒目髯……正二十二年冬玉山顧瑛。 鈐印:鶴林小隱
2.長嘯……夢遷向山南丙夜游。貫云石。 鈐印:缶歌館
3.宋之季年淮陰龔翠巖……惟舜舉稱獨步也。金華柳貫題。 鈐印:柳氏道傳
4.何處張……至正二十四年春既望華亭,顧祿。 鈐印:詠風堂
5.右元顧阿瑛貫酸齋柳道傳顧謹中四家真跡題……己未四月朔日長沙程頌萬記于漢上。 鈐印:頌萬審定、程子大
6.顧瑛別名德輝昆山人……同日頌萬又記。 鈐印:十發翁
收藏印:鴻滄鑒藏、逯禪眼福、逯昌、清森閣書畫印、范揚叟鴻滄花甲后之章、蔣蘭英印
鬼趣圖 手卷 設色絹本
題識:吳興錢選制。 鈐印:錢選
群仙過海圖 手卷 設色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