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螞蟻金服將把更多直接服務商家的空間和機會留給ISV、開發者等生態伙伴,其自身BD(業務拓展)人員則將全面轉型成為生態支持專家。
此外,螞蟻金服還推出了“生態合伙人”計劃,未來將從市場、技術、組織文化和管理、融資等全方面助力生態伙伴的成長,生態合伙人還將代表ISV、開發者參與螞蟻金服行業發展及開放政策的制定。
程龍介紹,螞蟻金服開放平臺每年將優選行業中有影響力、具備良好創新能力的ISV公司創始人或開發者成為“生態合伙人”,數量不做硬性限制。 2018 年的合伙人招募將于 3 月初啟動,并在五月份正式公布評選結果。
據官方數據,截至 2017 年年底,支付寶全國實名用戶已經達到了5. 2 億。
在巨大用戶紅利的吸引下,眾多支付寶商家爭相進入到這個生態系統中。截至 2017 年底,螞蟻金服服務的商家總數已經超過 4000 萬,是年初的 4 倍;開放生態的活躍服務商超過1. 7 萬家,是年初的1. 7 倍;開放接口達 1500 個以上,是年初的1. 5 倍;API日調用超過了 9 億,增長了 3 億。
其實從“螞蟻開放日·深圳站”活動現場臨時搭建的展廳就能窺見一斑。從無人值守貨柜、無感支付停車場、共享充電寶,到移動智慧醫院、智慧餐廳,螞蟻金服核心能力滲透的場景幾乎已經覆蓋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此背景下,螞蟻金服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到底是出于怎樣的考量呢?又將催生怎樣的互聯網+生態呢?我們不妨簡單回顧一下螞蟻金服一路走來,開放政策和力度的變遷。
其實早在支付寶時期,螞蟻金服的開放基因就已經奠定了基礎。上海聯空網絡、深圳捷順科技等重要ISV都是在 2014 年 10 月螞蟻金服正式組建之前就已經接入了支付寶的移動支付能力。
那時候“互聯網+”的世界才混沌初開,絕大多數廠商還缺乏互聯網運營的意識。剛剛“睜眼看世界”的螞蟻金服憑借超前的意識,已經察覺到了互聯網+傳統行業所產生的顛覆效應。
那是螞蟻金服的BD人員沖在最前線的歲月,他們因此獲得了“BD能力強、運營能力強”的評價。彼時,他們需要通過不斷與各個行業接觸和碰撞,摸索出互聯網技術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點。
“沖在前面的螞蟻金服帶動了我們對互聯網的感知,讓我們意識到原來互聯網可以滲透到這么多的領域,有這么多的玩法。我在醫療IT行業做了十幾年,之前是不知道的。”聯空網絡創始人況華回憶起最初和螞蟻金服合作時說道。
在當時的傳統廠商看來,“互聯網”是一個非常高大上的詞匯,和螞蟻金服合作甚至會有一種“受寵若驚”感覺。而對于螞蟻金服來說,一方面技術層面的對接是首要的,線下企業的訴求只能放在第二位;另一方面,經驗的局限也導致它無法更深入地服務于線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