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胎兒,雖然還沒有問世,但他已活躍在腹中,別看他孕育在娘胎里,可從來也不是一個消極者,而時刻都在顯示他新生命的活力。胎兒3個月時,他的器官系統便開始工作了,有時把羊水吞進肺里;再吐出來。有時還做出各種特殊的反應:他的腿、腳、拇指和頭部都會動;他的小嘴會張開、閉上或吞咽;刺激他的眼瞼,他就把眼睛瞇起來;碰了他的小手,他便會握緊拳頭;若是碰碰他的小腳丫,他便把腳趾張開成扇形。這些能力就是先天性反射,可以保留到出生后幾個月才消失。
胎動有三種類型:懷孕6個月開始劇烈地踢腳或沖撞;產前3個月左右緩慢地蠕動或扭動;第三種是猛烈的痙攣式的胎動。胎兒活動的情況能預料到出后第一年的能力。胎動強的孩子出生后6個月動作發展也快。據說在娘肚子里亂踢亂鬧的孩子,出生后也準是個“小淘氣”。此外,胎兒受到某種刺激,也會出現胎動,同孕婦一起談論,她們會說出許多生動有趣的瑣事,證明胎兒對某種刺激有動作反應。比如母親是打字員的,當打字時,胎動增加,鬧得母親心神不安,影響工作情緒。胎兒聽到拍打木板的聲音,也隨之轉動。如在母親腹部附近敲鈴,鈴聲也會引起胎兒活動。此外,胎動可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妊娠月份、測定時間、羊水多少、孕婦的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以及用藥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孕婦在懷孕28周至38周時,是胎兒胎動最活躍的時期。臨近足月生產前,由于胎頭下降至骨盆,胎動次數則常常減少,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胎動次數的多少、快慢、強弱等,常表示著胎兒的安危,因此,人們把胎動稱為胎兒安危的標志。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胎兒在子宮內發育健全。小生命在子宮內愉快地生存著。平常孕婦在懷孕18~20周時,孕婦可以自己感覺到胎動。據婦產科專家觀測,正常明顯胎動不少于每小時3~5次;12小時明顯胎動次數約30~40次以上。但由于胎兒個體差異不同,有的胎兒在12小時內胎動次數可達100次以上。但只要胎動有規律,有節奏,變化不大,都說明胎兒發育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