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稽查第一槍已經打響,地稅已經針對企業的個稅風險已經展開數據分析比對,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其實,針對個稅這一塊每一家都會存在問題,這些問題既可以是人為的避稅或者偷稅,也有是因為對個稅的納稅事項太多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大數據稽查盯上個稅了!
針對外籍個人稅務稽查的案源選取,北京市地稅局第五稽查局通過內外部數據分析比對,逐步建立了外企代表處個稅扣繳異常預警、外籍個人八項補貼稅收優惠政策執行異常預警等模型,通過稅收數據挖掘同行業同類別企業中外籍個人繳納稅款的平均數據和減免稅幅度,將企業實際入庫額與上述平均值進行比對,差異化超過一定比例的作為高風險點予以預警。稅收數據分析的稽查思維處理,使后臺數據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稽查線索,為稽查案源的選取和挖掘奠定了基礎。
其實通過北京地稅大數據稽查案例,還是看出這幾年稅務稽查新的思路和變化!
稅務稽查更多的用數據分析。
金稅三期大數據系統上線之后,稅務為了提高稅務稽查的精準度,稅務更專注于使用大數據系統,這個時候如果發現異常的話,無論大小企業都要接受檢查!
建立同行業個稅稅負率模型!
有了數據,就可以建模,現在稅務掌握大數據之后,就可以統計出每個行業的稅負率,如果低于設定的預警值,就可能存在偷稅的問題。
稅務在向這些企業亮劍!
1.工商登記員工人數與實際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人數不匹配。
2018年工商總局和稅務總局聯合發文,以后員工人數和核算方式這2個部門要同步的。
如果申報的人數,對不上,后果很嚴重!
2.節日福利必須并入工資繳納個稅。
這是最近1-2年地稅稽查最普遍的戰利品,只要一查一家企業,就會發現這家企業存在節日福利沒有并入工資繳納個稅。
這個防不勝防啊,如果擔心,就自己直接給員工扣稅。如果膽子大,隨他去吧!
3.股東借款長期未還補繳個稅!
這個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但是現在稅務稽查的時候,一般會去這個科目找點線索。平時記賬的時候,年末最好清一下其他應收款,少去找麻煩。
4.應付股利科目是個坑!
現在從國家層面就在嚴查高凈值人員的偷漏個稅的情況,如果你們應付股利科目存在金額,很容易成為稽查的把柄。上個月還是100萬的應付股利,為什么這個月才80萬了,那20萬是否如實上稅,這種情況都會隨便被監控。
5.股權發生變更未去交稅。
隨著各部門信息共享之后,只要你們股權發生變更了,稅務那邊就會提醒你們有個稅風險。所以這個時候,你們的任何和股權轉讓有關的動靜,隨時在掌握中。不交稅,就是不給你變更稅務信息。
6.個稅與社保大比對。
地稅全面接管社保征收工作,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其實根據目前的社保的管控力度,大多數企業擔心的不是個稅,可能擔心社保沒有按照實際工資繳納。
7.全員零申報!
這種情況對大數據分析而言,絕對是一個異常。試想一家企業沒有一個員工工資超過3500,這得是什么樣的企業?而且還是全員零申報!
8.兩處取得工資監控
之前很多企業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進行申報,張三的工資10000,分成3個人發放,就一分錢都不用繳納了,現在金稅三期之后,將員工身份證號碼多處取得工資進行監控,發現一起,帶出一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