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確山縣上期期中九年級語文
總體
評述
(一)命題指導思想與理念
試卷命題面向中考,全面考查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試卷命題有利于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感,發展思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二)試卷結構
本次期中試卷與中考試卷一致,設“積累與運用”、“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作文”四大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四個大題的分值與比例分別為:27分,占21.6%;26分,占21.6%;17分,占14.5%;50分,占41.7%。從分值和比例上看,“古詩文閱讀”比重有所增加。
(三)試題分析
試卷重視對基本能力的考查,試題選用在材料緊切時代的脈搏。如第8題“網絡安全”,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意識。注重知識的覆蓋面,題量適中,難度適中,梯度設計科學,便于學生發揮創造性能力。題型以主觀題為主,客觀選擇題所含比例少,著重考查學生語言文化的積累和對語言的理解、感悟與表達。注重積累,體現在語文基礎知識的考查,包括常用字的讀音、字體,古詩文的默寫,名著閱讀等。語言表達與運用方面的試題材料的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現代文閱讀試題選材兼顧記敘文、說明文,強調整體感知,著眼語言品味,彰顯個性解讀,注重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 的考查,從詞句的理解、內容概括到文章分析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古詩文閱讀試題著重考查學生對重要詞語句子的理解,對內容的理解、分析、概括的能力。作文淡化審題,強調真情實感,著重考查學生正確運用語言表達情感的能力和基本寫作能力,有利于學生 發揮特長,彰顯個性。
(四)考點分析
(1)積累與運用
包括1-6題,共27分。第1、2題是針對字音、字形考查;第3題是古詩文默寫,題型分為兩種,一是記憶性默寫7分,二是理解性默寫2分;第4題考查名著閱讀,出自《語文課程標準》所附名著,著重考查真實的閱讀情況和概括能力。第5題考查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句子排序。第6題考查綜合實踐活動,所選材料貼近生活,考查學生探究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
(2)現代文閱讀
共兩個,記敘文和說明文各一篇。第7-10題是記敘文《人間好時節》,考查內容在提取和概括、題目的含義、積累拓展與遷移能力。第11-14題是說明文《食物如何防水》,考查內容的概括、說明方法的判斷和作用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兩種風格、遷移能力。特別說明第10題,用古詩詞來理解文意,拓展,既考查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的積累能力,表達能力;題型新穎,考查面廣,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豐富內涵。
(3)古詩文閱讀
共17分,分別由文言文和古詩文為材料。文言文是課內名篇《岳陽樓記》重點段節選和課外《孟子·梁惠王下》節選的對比閱讀。課內文言文是對課外文言文思想內涵的進一步發展。第15-16題從文言詞語理解、辨析、句子翻譯和內容理解上考查。第19-20題是對古詩詞《相見歡》的欣賞,從練字和理解能力上考查。
(4)作文
二選一,第一個題目是半命題《忘不了 》,強調“忘不了”隱含不同的人稱,是對往事在回憶,適于寫記敘文,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強調自己獨特的感悟和個性的彰顯。第二個題目是命題作文,題目是《正確對待自己》,所給材料有助于打開思路,適合議論文寫作,題目已給出觀點,降低了審題的難度。
1、學生基礎不牢,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第1.2題對字音、字形的考查。第3題對古詩文默寫的考查,錯誤多。第15、16、17題不理解題意。
2、缺少分析概括能力
如第6題“探究緣由”,現代文閱讀第7、8題和第11題,學生不會把握要點,缺少概括能力。
3、平時積累貧乏
第4題名著,從學生答題看,學生讀得粗糙或就沒讀,第10題古詩詞的積累和靈活運用欠缺,且沒有聯系能力。
4、文體知識概念不名確
說明文閱讀第12題,從學生答題看,學生對說明方法類型判斷不清,不明白其作用,與修辭方法混淆,第13題不明白說明文語言的風格和特點。
5、答案書寫不規范
第12、13題答題格式不正確,不規范,失分嚴重。
6、審題不認真、不細心、不準確
第6題“提出措施”一題的要求中,括號里是“每項限8個字”,可大部分考生的答案不是多于8個字就是少于8個字。第13題“請結合第6段內容分別作具體分析”,沒抓住題中“結合”與“分別”兩個詞語的限制,致使答題不規范、不完整而有疏漏。
7、書寫潦草,涂畫嚴重
尤其表現在作文上,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整體成績。
1、多培養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加強不同題型的訓練和審題的訓練。
3、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4、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和積累。
5、加強學生“寫”的要求與訓練,包括古詩文的默寫與作文訓練。
余永海:學好語文讀為先 教好語文由寫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