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九的朋友圈,被一部“高糖”的劇刷屏了。
沒錯,就是《親愛的,熱愛的》
呵,又想騙我談戀愛
小九緊跟大伙兒步伐看了一會兒,
被甜得嗷嗷叫!
幾度嘴邊嘗到酸味,
用手一摸才知道
自己忍不住流下了
檸檬精的眼淚——檸檬汁。
這劇啊,刷著刷著,小九也看到了這么一個片段:
李現扮演的韓商言在安慰隊員時,被隊員吐槽了。
《親愛的,熱愛的》截圖
這里是隊員吐槽:“糖有什么好吃的,也不怕得糖尿病,糖尿病如果不進行治療的話,會引發許多并發癥,一般輕微的會引發視力模糊,頭痛,傷口愈合緩慢及皮膚癢,嚴重點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以及視網膜病變等,你可得注意啊“
作為一個搞健康科普的,不免被朋友問了:經常吃糖真的會糖尿病?少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了嗎?
有些“誤區”看似無關緊要,不說清楚,操心的小九怕它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習慣。
“糖尿病”里有“糖”字,確實很容易讓人覺得“多吃糖,會得糖尿病”。
雖然不希望你們吃太多糖,但是也必須要說:
多吃糖,并不一定會得糖尿病。它們其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
其實要說”糖“,我們飲食中的米飯、饅頭、面條、面包、餅干、山芋、南瓜等都在“糖”的范疇。
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會分解為單糖,而多糖的主要成分為葡萄糖,葡萄糖可以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事情的關鍵,在于咱們身體里,有一個“血糖控制系統”。
當食物進入人體時,糖會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會進入血液變成血糖。血糖升高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從而降低血糖濃度。
而當這個血糖控制系統出現故障時,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并保持在較高水平,才成為糖尿病。
所以問題的核心,是我們不能讓這個系統“失靈”。
由于大家覺得“多吃糖,容易得糖尿病”,隨之而來的是,有人覺得“少吃糖,就不容易得糖尿病了”。
這是非常不妙的。
不要覺得自己平時不愛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了,就使勁“作”。小九就見過不少人,得了糖尿病之后哀嘆道:
“我不愛吃糖啊,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截圖:39問醫生
小九也趁機來說說,如何躲避糖尿病,不讓“系統”失靈。
其實啊,糖尿病和遺傳因素、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年齡和不健康生活模式和飲食習慣等因素有比較大的關系。
1.遺傳:具有家族聚焦性特點;
2.年齡:45歲以上的人群,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3.不合理膳食:飲食中高脂肪、膽固醇飲食破壞了胰島素的生成,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4.肥胖或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5.妊娠期:妊娠糖尿病或生產過巨大兒;
6.運動少:缺乏活動,久坐少動容易造成極其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
小九提醒你,長期吸煙的人群也是糖尿病發病高危人群。
高血壓也是影響糖尿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
不合理用藥也可以引起2型糖尿病,常見會引起2型糖尿病的藥物包括噻嗪類利尿劑、類固醇類藥物。
此外,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的人群,也有較高的糖尿病分風險。這是因為精神長期高度緊張,會造成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從而引起血糖、血壓持續增高,影響胰島功能而增加糖尿病疾病的風險。
如果是從這點來看,大忙人韓商言確實有得糖尿病的風險……
所以啦,如果韓商言有了健康知識,他大可以酷炫狂拽地“回懟”:
吃糖多,和糖尿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糖尿病的并發癥多是真的,了解怎么躲開它的正確方式,更重要。你們平時這個作息飲食習慣,才應該BALABALAB……
咳咳,反正呢,想要躲避糖尿病,得從多方面下手。別等真的生病了才知道——賊難受!
對于遺傳、社會環境、年齡這些糖尿病高危因素,我們可能無力改變,但是對于不健康生活模式、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我們是可以進行糾正,從而躲避糖尿病的。
還等什么,一起從平時的“躲避”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