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從來沒想在汽車史上留個名
他們永遠都和實體經濟保持著曖昧的距離
美國當地時間1月8日下午,拉斯維加斯的天空略顯陰沉。距離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開幕只有不到一天時間。如果說,去年人們為最新款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所驚嘆,那么今年人們的目光早已被賈躍亭口中“4個輪子+1塊屏幕”的互聯網汽車鎖定。
百度搶先發布了自動駕駛開放平臺——Apollo2.0版本,還煞有介事地邀請了百度員工、媒體記者參加了L3和L4兩款自動駕駛汽車的試乘。據網易科技報道,試乘結束后,一向高冷的百度 Apollo 平臺研發負責人王京傲甚至主動詢問記者,“你剛剛試乘感覺怎么樣?”
名如其車,早期接受過騰訊投資、流淌著騰訊血液的互聯網汽車品牌——拜騰,也攜其首款電動SUV概念車進行了全球首秀。在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中,拜騰創始人戴雷身著黑色西服,白色長褲,站在概念車前方侃侃而談。
周刊君曾多次嘗試聯系戴雷。“戴雷太忙了,他要應對全球的媒體,他在美國的行程排得滿滿當當,插不下一絲縫隙。”拜騰公關崔秀鳳告訴周刊君。
相比之下,阿里系的小鵬汽車顯得頗為淡定。在其官網上,僅有幾張簡單的CES倒計時海報。美國時間1月9日,小鵬汽車2.0量產版車型才將閃亮登場。
在本屆CES展中,讓賈躍亭變成笑話的FF91也沒有缺席。很長時間里,賈躍亭都是互聯網造車潮中最顯眼的那個存在。起初他用一場場只有PPT的發布會宣告野心,而后他用一次次負債變成笑話。這次FF91亮相,頓時收獲了眾人或驚訝或贊賞或鄙夷的目光。
每家公司、每個人都在試圖展示自己的最新科技,大洋彼岸的CES儼然成了BAT造車新勢力的秀場。
BAT怎么造車?
百度:投資威馬汽車、蔚來汽車
先說ROBIN李。作為百度——這家對標谷歌公司的老總,他研究無人駕駛系統,押注人工智能。自2015年百度在中關村軟件園成立自動駕駛事業部后,我們每隔幾個月就能看到百度無人駕駛的消息。去年,李彥宏把自家的無人駕駛汽車開上了五環還吃了張罰單的新聞,終于引發了吃瓜群眾的熱議。人們才驚覺,原來百度天天說 ALL IN AI,還真有那么回事。緊接著,百度又投資了威馬汽車、蔚來汽車,用百度集團總裁陸奇的話來說,百度將用Apollo系統為車企賦能。
阿里:砸錢小鵬汽車
再說JACK馬。2016年7月,杭州云棲小鎮驕陽似火。阿里和上汽的高管分別上臺,向人們展示一款名為RX5的榮威牌SUV與其搭載的阿里YunOS操作系統。據說,這款車是中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汽車。隨后,阿里投資了小鵬汽車。其創始人何小鵬對外宣稱,要在2017年完成了50億元融資。若該目標為真,則阿里大約給小鵬投了20億。
騰訊:投資蔚來汽車、特斯拉
最后說PONY馬。作為一家市值突破4萬億港幣公司老總,馬化騰在汽車領域布局的最大特點就是廣撒網、多嘗試,涉及的領域包括車聯網、車載硬件、智能出行、二手車服務等領域。在整車制造方面,騰訊也毫不吝嗇,投資了蔚來汽車、拜騰汽車,這些都是現在小有名氣的互聯網汽車公司。
互聯網造車都要講兩個故事,一是新能源,二是自動駕駛,看上去BAT都涉及了。百度緊隨谷歌腳腳步,在自動駕駛領域投了大量資源;騰訊注重整車和汽車服務;阿里則專注于車載系統的研發。
大佬們為什么要造車?
仍記去年年底,在五棵松凱迪拉克中心,自動駕駛汽車ES8在追光燈下緩緩駛向舞臺中央。這是李斌的蔚來汽車旗下首款量產電動車。嘉賓席里,馬化騰、雷軍、劉強東、俞敏洪等投資人鼓掌相慶。在一段點擊量上萬的網絡視頻中,奶茶妹妹說,“李斌說了15分鐘,我老公只思考了10秒就說了YES。”這句話被各大媒體寫進了報道,進行了多種解讀。中心意思很明確,連做物流的劉強東都要造車了。
不過,大佬們說的造車,更多指讓汽車變得智能化。整車的制造環節還要依賴傳統車企。用當下一個時髦的詞來說,這叫賦能。
在前段時間的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上,專家們對賦能做出了解釋。在未來的無人駕駛中,我們在路上的時間將被解放出來。我們可以在車上繼續辦公、閱讀、網購甚至睡覺。BAT則在智能汽車里植入各自的軟件系統,猶如見縫插針般通過其主營業務盈利。
“汽車具備互聯網的所有屬性,具備空間移動感,所以汽車可以延伸我們的很多生活場景。”首汽約車CEO魏東對周刊君強調,BAT就是想鎖定汽車的移動互聯網屬性,掌控這個新領域,由此擴大自身的互聯網邊界。至于BAT怎么做,取決于他們的定位,他們有自己擅長的領域。
大佬造車就靠譜了嗎?
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一個普遍的問題是,任何一個公司拿到幾千萬、幾個億的投資都能造車樣車,問題是能否量產?如何銷售?何時交貨?
北汽新能源總工程師陳平告訴周刊君,量產車和概念車雖只有一詞之差,卻有天壤之別。小批量的量產起碼要達到1000-3000臺,上萬臺的水平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量產。
而這些剛剛脫離PPT宣傳階段的車企,離量產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小鵬汽車于2017年10月在鄭州海馬工廠下線了15輛量產車。
威馬汽車位于浙江溫州的智能制造工廠將于2018年第一季度開始小批量量產下線。其首款量產車產品EX5是一款純電動智能化SUV車型,起步價格位于20萬元區間。
蔚來汽車于去年年底發布了ES8,按照2017年的補貼標準,配置較低的ES8基準版價格將在37.54萬元左右。其最終的量產發售將在1000臺以上,時間是2018年上半年。
拜騰首款概念車日前在洛杉磯發布。量產版本車型將于2019年底正式投產,起步價格將在30萬元人民幣左右。
“這波互聯網造車潮太浮躁,太急于求成了。”魏東感嘆,在汽車領域,要想得到市場認可,不發生大規模的召回是很有難度的事。
再者,汽車是個相當燒錢的行業,不是你請一群所謂的業內人士就能搞定。
從研發到生產規劃,從零部件采購到物流,從銷售到售后,每個環節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連特斯拉都是享受著美國普通企業無法想象的便利和優惠才活了下來。恐怕會讓你吃驚的是,截止2015年,特斯拉從美國政府獲得的好處已經近50億美元。
BAT投的那點錢能支撐這場燒錢游戲嗎?
據公開資料統計,2017年BAT共發起了197起投資。僅騰訊就投資了100多家公司,涵蓋醫療健康、文化娛樂、游戲、金融近15個領域。據周刊君統梳理,在汽車出行領域,騰訊的投資額約為50億美金。這是什么水平?去年,騰訊僅美團點評一項就投了40億美金。
也許,大佬們從來沒想在汽車史上留個名。他們永遠都和實體經濟保持著曖昧的距離。
值班編輯:俞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