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售價過萬,金立重拳出擊高端市場,有三大雄心!
2016年末國產手機行業,最爆炸的新聞可能就是金立發布售價高達16999的金立M2017鱷魚皮版。
2016年,尤其是下半年,手機市場能引起行業廣泛討論的也許只有各個廠商在高端市場上的探索了,從炒到兩三萬的小米Mix,到讓人高呼買不起的華為Mate9保時捷版,再到如今售價過萬的金立M2017,國產手機價一次次地刷新價格上限。
對于這個現象,一些人認為國產高端市場的春天真的要來,另一些人卻說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無論如何,在手機江湖的腥風血雨中,高端市場格局已經悄然生變。
手機行業“回歸”,高端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
過去的2016年可以說是國產手機回歸之年,手機回歸產品本身,回歸渠道本身,回歸品牌本身,回歸服務本身,所有的一切都在回歸價值本身。在智能機競爭白熱化時期,各廠商火拼的連性價概念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提及。
現在智能機硬件出現瓶頸以后,和2005年前后的功能機很類似。功能機時代,用戶更注重手機是否好用、易用,信號好不好,手機續航能力好不好,售后服務好不好,等等。而到了智能機時代,一切都變了,手機廠家不再談自己的手機是否好用,而是直接打出了“超低價格”等宣傳標語,甚至有的品牌竟然干起了賠本生意。到了2015年底2016年初的時候,“浮躁”的手機行業開始冷靜下來,當初打著性價比旗號的品牌,開始把手機賣到2000多甚至3000塊,當初以互聯網品牌為傲的企業,也開始布局線下渠道。
目前,手機廠商的很多物料基本都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繼續下跌,帶來的影響已經顯現,芯片、屏幕、攝像頭、內存等都是面臨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手機廠商在供應鏈方面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不管廠商還是供應商都希望提高毛利潤來規避風險,沖擊中高端市場成為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而高端市場機會窗口的打開,也成為國產手機紛紛試水高端的一劑強心針。
市場調研機構賽諾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市場用戶購買手機的均價在明顯上升,3000元以上的銷量區間同比增長了85%,2500元到3000元的銷量區間增長了124%,700元左右的銷售區間出現了13%的負增長。眼下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完成了所謂的普及階段,用戶購買手機時不再單一地看重性價比,品牌度以及質量成為新的考量。
當小米推出小米Mix時,價格為3499,我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價格太低了。這從一個側面說明,只要消費者覺得值的話,價格高也愿意埋單
三星旗艦機型Note7因質量原因在全球召回,原本在高端市場三星和蘋果勢均力敵的競爭,因為三星的缺席,突然出現真空,這也給了國產機一些新的機會。目前這個階段確實成為國產手機占領高端市場的最佳時間。
延續金立商務基因,開啟高端新思路,M2017成金立里程碑式產品
和突然冒出一個售價將近萬元的手機不同,此次金立推出的M2017是其高端路線循序漸進的一個必然結果。
金立早就有高端基因,金立的董事長劉立榮說,金立曾做過一款4000元左右的手機,沒做過推廣,每年銷售出五六十萬部。言外之意,此次商務機型的銷量肯定會多于此。而從屏幕的訂貨量來看,此次商務機型的內部銷量預期至少在100萬部以上。
從2013年起,金立就已經瞄準高端商務市場,一直定位在政商人群。無論是品牌形象打造,還是產品的功能與設計,都以此為中心。
比如,政商人士的工作時間較長,對通信通暢度的要求又極高,所以金立手機不斷強調質量穩定,“超級續航”也是金立M系列的產品基因,此次的M2017在續航方面的表現可以用驚人來形容,電池高達逆天的7000毫安時,是普通手機電池的2~3倍。同時,M2017采用雙充電芯片設計,充電功率高達24W,并且支持反向充電。
安全,也是這個人群需求最緊迫的痛點之一。對于大部分不注重隱私的中國人對而言,安全對于絕大多數手機品牌來說可能不是一個提升溢價的賣點,也很難打動消費者。但是對于高端政商用戶而言,安全是底層需求。7月份金立發布的手機M6/M6 Plus,內置安全加密芯片,讓“安全”一詞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此次的M2017在安全上更進一步,解決高端用戶關心的三大安全問題:通信安全、數據安全及支付安全。在通信安全方面,金立M2017設有專線通話,通過安全加密芯片的加解密功能,將通話內容以數據的形式傳送,即使被竊聽也無法被破解。數據安全方面,金立M2017是首款采用了“安全加密芯片+活體指紋檢測”技術的手機。“活體指紋檢測”技術通過檢測血液流動的變化,判斷是否為活體指紋,將整機的安全保護等級大幅提高。支付安全方面,金立M2017的支付安全包括正版金融類應用檢測、支付環境掃描、驗證碼防竊取和指紋支付及匯款風險提示等功能。從下載支付類APP到最后完成支付的整個過程,有效避免財產損失。
為什么說M2017是為金立的里程碑式產品?因為它既在安全、續航、商務功能上延續了金立政商的品牌基因,又在設計語言及營銷方向上開啟了新道路。
在設計語言方面,金立M2017以歐洲新古典主義美學設計原理主導,同時融合時尚與經典,背面大面積使用了頭層小牛皮,并且推出了16999的鱷魚皮私人定制版,在設計語言朝著奢侈品的質感去打造,這是M2017與以往產品最大的不同。
在營銷方向上,除了以往主打的科技賣點,這次M2017嘗試探索人文情懷,表達真正的成功的標配是家庭幸福,成功的標配是金立2017。M2017請馮小剛和徐帆做代言人,正是這種理念的體現——科技加人文,是金立未來探索高端市場的一個方向。
金立M2017的三個使命
不難推測,今年高端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金立選擇在年底發布的壓軸之作M2017也擔負了一些使命。
第一:釋放15年手機老廠的影響力,及品牌溢價能力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消費升級,人們對機器的追求已經不僅僅是價格、配置,還會有自己更加差異化的特別要求。所以手機廠商競爭模式已經不僅僅是成本、價格的競爭,最核心是品牌溢價的競爭,有高溢價能力的品牌才能生存。
很多人可能會問金立這個品牌能否撐得起M2017售價6999甚至16999這樣的品牌溢價?
和小米、vivo這些是伴隨年輕人成長起來的品牌不同,金立做手機的時間是最長的,有15年之久。和大部分依賴OEM的手機公司不同,金立在東莞有自己的生產線,是生產制造領域投入資源最大的廠家之一,當下社會中堅力量對于金立這個品牌可以說無人不知。
而M2017的發布,則讓更多人注意到金立這個15年手機老廠,進一步提高金立這個品牌在高端市場上影像力,釋放金立的品牌溢價能力。
第二:幫助金立打穿打透高端市場,樹立話語權
由于2016下半年對于國產手機進軍高端市場是一個良好契機,各個手機廠商對高端市場虎視眈眈,小米不惜采用新工藝、殿堂級設計師加大牌代言人的形式殺入高端市場。而華為則采用和國際大牌徠卡、保時捷聯名的方式塑造其高端形象。
一直有高端基因的金立沒有缺席,金立的天鑒系列已經成為商務市場的一塊金字招牌,去年全新旗艦W909,接近4000元的售價,仍舊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證明了金立在高端商務市場有著不俗的實力。雖光靠天鑒系列金立還不足以在高端市場上樹立權威,而此次的M2017的面世,無論在產品品質還是價格上再上一層樓,擔當起金立打穿打透高端市場的重要使命。
第三:帶動國產手機理性進入高端市場
對于國產手機集體進軍高端手機這個現象,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看待,從積極方面來講,從2G時代高端市場的諾基亞、MOTO到3G時代的三星和蘋果,國內高端市場一直被“洋品牌”壟斷,但進入4G時代之后,隨著在高端市場與三星、蘋果等洋品牌的差距逐漸縮小,國產手機試水高端市場可以提升名族品牌的影響力,不再受制于洋品牌,未來中國本土品牌有望實現“彎道超車”,改變“蘋果在整個中國手機市場以不足20%的市場份額賺取了80%的利潤”的尷尬局面。另一方面,一些品牌不去衡量自身實力過于激進地進入高端市場,很容易讓這個本來不太成熟的市場陷入無序的狀態,甚至會塑造出一個不倫不類的高端市場。
首先,進軍高端市場要循序漸進,沒有高端基因,貿然進軍高端,很可能達不到預想的結果。
尤其對于全新的品牌。另外一些一直定位為年輕受眾群體,已經在人們心目中形成固定印象的手機品牌,在進入高端市場時也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合適思路。
其次,高端不等于忽悠,既然定位高端,更應該拿出更多的誠意去做一部真正的好手機。在售后以及其他服務方面理應和高端手機真正匹配。
我把高端手機市場劃分為高端經濟型手機與高端奢侈品手機,我認為此次的M2017的兩個版本的劃分,也完全符合金立理性進軍高端市場的考量。
兩個版本兩種定價,第一沒有用單一觸頂的價格吸引眼球,制造高端感,第二,充分考慮的品牌自身實力,這樣的定價一來既能達到高端奢侈型用戶,也為高端經濟型用戶留有很大的選擇空間。
想要獲得高溢價能力,無論在產品方面還是在營銷方面都要做足了功課,從這方面來講,M2017為國產手機理性沖擊高端市場樹立了典范。
金立選擇抓住2016尾巴發布其壓軸之作M2017,既是對過去一年手機行業回歸商業本質做的一次總結,也是開啟高端新市場的敲門磚。
從現在起,國產手機進軍高端市場可能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到底高端市場會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這般美好,相信答案很快能夠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