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網絡)
希格斯玻色子 (別稱上帝粒子)
2011年12月13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學家示,他們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跡象。但經考慮實驗其它誤差之后,宣布實驗結果無效。
2012年7月4日科學家宣布發現了一個新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特征有吻合之處。
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發布新聞稿表示,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2013年10月8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預言獲獎。
2014年6月,“上帝粒子”研究顯示“宇宙是不存在的”。
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別稱上帝粒子(God particle),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它是標準模型中最后一種未被發現的粒子。它可以幫助解析為何其它粒子會有質量。
標準模型給出了自然界四種相互作用中的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的統一描述,但是在能量低于一定條件后,電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將呈現為不同的相互作用,這被稱為電弱相互作用的對稱性自發破缺。希格斯粒子就是在標準模型解釋電弱對稱性自發破缺的機制時引入的。
粒子物理學在上個世紀50年代,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困難時期,按照諾貝爾獎得主,電弱統一理論提出者之一的斯蒂芬·溫伯格的話來說那是“一個充滿挫折與困惑的年代”,幾乎當時已經應用的理論都遇到了很大的問題。這些困惑激勵著物理學家們給出新的解答,從60年代開始,基于楊-米爾斯的非阿貝爾規范場理論,逐步構建完成了現代的標準模型理論。今天,標準模型早已成為粒子物理學的主流理論,它的很多預言不斷為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實驗成果所證實。標準模型是一套描述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及電磁力這三種基本力及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的理論。它屬于量子場論的范疇,但是沒有描述重力。
標準模型包含費米子及玻色子兩類——費米子為擁有半整數的自旋并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這原理指出沒有相同的費米子能占有同樣的量子態)的粒子;玻色子則擁有整數自旋而并不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簡單地說,費米子組成物質的粒子,而玻色子負責傳遞各種作用力。電弱統一理論與量子色動力學在標準模型中合并為一。這些理論都基于規范場論,即把費米子跟玻色子配對起來,以描述費米子之間的力。由于每組中介玻色子的拉格朗日函數在規范變換中都不變,所以這些中介玻色子就被稱為“規范玻色子”。
標準模型所包含的玻色子有:希格斯玻色子負責傳遞電磁力的光子;負責傳遞弱核力的W及Z玻色子;負責傳遞強核力的8種膠子。
希格斯玻色子也是一種玻色子,然而它與上述這些規范玻色子不同,希格斯粒子負責引導規范變換中的對稱性自發破缺,是慣性質量的來源,因此并不是規范玻色子。那么為何質量問題如此重要呢?要解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20世紀60年代理論探索的開始階段。在研究過程中,楊-米爾理論無論應用到弱還是強相互作用中所遇到的主要障礙就是質量問題,由于規范理論規范對稱性禁止規范玻色子帶有任何質量,然而這一禁忌卻與實驗中的觀測不相符合,如果不能解決質量問題,將使得整個研究失去基礎。一開始人們試圖通過自發對稱破缺機制,即打破規范理論中對拉氏量對稱性的嚴格要求,使得物理真空中的拉氏量不再滿足這種對稱性,然而到了1962年,每一個自發對稱性破缺都被證明必定伴隨著一個無質量無自旋粒子,這無疑也是不可能的。1964年,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Higgs)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自發對稱性破缺發生時,那個無質量無自旋粒子仍然存在,但它將變成規范粒子的螺旋性為零的分量,從而使規范粒子獲得質量。這一方法被今天的標準模型所借鑒,標準模型通過引入基本標量場——希格斯場來實現所謂希格斯機制。通過希格斯場產生對稱性破缺,同時在現實世界留下了一個自旋為零的希格斯粒子。
這樣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何希格斯粒子如此重要的原因,可以說它是整個標準模型的基石,如果希格斯粒子不存在,將使整個標準模型失去效力。
2014年6月27日,在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工作的科學家們在對“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屬性進行研究,并將其與關于宇宙大爆炸后的另一理論相結合,最后得出“宇宙是不存在的”這一震驚世界的理論。只是還有許多新的物理學現象無法用這一理論進行解答,所以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仍在繼續進行中。
在物理學研究中,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一直是整個宇宙研究的重中之重,因為它被認為是賦予宇宙質量的粒子,并且這一微小讓人費解的宇宙顆粒與現有科學理論互不相容。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為“上帝粒子”,意為取代上帝創世的粒子。對其相關研究顯示,“宇宙在‘大爆炸’結束后只出現了瞬間就消失了”。這一發現讓所有科學家為之一振并感覺難以接受。如果這一理論是正確的,也就意味著所有的一切都就將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危險。
科學家們將這一理論與先前另一個預測宇宙膨脹的同樣富有爭議的理論相結合,最后得出宇宙在大爆炸后的零點幾秒立刻發生了大收縮的理論。也就是說宇宙是不存在的,人類也是不存在的。不過這一理論無法解釋許多新的物理現象,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是在研究過程中忽略了一些東西,抑或是還有未被發現的物理粒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