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11:58
來源:西安旅游局網(wǎng)
近日,“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專題展覽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游客可以免費參觀。
在展出的珍品中,諸多帶有異域風(fēng)采的展品讓人震驚不已。而國寶“鎏金銀胡瓶”更是極為珍貴,這件胡瓶不僅工藝精湛,還具有典型的波斯薩珊金銀器風(fēng)格。該文物出土于寧夏固原的北周時期柱國大將軍李賢和其妻的夫妻合葬墓,距今有1400多年。令人驚奇的是,鎏金銀胡瓶上的三組人物圖案上竟然描繪了古希臘的神話故事,通過三組圖案展示了特洛伊戰(zhàn)爭的全貌。
“絲綢之路”對于每個中國人都不陌生,公元前138年,西漢皇帝委派張騫為“特命全權(quán)大使”從長安出發(fā),向西出使西域,經(jīng)過千辛萬苦,經(jīng)歷了西域諸國,開辟出一條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來這條道路成為連接?xùn)|西方交往之路。通過這條道路,中國的絲綢等物品不斷傳向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東岸,抵達古羅馬等國。西方的人員及奇珍異寶也流入中國。這條道路,自漢代張騫溝通到唐代時達到鼎盛。
19世紀70年代,德國地理學(xué)家李希霍芬將始于長安,經(jīng)過河西走廊,過天山南北,橫跨歐亞,連接波斯和羅馬的陸上交通大道稱為“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對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動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