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玻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每種方劑都會有一個有趣的方歌便于記憶,中醫方劑固陰煎方歌,一起來看看。
1、固陰煎來源于明·張景岳《景岳全書》,由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 遠志、炙甘草、五味子、菟絲子八味中藥組成。
2、固陰煎方歌為固陰煎是景岳方,山藥山萸參草商,菟絲熟地遠志味,補腎益氣服后康。
3、固陰煎主治肝腎兩虧,遺精滑泄,帶下崩漏,胎動不安,產后惡露不止,婦人陰挺。帶濁淋遺,及經水因虛不固。肝腎血虛,胎動不安;產后沖任損傷,惡露不止。陰虛滑脫,以致下墜者。
4、固陰煎用法用量: 水2鐘,煎至7分,食遠溫服。
方劑多為前人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成方,為了適應變化的病情,方劑必然要進行加減變化。中醫方劑固陰煎加減,一起來看看。
如虛滑遺甚者,加金櫻子肉2-3錢,或醋炒文蛤2錢,或烏梅肉2個;陰虛微熱,而經血不固者,加川續斷2錢;下焦陽氣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補骨脂、吳茱萸適量;肝腎血虛,小腹疼痛而血不歸經者,加當歸2-3錢;脾虛多濕,或兼嘔惡者,加白術1-2錢;氣陷不固者,加炒升麻1錢;兼心虛不眠,或多汗者,加棗仁2錢(炒用)。
中醫方劑固陰煎醫書記載中醫方劑歷史悠久,那么固陰煎在歷史書籍中有哪些記載呢?中醫方劑固陰煎醫書記載,一起來看看。
《證因方論集要》:人參、熟地兩補氣血,山萸澀精固氣,山藥理脾固腎,遠志交通心腎,炙甘草補衛和陰,菟絲強陰益精,五味酸斂腎氣,陰虛精脫者,補以固陰也。
中醫方劑固陰煎組成藥物各功效固陰煎由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 遠志、甘草、五味子、菟絲子組成。固陰煎組成藥物各功效,一起來看看。
1、人參
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2、熟地
熟地,具有補血滋陰功效,可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癥,亦可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癥。
3、山藥
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4、山茱萸
山茱萸其味酸澀,具有滋補、健胃、利尿、補肝腎,益氣血等功效。主治血壓高、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月經過多等癥。
5、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6、炙甘草
炙甘草在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湯。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
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
8、菟絲子
菟絲子是一味平補腎、肝、脾之良藥,臨床主要應用于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腎陰陽虛證。
以上就是中醫方劑固陰煎的一些相關知識,日常生活中也經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大家要多多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