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國 | 銅案里的祭祀風
2014-04-17 文/王嘉雯
前段時間,我們見識了古滇國的滇王之印,這一次我們翻開古滇王國神秘面紗的另一角,看一看轟動全世界的“牛虎銅案”。
【珍品典藏】古老的儲肉器
牛虎銅案,戰國時期文物。高43厘米,長76厘米,寬36厘米。1972年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遺址第24號墓坑中出土,原件現珍藏在云南省博物館。
那什么是案呢?會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其實,案又稱“俎”,是中國古代一種放置肉祭品的禮器。牛虎案則是用來放獻祭牛牲的,是古代祭祀中重要的器具。因牛牲居祭祀“三牲”中的首位。虎,又在滇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所以常被立在祭祀的銅柱頂端,作為人們崇拜的對象。
這件器物的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組合而成。是采用范模鑄造,大牛和小虎是一次成型,而小牛則是另外單鑄后再焊接形成。
【國學縱橫】獨特風格的青銅工藝
古滇青銅器與中國古代中原的青銅器有什么不同之處?
原來,它獨到的地方在于古滇人在制作青銅器時使用了“失蠟法”。據說,在現代人制造直升機的時候還參考過這種方法。這種技術在青銅的鑄造當中是比較先進的,它能夠鑄造出非常小但有特別精致的、立體的青銅雕像。
從內容上講,滇人特別喜歡用青銅器來反映一種很現實、很生動的社會場面。比方說,有戰爭、紡織、納貢、狩獵、放牧、斗牛、樂舞等,這些場面都非常寫實、逼真、富有藝術性,這在其他青銅文明里為數不多。
【軼聞典故】
當你看到這件祭器,你會問為什么把它設計成這個形象?
這還要從滇王莊蹻說起,莊蹻建國后,為了獎勵戰爭中的有功之臣和敬獻神靈紀念陣亡的將士,于是他向古滇國的工匠和臣民們征集祭祀的祭器,準備舉行國祭大典。當地一個有名的工藝師聽說后,便日思夜想做一個什么樣子的祭器好。想了很多天后,有一天突然想起民間傳說的“惡虎撲食”的故事。之后,它便用這故事雕塑了一個“惡虎撲食”的祭器,把它送給了滇王。滇王看后,不解他的用意,工藝師說,牛者,財富也,虎者,權威也。老牛象征和代表國王你,小牛代表古滇國的臣民,希望國王以后能保護自己的臣民。牛角,則是代表抵抗外來侵略者的力量。不久便舉行了古滇國國祭,從此莊蹻不僅帶來了古滇國輝煌燦爛的青銅文化,加強了云南少數民族與中心地帶先進的百越文化的聯系,而且還發展和壯大了古滇國。(圖片來自網絡)【回復“滇國”可查看滇王之印、滇國的存錢罐】(文字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回復“目錄”,查看更多小博文章
回復“征稿”,歡迎大家投稿小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