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馬不停蹄地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惠州(TCL集團)、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廣西(東糖集團)講了一圈課,期間去了都江堰、桂林、陽朔,同時把新書《易經中的職場智慧》初稿基本整理完成。這次成都聚成的王瑩總經理、廣西東糖的林偉民總裁的低調謙和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人到中年了,總喜歡研究別人的成功之處,以修正自己的行為。 中華文化中一直有一種“處下”的文化,西方講的是“溝通中時時要注意給對方傳遞一種信號:你對我很重要”,其實是用不同的語言在表達同一件事情:與人相處時注意把自己放低一些。 大家都知道生命中“貴人相助”很重要,但如何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如何獲得貴人相助?劉備的做法可能對您會有些啟發: 一低是桃園結義,與他在桃園結拜的人,一個是酒販屠戶,名叫張飛;另一個是在逃的殺人犯,正在被通緝,流竄江湖,名叫關羽。而他,劉備肯與他們結為異姓兄弟,他這一"低",兩條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涌而來,一條是五虎上將張翼德,另一條是儒將武圣關云長。劉備的事業,從這兩條河開始匯成汪洋。 如何得到貴人相助?《易經》中的一些智慧也許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易經》中的第四卦“蒙卦”的卦辭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劉輝的理解是:不是老師閑著沒事要給有困惑的人作解答,而是有困惑的人主動向老師求教,如果他沒有恭敬之心,就不要浪費表情。幾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真的很有道理!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需要指點的人,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不想指點他,而是點了也沒有用,何必得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