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會造成肝氣不疏,平時要盡量保持心境平和。
肝臟具有代謝、解毒、免疫防御功能,對于人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見行為,往往會對肝臟造成損傷,很多人往往忽視了。
1、經常生氣
當人發怒時,肝氣上逆,血氣上涌,就會造成肝氣不疏,肝火過旺,從而導致肝功能失常,出現氣血逆亂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因此,平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保持心境平和。
2、熬夜
現代人由于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熬夜是常有的事,然而這非常不利于肝臟的健康。晚上12點半到1點半是肝臟的排毒時間,在這個時間段如果沒有好好休息,就會影響肝臟工作和休息,造成毒素在體內積累,長時間會引發各種疾病。因此,為了保護肝臟要減少熬夜晚睡的行為,適合日常養生。
3、喝酒
喝酒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社交方法,然而也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尤其是肝臟。飲酒后,身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將酒精(乙醇)氧化并分解,形成對肝臟損害極大的有毒物質——乙醛。
當過量飲酒時,部分乙醛堆積在干細胞,使得肝細胞大量受損,肝功能失衡,肝臟有可能發生結構破壞或脂肪沉淀而導致脂肪肝,嚴重的甚至發生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因此日常生活中要盡量少喝酒,或不喝酒,從而減少對肝細胞的損傷,有助于養護肝臟健康。
4、吃辣
肝藏血,調節全身之血;肺主氣,治理調節一身之氣。肝向周身各處輸送血液又必須依賴于氣的推動,過量食用辛辣食物容易引起肺氣偏盛,克伐肝臟,使肝血運行不正常,就容易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視物模糊等肝氣虛的癥狀。因此,建議大家平常盡量清淡飲食。
5、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會導致肝氣不足而引發一系列虛弱之癥。
中醫認為:“肝主升發。”早晨是肝氣最旺盛的時候,也是人最有活力的時候,若是不吃早餐,肝氣升發會得不到充足氣血的支持,會導致肝氣不足而引發一系列虛弱之癥,如失眠多夢、胸悶氣短、月經失調等。
另外,“肝膽相照”,肝虛則膽旺,所以還可能引起膽囊炎等。因此,早餐要吃好,才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肝臟的健康對于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日常養生時,要盡量避免以上行為對肝臟的損害,從而保護肝臟健康。除此之外,日常養肝還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養肝食物
1、青色食物
《黃帝內經》認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經。青色的食物有疏肝護肝的功效,經常食用能疏通肝氣、滋養肝血、清除肝火,從而起到保護肝臟的作用。比如西蘭花、毛豆、菠菜、芹菜、萵筍、蘆筍、空心菜等。
2、酸性食物
酸味食物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肝臟功能。肝虛血枯的人適量多吃一些酸味食物,有助于柔肝養血。常見的酸味食物有烏梅、山楂、西紅柿、橄欖、枇杷、石榴等。
(竇旭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