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
石家莊新聞網(wǎng)明代文學家、藏書家宋懋澄在他的《與陳二》一文中說:“病者,小人所苦而君子之幸。人若未死,唯病可以寡欲。某不患無得,唯恐病不常來。”他不但不怕生病。而且怕不常生病。
宋懋澄的話不過是“極而言之”,世上并沒有靠生病而修心成賢成圣的。但是,人們也并非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因病而身體能閑;因病而心神能清;因病而起居能靜;因病而飲食能淡;因病而能斷嗜節(jié)欲;因病而能靜思深省……這些確也可以看作是能從病中獲取的身心教益了。
我們沒必要“沒病找病”,但如果有一天病自己找上門來,便應“既來之,則安之”。盡力運用“精神煉金術”,從病痛中濾出有益于身心的東西,使壞事變成好事,至少使其中一部分代價轉化成對自己有益的補償。
馬獻延/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