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林 副院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河北省中醫糖尿病治療中心主任,河北省中醫防治糖尿病足重點研究室主任。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常務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分會常委。長期從事絡病理論指導糖尿病、周圍血管病的臨床與科研工作。曾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學習,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發癥、甲狀腺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病診療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診療方面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現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干細胞+通絡治療糖尿病足)研究、參與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973計劃)項目的研究、參與了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的編寫工作。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參編專著7部,獲國家科技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
鄭先生問:我患糖尿病多年,最近小腳趾潰爛、有分泌物,皮膚逐漸變黑,疼痛難忍,整夜不能睡覺,請問有什么辦法能止痛?
高懷林答:從你的病情描述,你患的疾病是糖尿病足,也叫糖尿病壞疽,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的慢性并發癥。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導致的下肢血管閉塞和神經異常等引起的足部疼痛、感染、破潰的一種并發癥,在國內占糖尿病住院病人的8%~12%,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往往導致截肢,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其主要痛苦是患足疼痛難忍,用普通止痛藥如平痛新等對重者一般效果不理想,如給杜冷丁或嗎啡等易成癮。結合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大多為下肢局部血管堵塞引起的缺血性疼痛,故改善下肢供血便可減輕疼痛,可在控制血糖、血壓等基礎治療的基礎上,股動脈藥物注射是一種較好的止痛方法,因為它可直接將藥物注射到堵塞的血管部位,改善供血而起到止痛作用;另外,結合中醫的穴位注射也可起到較好的止痛效果。總之,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足部潰爛、疼痛、皮膚變為紫黑等顏色,一定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延誤治療而引起截肢,給你帶來不必要的生活不便。
王女士問:如何早期發現糖尿病足,以避免截肢之苦?
高懷林答:糖尿病足又叫糖尿病壞疽,是糖尿病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與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堵塞、周圍神經病變及足部的感染有關,如治療不當,往往導致截肢,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極大痛苦,因此,如何早發現、早預防就成為防治糖尿病足的發生或避免截肢致殘的重要環節。
如發現以下癥狀,則應引起重視,及時就診醫治:
1.自覺腿、腳發涼或感覺不出發涼,但皮膚溫度降低。
2.皮膚色澤異常,足抬高時蒼白,下垂時紫紅。
3.有皮膚營養不良的表現,如皮膚干燥、角化、常易裂口、變薄且發亮、彈性差、出現水泡等。
4.肢體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等,肢體的觸覺、痛覺、溫度覺減弱或消失。
5.局部汗毛、趾甲、肌肉的異常變化,如患處汗毛減少或脫落,趾甲變厚或脆薄變形,修剪趾甲不當則易引起甲溝炎,一些人足部肌肉、皮下組織萎縮,趾間關節彎曲形成爪形趾、足底雞眼或胼胝、足變畸形等。
6.用手摸足背及脛后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7.患肢的血管超聲及造影等客觀檢查可以發現病變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塊或狹窄等。
劉先生問:我今年57歲,糖尿病10年,1年前出現雙足發涼、怕冷、時疼痛,近1個月雙足疼痛加重,尤以晚上為重,多家醫院診斷為“糖尿病足”。請問,糖尿病足如何治療?
高懷林答:糖尿病足臨床診斷不難,難在治療上困難。一旦糖尿病足的診斷成立,就必須立即予以處理,以免病情擴大發展,引起殘疾甚至死亡。
治療措施:1.首先應嚴格控制血糖,同時用改善循環,擴血管藥物,增加血流量,促進側支循環的建立,改善微循環,降低血液高凝狀態,預防血栓形成,如可選前列地爾、西洛他唑等,酌情考慮全身或局部應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2.應用中醫中藥,如清利濕熱、活血通絡及溫陽健脾、斂瘡生肌等法,如通心絡膠囊、脈絡寧注射液等,發生足壞疽者,可足部換藥及用某些現代外科敷料處理。
3.遇下肢血管狹窄明顯者可考慮血管介入療法或血管搭橋術以改善循環。
如果下肢壞疽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則應行截肢術。
總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張先生問:我是一老糖尿病足患者,常規治療方法我均用過,效果一般,有治療糖尿病足特殊的方法嗎?
高懷林答:糖尿病足治療上確實棘手,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的方法,其中特色療法有:
1.通絡中藥治療:因糖尿病足大多為下肢大、中、小及微血管的廣泛堵塞或閉塞,大的血管堵塞可以介入治療,但越小的血管越不易開通,且不能介入治療;因小血管、微血管堵塞屬于中醫絡病范疇,這時應用通絡中藥治療效果較好,尤其是一些蟲類通絡(如全蝎、水蛭、地龍等)中藥的應用對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肢體麻木、疼痛效果尤佳,如通心絡膠囊等。
2.股動脈藥物注射:可直接將藥物注射到堵塞的血管部位,大大提高病變局部藥物濃度,加速改善下肢局部缺血,促進傷口愈合,降低截肢率及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3.靜脈高氧液治療:通過高氧機器把氧氣加入輸液液體中,高氧溶液治療后,增加血液溶解氧含量,降低血粘度,增加紅細胞的變形能力而改善微循環,從而使糖尿病血管病變導致的機體組織缺氧改善,使諸多糖尿病導致的并發癥得到治療。
4.中藥磁療腿浴:浸泡膝關節以下,從小腿至足部,充分吸收藥汁能達到全身藥浴的效果。避免口服、不傷胃,依從性高,根據病人病情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劑療效顯著。
孫女士問:我是一名糖尿病足患者,聽說到后期有好多患者不得不截肢,甚至致死。請問,糖尿病足能預防嗎?
高懷林答:糖尿病足是可以預防的。
1.控制血糖是關鍵。只有血糖控制平穩才能有效減緩周圍血管、神經病變的發生。
2.患者需要早期發現,如果患者出現足部發涼、麻木、時有疼痛感,尤以夜間表現明顯等早期癥狀時,應提高警惕,加強對足部的保護,預防碰傷、凍傷,以免發生感染導致遷延不愈。
3.注意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飲食,運動以散步、體操為宜,可以減輕體重、協助降低血糖。但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時不宜進行運動。
4.平時多注意足部的清潔衛生,并及時處理足部傷口。
5.經常按摩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