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協同辦公愛上Web2.0
作者:馮磊  時間:2006-03-14  出處:信息系統工程
最近,一個為用戶提供協同辦公服務的Web 2.0網站Near-Time在網絡上竄紅,這為傳統的協同辦公注入了新互聯網時代的元素,當這些元素開始在協同軟件的血液中流淌的時候,是否也會使協同在2.0時代的互聯網上更加迅速地蔓延開來?
Web 2.0正在給協同軟件帶來新的活力。從2004年Tim O‘Reilly第一次用它來描述下一代互聯網開始,Web 2.0這個名詞越來越成為人們所熱衷的話題,而Web 2.0的各種應用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在短時間內涌現了出來。Blog、Wiki、RSS……它們給整個IT業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軟件開發領域,很多軟件開發商已經把Web 2.0的理念和技術融入了自己的產品當中。
協同軟件自然也不例外,它甚至更加對Web 2.0情有獨鐘。如《模式語言》的作者克里斯多佛·亞歷山大所說,"合作,而非控制" 是設計Web 2.0軟件時必須遵守的一條原則。僅從字面上來看,"合作"這個對Web 2.0和協同都極為重要的詞就已經向人們展示了Web 2.0與協同軟件之間的不謀而合。
而最近,在網絡上人氣漸旺的一個Web 2.0網站——Near-Time,正好體現了這種不謀而合。這個網站為用戶提供基于Web的協同服務,使用戶可以實現與工作團隊的協同工作。更重要的是,Near-Time融入了Web 2.0的許多新鮮元素:群體博客、Wiki 等等,Web 2.0的主要技術都被囊括其中。對于小型企業、工作組以及一些專業人員來說,Near-time將是一個很好的協同平臺的選擇,它所提供的中心化交流溝通平臺,使團隊成員之間能夠更方便地互動、協作和知識分享。
Near-Time及其同類網站為傳統的協同辦公注入了新互聯網時代的元素,當這些元素開始在協同軟件的血液中流淌的時候,是否也會使協同在2.0時代的互聯網上更加迅速地蔓延開來?
Web 2.0給協同帶來什么
O‘Reilly媒體公司的創辦人Tim O‘Reilly自2004年年中起,就一直使用"Web 2.0"來形容Web向"提供各種媒體和軟件服務提交機制"的演進趨勢。
但至今,Web 2.0仍然沒有能夠讓所有人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因為Web 2.0本身沒有明確的定義,而是一些技術的合稱。按照Tim O‘Reilly的說法,它是相對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聯網模式)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稱。它與Web1.0的明顯區別是使人們不再是單純通過網絡瀏覽器瀏覽html網頁,而是獲得了一個內容更豐富、聯系性更強、工具性更強的互聯網。
而更豐富的內容、更強的聯系性和工具性則依靠于Wiki、Blog、RSS、Tag等Web 2.0的關鍵性技術,或者說幾種核心應用。
Wiki一詞源自夏威夷語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點快點"之意。它的確讓人們在互聯網上架構知識體系的速度大大加快,依靠互聯網上每一個用戶的參與,這種速度的提升將是幾何級增長的。
準確地說,Wiki是一種超文本系統,這種超文本系統系支持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同時也包括一組支持這種寫作的輔助工具,從而使得人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更改。Wiki如此簡便且開放的優點,使人們能夠輕松地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而對于一個工作團隊中要進行相互協作的同事來說,當然也可以。
和Wiki一樣,Blog對于給互聯網帶來更豐富的內容同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由用戶自己編寫的網絡日志實質上吸引了所有的網民參與到互聯網內容的制作過程當中來。1997年Jorn Barger提出Weblog概念的時候,也許根本不會想到今天Blog會成為人們互聯網生活中如此重要的組成部分。也不會想到如今眾多的Blog托管服務商(BSP)會以此作為盈利的主要方式。
Blog是個人或群體以時間順序所作的一種記錄,并且不斷更新。Blog的操作管理用語,也借鑒了大量檔案管理用語。一個Blog亦可被視為一個檔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與傳統檔案不同的是,Blog的寫作者(Blogger),既是這份檔案的創作人,也是其檔案管理人。而我們可以想象,這種靈活的方式如果被應用于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的進度記錄,將會發揮多大的作用。
同時,Blog還大量采用了Web 2.0的另外一種核心應用——RSS,也正是因為這種應用,才使得Blog與傳統的網絡日志有著本質的區別(與Blog類似的在互聯網上做日志記錄的方式其實在Web 2.0概念提出之前很早就有了)。Blog的讀者可以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確知該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而Blog的作者則可以通過RSS使自己發布的文章易于被計算機程序理解、摘要。
用規范的定義來說,RSS是一種用于共享新聞和其他Web內容的數據交換規范,它起源于網景通訊公司的推"Push"技術,將訂戶訂閱的內容傳送給他們的通訊協同格式。RSS除了用于Blog之外,還廣泛應用于Wiki和網上新聞頻道。對于團隊工作的成員來說,通過RSS技術,可以輕松地獲得團隊中其他成員的工作進展情況,以便做出相應的調整,相互配合。比起依靠即時通訊軟件或者郵件進行溝通來說,RSS不僅能提供自動獲取信息的能力,還提供對這些信息作出一些預處理(比如摘要)的功能,為繁忙工作中的人們節省出不少寶貴的時間。
很明顯,Wiki可以被理解為網絡內容信息的創作方式,Blog是信息的發布方式,而RSS則是信息的獲取方式。那么,這些信息在互聯網上如何被有序地組織起來呢?Tag(標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
Tag是一種更為靈活、有趣的日志分類方式,用戶可以為每篇日志添加一個或多個Tag,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戶產生更多的聯系和溝通。同樣,在團隊成員進行協同工作時,Tag的功能可以讓工作中所需的信息更加有機地關聯在一起,供成員使用。
協同愛上Web 2.0
Web 2.0如何與協同相結合?Near-Time所提供的服務似乎會讓人覺得Web 2.0與協同的結合太過簡單了,但Near-Time其實只是一個從Web 2.0角度對協同的詮釋。協同的概念并不簡單,它與Web 2.0的結合也不會流于表面。首先,協同已經不僅是協同軟件那么簡單,它超越了作為一個軟件熱點的高度,具備了更深的含義,除了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今天的協同還包括了不同應用系統之間、不同數據資源之間、不同終端設備之間、不同應用情景之間、人與機器之間、科技與傳統之間的全方位協同。
協同概念的擴展是智能化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是系統復雜程度不斷提高的結果。早期的人與人之間的協同,由于局限于辦公自動化領域,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初級的,不入主流的協同。
為此有人將協同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協同就是"協同軟件",用于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溝通協作工具,面向團隊與項目管理的跨組織,跨地區的綜合、靈活的群組協作工具。第二層次的協同是"協同應用",除了指在各種傳統應用軟件中通過內嵌、調用等方式增加各種協同能力,更指把協同軟件中面向"人的協同"延伸到信息協同、應用協同、流程協同等層面,從而出現各種全新的協同化的應用軟件,如協同辦公、協同管理等等。第三層次的協同則是"協同理念",它把協同的思想進一步延伸,成為一種全新的軟件方法論與指導方法。
從這三個層次的劃分我們可以聯想到,第一層次的協同主要依靠即時通訊等溝通工具,幫助協同工作中人們更加方便地直接溝通,是協同軟件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務。而在Web 2.0時代,很多新的應用已經把人從溝通的過程中部分解放出來,原本要依靠團隊成員直接溝通才能完成的工作,由于有了標準化的網絡程序設計,已經可以由計算機和網絡完成。因此,Web 2.0與協同相結合的切入點自然落在了第二層次的協同上,也就是信息協同、應用協同、流程協同等方面。從的Web 2.0目前的幾個核心技術功能來看,他們完全有能力讓協同發生一次革命性的蛻變。
為此,很多軟件廠商,特別是協同軟件企業看到了Web 2.0的前途,看到它給協同軟件的發展帶來的空間,他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遇,即便是掌握著傳統軟件大片市場的巨無霸級企業也不例外。2005年底,微軟某位官員在日志中透露了這樣一個消息,微軟即將在2006年隨其最新Vista操作系統推出的 Outlook 12 中集成可以監控E-mail 客戶端的 RSS feed。消息傳出不久,即有評論指出微軟此舉是對市場要求的順應。的確,當一項技術被廣泛認可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會對其保持冷漠,畢竟這么龐大的技術"市場",微軟是不會忽略的。
此外,IT圈里的收購案以及人事變動時常能反映出很深刻的問題。微軟對Web 2.0與協同的態度,就可以從一次收購上看出玄機。2005年3月,微軟宣布收購了Lotus Notes的創始人Ray Ozzie創辦的Groove公司的消息,而作為這一交易的一部分,Ozzie成為了微軟的三個技術總監之一,而Groove的Visual Office(虛擬辦公室)系統就是一個利用了P2P技術的新一代協同辦公軟件,一個Web 2.0時代的先行者。此外,2005年10月7日在美國舊金山開幕的Web 2.0年會上,微軟的高層承認,公司之前的重組是為了適應基于Web的服務而設計的。瞧,Web 2.0完全有能力讓一個軟件業航空母艦為了它而修改航向。
在那次會議上,已經是微軟CTO之一的Ray Ozzie說,Excel和Word等基本的桌面軟件產品最終也將具有今天基于瀏覽器的Web服務的很多特征。可見,微軟對于Web 2.0絕對是饒有興趣,盡管基于PC的操作系統和生產力軟件仍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但Microsoft公司也已經開始追趕Web 2.0浪潮。
然而,更有趣的是,當微軟看中了Web 2.0這塊肥肉的時候,一些Web 2.0軟件開發者卻反過來開始覬覦原本被微軟牢牢控制著的陣地,他們甚至把能提供與Excel和Word等很多基本桌面軟件相同功能的產品都搬到2.0版本的互聯網上,也就是說,Web 2.0反過來開始和微軟搶生意了。現在有些網站已經開始將流行的Web 2.0網站編排列表,在網上公布。
Web 2.0給協同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一些業內人士也看到了協同概念及其產品對Web 2.0發展起到的反作用。有人指出,協同辦公會給Web 2.0的應用加一個"框",這個"框"簡單來說就是協同管理。協同辦公是以工作流為目標,以人力資源為核心構建的。Web 2.0的所有操作都會在相應的權限下進行,可能從某種意義上制約了Web 2.0的靈活性,但是又在必備的規章制度下做到了最大限度的靈活,這種方式可能更適合企業的運作。
協同的Web 2.0時代何時到來?
Web 2.0嫁給了協同軟件,有人說這是一樁"老夫少妻"的婚事。其實,雖然協同不是一個新概念,但近些年其發展速度一直都沒有放緩。一方面,由于協同不單單是一種軟件,不僅僅要協同人與人,還要協同信息,協同應用,協同流程,對于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企業來說,很難一下全部完成; 另一方面,協同本身在不斷發展,像Web 2.0這種新概念的加盟助陣,不斷給協同增添新的內容,這些都使得協同市場保持增長態勢。易觀國際通過跟蹤分析國內市場得出結論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協同軟件的市場規模一直以近30%的速度迅速遞增,這儼然使其已經成為軟件市場的一個新亮點。
但是,中國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是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而且其中不少中小企業仍處于信息化發展初級階段。他們對于協同的要求,可能還根本達不到對系統進行大規模協同的程度,就其企業規模而言,似乎也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地一開始就對系統級協同投入大量資金,甚至有些小型企業,其內部的協同辦公都還沒有實現。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與Web 2.0相結合的協同辦公軟件就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機不可失,一些國內的軟件廠商也開始積極投入到結合Web 2.0技術的協同軟件的開發中。上海泛微軟件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協同軟件開發廠商,他們的產品就融入了Web 2.0的元素。泛微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晨志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基于Internet的協同應用是管理軟件的一個發展方向,也是互聯網和軟件結合的完美體現。泛微從成立之初就倡導B/S結構的協同辦公服務,目前泛微旗下全線產品均支持B/S結構的協同應用。而根據客戶的需求,泛微也提供在線ASP服務的方式給到客戶;目前,該公司在與全國各地的電信洽談ASP服務的合作。ASP服務是軟件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但泛微也指出,目前國內的市場環境還不成熟。
今天,Web 2.0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但也僅僅是打開了一個門縫,門那邊的桃源仙境里面開著多少美麗的奇葩我們還不能全部看到,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幾朵,已經讓人感到非常興奮了。它們姹紫嫣紅,彌漫芬芳,讓人心馳神往。協同辦公能否在Web 2.0的世界里面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種出Web 2.0與協同共同的花朵,還要看未來的發展形勢如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Web 2.0應用
Web2.0教育應用綜述
WEB2.0概念詮釋 - Don - 歪酷博客 Ycul Blog - 記錄我們的時代
中秋有好禮!送我WEB2.0!
什么是web2.0
Web 2.0助力政府網站建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劝| 邯郸市| 深圳市| 商水县| 丹阳市| 响水县| 商洛市| 黄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泌阳县| 渭南市| 温州市| 乐都县| 福鼎市| 彝良县| 东乌珠穆沁旗| 曲阜市| 托里县| 义乌市| 腾冲县| 离岛区| 会昌县| 师宗县| 余庆县| 兴隆县| 张家港市| 偃师市| 德保县| 永善县| 尼木县| 商洛市| 全州县| 三亚市| 金沙县| 崇义县| 潍坊市| 榆社县| 绥芬河市| 顺昌县| 广德县| 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