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商周時期,雍容厚重、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大量出現,開啟了我國輝煌燦爛的青銅時代,從此青銅文化也在廣博浩瀚的中國文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春秋中晚期,出現了一種裝飾工藝,被人稱為“青銅時代一抹絢麗的晚霞”——它就是金銀錯。
▲
清中期 銅錯金銀神鬼之氣紋瑞獸鎮
拍賣公司:上海嘉泰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1.10.17
成交價:103,500元
金銀錯,又稱錯金銀,最早始見于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
《說文解字》中對“錯”字的解釋為:“錯,金涂也,從金,聲。”清代杰出的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注釋說:“錯,俗作涂,又作措,謂以金措其上也”。所以,金銀錯的廣義定義,就是在把金銀涂畫在器物上。
▲
17世紀 銅錯金銀「獸面圖」龍耳壺
拍賣公司:倫敦蘇富比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2.5.16
成交價:562,445元
金銀錯是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一出現,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歡迎。
考古發現了大量戰國秦漢金銀錯青銅器,其中有許許多多的精品:一九六五年山西長治分水嶺出土的錯金云紋豆,一九六六年陜西咸陽出土的云紋鼎,一九七二年廣東肇慶出土的流云紋罍……
▲
宋 錯金銀雁形尊
拍賣公司: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4.5.31
成交價:575,000元
那么,金銀真的是被“涂畫”在器物上的嗎?
在漢代青銅器工藝的流程中,有一道專門的金銀錯工序,負責這道工序的工人,叫“金銀涂章文工”,“章文”是文章、紋飾的意思。漢代有“物勒工名”的制度,所以在一些漢代金銀錯青銅器銘文中,常能見到“金銀涂章文工”“黃涂工”或簡稱“涂工”的工種名字。
▲
明 青銅錯金銀獨角獸紙鎮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4.5.19
成交價:207,000元
他們要做的,就是把黃金碎片放在坩鍋內,加溫至攝氏四百度以上,然后再加入的黃金七倍量的汞,使其溶解成液體,制成金汞劑,即所謂的“泥金”,再把它們涂飾在器物表面。器物上可以有凹槽,也可以沒有。
最后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汞蒸發,黃金圖案紋飾就固定于青銅器表面。整個過程,在古代稱為“金錯”,在今天也被稱為“鎏金”。
▲
宋至明 銅錯金銀犧尊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4.10.8
成交價:84,044元
更早期的時候,當金銀還沒有被發現時,商朝就已經出現了一種青銅嵌錯工藝:在器物身上開出細槽,將紅銅絲嵌入槽中敲打打磨光滑,最后形成不同質地的花紋效果。
到春秋戰國時期,金、銀礦被大量發現,所獲得的金銀原料越來越多,用金銀裝飾的青銅器皿數量激增,以金銀為材料的裝飾工藝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由此,就形成了金銀錯的另一種方法:鑲嵌法。
▲
宋 仿古銅錯金銀夔龍紋簋
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5.4.6
成交價:304,723元
制作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作母范預刻凹槽,為器物鑄成后內嵌金銀做準備。
金銀錯的工藝制作難度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這里。圖案線條要流暢、開槽準確,否則即使勉強嵌入也不牢固,尤其是金片、金絲組合及繁密、弧線集中的圖案,對開槽精度要求更為嚴格,制作難度更大。
▲
戰國 錯金銀帶鉤 (一件)
拍賣公司:富得拍賣行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2.7.6
成交價:26,436元
第三步是鑲嵌。用工具輕輕敲打令金絲或金片嵌入器物表面,用力要恰到好處:力氣大了,容易破壞器物;力氣小了,又固定不牢。
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并不平整,必須用錯(厝)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
▲
清 銅錯金銀獸面紋鼎式爐
拍賣公司:北京永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2.12.15
成交價:34,500元
因此,若一件金銀錯器物上的紋飾脫落處比較光滑,沒有凹槽,就可以百分百斷定它是用“金涂法”制作的。
在現存的戰國秦漢金銀錯銅器中,多數是用“金涂法”制成的。但是這種方法既污染環境又容易使人汞中毒,所以現代已不再采用,而是以電鍍鍍金的方法取而代之。
▲
西漢 錯金銀鳩杖首
拍賣公司: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5.4.6
成交價:185,610元
目前我們能見到最早的錯金銀青銅器,就是一件春秋中期的錯金銘文欒書罐。器高48.4公分,素面,頸至肩下,有金錯銘文五行共四十字。
銘文大意是:在正月季春,欒書作此器,用以祭祀祖先,希望長壽,子孫永寶用。欒書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卒于公元前五七三年。
▲
明 錯金銀仿古簋
拍賣公司:保利香港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3.5.28
成交價:255,024元
青銅器上的銘文是在商代出現的,最先是鑄造的,戰國秦漢多是刻的或鏨的。但無論是鑄的還是鏨刻的,銘文與銅器的本色沒有區別,難以分辨。
金銀錯的出現,就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在銅器上用黃金錯成銘文,就算青銅器經過地下千年埋藏,其表面已變成深顏色的“綠漆古”或“黑漆古”,金錯銘文都可以保持數千年光輝絲毫不減。
▲
明 銅錯金銀雙鏨耳鬲式爐
拍賣公司: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成交時間:2012.6.4
成交價:253,000元
在技藝手法上窮極工巧,在圖案紋飾上極盡精致,讓整件器物熠熠生輝,這就是金銀錯工藝的迷人之處。
-END-
如果你對藏道君的文章感興趣,不妨也關注一下我們的“柏融網拍”,富有歷史價值的收藏、新鮮有趣的文玩都在這里!微信號:byronga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