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髯鳶尾(Bearded Irises)的花色有白、黑、不同顏色深淺的紅、黃、綠、藍、紫以及復色系,它是鳶尾屬中花色最為豐富的類群,也是鳶尾被稱之為彩虹女神的最佳詮釋者。有髯鳶尾可用于專類園、花境、花壇中,也可用作切花,是歐美國家鳶尾園的主角。它是一類栽培養護相對簡單的花園植物,只要在日常養護過程中掌握其栽培要點,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分株和移栽時間
有髯鳶尾栽培3-5年后,整從植株就會變得非常繁茂,開花量減少,這時需要進行分株。而有髯鳶尾的根莖在7-8月處于休眠期,通常選擇在花后或夏末進行分株。必須在霜凍前4-6周完成分株和栽植工作,這樣才能使植株枯萎前形成新的根系。
分株方法
第一步:將3-5年生的植株整叢挖起。
第二步:剔除老的根莖和老葉。
第三步:將單個植株用手掰開或用刀切開來,準備移栽。
土壤要求
有髯鳶尾喜生長在排水良好的地方。在移栽前2-3周將土壤翻整好,耕作深度為20-30cm。如果土壤為粘土,可加入一些腐殖質豐富的復合肥或有機質,以改善土壤的排水能力。栽植有髯鳶尾的土壤最好為弱酸性土壤(pH值為6.5-6.8),但也并非如此嚴格,在pH值6.1-7.2范圍內也可生長良好。當土壤偏堿性時加入硫磺粉降低pH值,而當土壤偏酸性則加入適量石灰提高pH值。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以根莖剛剛末過地表為宜,根莖頂端露出地表,須根在土壤中伸展開來。在氣溫較高或栽培土壤為沙質土時,可將根莖覆土2.5 cm。栽植后把土夯實,將根莖固定住,在長出新根前注意勤澆水。切忌將有髯鳶尾的根莖栽植過深。
栽植步驟
第一步:在種植穴中堆砌起一個小土丘。
第二步:將根莖放置在土丘中心位置,并且將須根向兩邊攤開來。
第三步:夯實根部周圍的土壤,新栽的根莖應澆透水。
有髯鳶尾栽植密度在30-60 cm均可。栽植密度高,在花園中短期內就能見成效。但栽植密度過高,則需要頻繁的分株和移栽。如下圖所示,可以將有髯鳶尾三株成一組進行栽植,每株間距約20 cm。
水分管理
新種植的有髯鳶尾需要勤澆水,這樣才能確保根系發育。澆水量以澆透根系為準。待新的根系形成后,等到地表7.5cm左右干透才澆水。澆水的頻率決定于你花園的環境。有髯鳶尾切忌澆水過度。
施肥管理
施肥管理也要視你所在地區的土壤類型而定。一般而言,在有髯鳶尾開花前6周或初秋施肥量較大,而在早春或開花后一個月施薄肥。推薦使用過磷酸鈣肥料或氮磷鉀比例為10-10-10或5-10-10的復合肥。切忌施用任何含氮量過高的肥料,否則將導致植株徒長而易發生病蟲害。同時要記住將肥料施用在根莖周圍,不要直接施在植株上,施肥后記得澆水。
有髯鳶尾日常養護
注意經常除草和清掃枯枝落葉,保持花園整潔,防止病蟲害滋生。另外也要防止由于昆蟲傳粉導致品種間發生自然雜交,因此在花后要及時將花莖剪除。
有髯鳶尾栽植后2-3周內生長明顯,植株中心位置會萌發出一枚新葉,但分株后的第一年不一定開花。有些事,需要時間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