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搞教育的,經常會有一些家長找我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通過與孩子、家長的大量接觸和長期觀察,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孩子成績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學習態度不好,孩子學習態度不好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厭學。孩子為什么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與父母的關系不好,尤其是與母親的關系不好,不聽母親的話。
孩子從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他天生就有缺點和毛病嗎?沒有!孩子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是沒有帶著任何缺點和毛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后來之所以會出現一些缺點和毛病,那是誰造成的?父母要負一半責任。為什么呢?
因為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什么都不懂,他的為人處事的方式,他的行為習慣向誰學習?向父母學習的。
如果一個孩子對人沒有禮貌,那么也許是孩子的父母對人沒有禮貌;
如果一個孩子不講衛生,那么也許是孩子的父母不講衛生;
如果一個孩子脾氣暴躁,那么也許是孩子的父母性格粗暴;
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讀書,那么也許是孩子的父母不喜歡讀書;
如果一個孩子不愿意學習,那么也許是孩子的父母沒有教給他學習的方法,沒有讓他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做父母的有意無意培養出來的。就像上海人說上海話吃上海菜,四川人說四川話吃四川菜一樣,仿佛生來就會不需培養,而事實并非如此!父母每時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在教,這就是“潛教育”,比“顯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質的教育。
優秀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制造者,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者。
所以說孩子出了問題,各位家長不要去一味地去責怪孩子,要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
在此我還要強調一點。孩子從出生到上幼兒園,大部分時間都是由母親照顧,母親對孩子的影響要要遠大于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因此母親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母親為人處世的態度、性格修養對孩子的成長太重要了。母親書讀得不多、文化水平不高沒有關系,就怕母親性格暴躁、經常發脾氣。一個母親,只要有下面三個缺點之一,孩子的成績一定好不起來。
有的家長很納悶,孩子在別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媽媽就變了另一個人似的,變得不可理解。什么原因呢?就是因為孩子不喜歡你,不服從你的管教,不想與你溝通,不聽你的話。
因此,我奉勸各位媽媽,尤其是性格比較急躁、比較強勢的媽媽,你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你一定要學會變得溫柔,盡量少嘮叨、少批評、少抱怨,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成長,也有利于夫妻關系的幸福。中國的男人都喜歡溫柔、善良的女人,都渴望找到一位賢妻良母做伴侶,沒有人喜歡“母老虎”!
性格越溫柔的母親,她在孩子面前的指揮能力越強;凡是扯著嗓門整天對孩子嚷,對孩子指手畫腳的母親,會慢慢失去在孩子中的這種引導能力。
作為一位母親,一位妻子,如果你不先改正自己的缺點,不僅孩子無法成才,還會影響到婚姻。
一、媽媽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困擾我們最多的就是情緒。有時你會輕松喜悅,有時你會緊張沮喪,這就是好情緒和壞情緒之分。不管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需要正確的宣泄渠道,需要管理。作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應該對自我情緒有一定的自控力和調節能力。欣喜若狂或沉郁過度,怒發沖冠或哀傷無力,都是不理智不冷靜的宣泄。
能控制自己情緒的女人,才是成熟的。只有不成熟的女人,才不能控制自己。一個不分場合時間就肆意發泄自己情緒的成年女人,不論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都會讓身邊的人感到恐懼,或尷尬,或奇怪,或憤怒,尤其當你作為一個媽媽時,這些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明顯。
有的媽媽和孩子相處時,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對孩子怒吼,好的時候就拼命補償。對待孩子的態度完全是憑自己的情緒好壞,讓孩子摸不著頭腦。還有些媽媽自己受了委屈,或者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把怒氣發到孩子身上。
孩子不明白媽媽為什么會生氣發怒,他會覺得是自己的原因,會想“我是不是一個惹麻煩的孩子,一個令媽媽討厭的孩子?”甚至他會為無力讓媽媽高興起來而難過。這樣,孩子會處在自責狀態。
所以,媽媽一定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控制不住情緒。另外,媽媽也不要以不妥當的情緒示范,來教導孩子如何表達感情。比如,如果一個媽媽遇到問題和不快,在家摔東西、暴怒、哭泣……這些不理智的行為,很容易被孩子學去。
人的個性成熟,一般有三方面的標志:一是身體的成熟;二是情緒的成熟;三是社會性的成熟。我們知道,孩子會亂發脾氣,還有,幼稚的成年人也會控制不住發脾氣。我們女人是比較容易陷在情緒中的動物族類。
有一位男性企業老總曾經說過“女人的情緒一旦爆發,就是不可控制的母老虎”。可見男人對女人情緒變化的感受。
一個女人的家庭是否幸福,心智是否已經成熟和成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她控制、管理自我情緒的能力。情緒成熟,意味著我們的心智成熟;心智成熟,意味著冷靜和智慧。在較量中,情緒激動的一方往往居于劣勢。有不少人即使已經度過了大半生,但她的情緒卻依然是幼稚的,內心難以冷靜地面對、處理發生的問題。
二、娶對一位妻,福澤三代人
在一個家庭中,妻子有妻子的責任、作用,丈夫有丈夫的責任、義務。女要柔順,男要剛強,是自然法則。就如同水往低處流,是自然規律。如果違背規律,就要付出巨大代價,而結局必定不好。
很多家庭整日爭吵打鬧,大部分原因都在于雙方沒有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身為女人如果不尊公婆,不敬丈夫,不睦親友,動不動就沖公婆發脾氣,沖丈夫吆三喝四,沖兒女呵斥苛責,這樣的女人德行太差,不配做媳婦,更不配做母親了。
所以,結婚決定不是小事,現在有的青年人尤其是男孩子結了婚父母都還不知道,把媳婦領回去了,父母才知道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娶了媳婦了。這實在是大不孝。結婚絕對不是兩個年輕人的事,而是整個家族中最大的事情。隨隨便便結婚,是幼稚的行為,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這樣的兒子目光短淺,沒有為家族荷擔的心量,所以跟隨這樣的男人對女孩來說也不是個明智的選擇。選擇婚姻,要鄭重其事。
中國有句老話:女怕嫁錯郎。同樣道理,男怕選錯妻。妻子選錯了,不但毀了自己的幸福,也毀了家族的未來。因為中國古語說:一代沒有好妻,三代出不了好后代。
中國古代的漢字非常有智慧,我們經常說“安家樂業”,“安”字就和女性有關,你看,古人將房子里面有一個女人作為“安”字,很有思想!沒有房子不行,有了房子但缺了女人,也不行。這不就是沒有安家嗎?后來有了房子、妻子,女人在那個屋子里,是那么地安好、安分,把家里收拾得有條有理,整治得服服帖帖,這是一個多好的女人、多好的家,多安全的女人、多安全的家!女性對于一個家來說是多么重要!
還有“好”字,一邊是一個“女”,一邊是一個“子”。多么美好的一幅家庭圖畫!一個是那么幸福的女人,一個是那么可愛的孩子,女人抱著孩子,孩子張開雙手,母子盡情地嬉戲,歡笑,誰見了都會說:好!母與子女的那種歡樂的幸福陽光、那種燦爛的笑聲,從幾千年的遠古一直穿透到今天,只要你讀懂了這個字,你會感到原來是那么生動,那么美好,讓一代代人感動!你看在一個家庭中,女人多么重要,孩子多么重要,她們構成了母性之美,家庭之美,和諧之美。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既然萬物是負陰抱陽的,那么萬物之一的家庭也是由陰陽構成的。在一個家庭里,“負陰”就是背后是陰,而“抱陽”就是胸前是陽、前面是陽。從中可以懂得,成立家庭后男人應當在前面,女人在后邊,男人主外邊,女人主里邊。
“沖”是什么意思?《說文》:“涌搖。”這是說,陰陽之氣在涌動、搖動,在相互的沖撞、交流、協調、調和,最后美妙地達到一種“和”,是和氣、和順、和諧、和睦、和美!這樣的家庭多幸福!這樣的家庭,才會家和萬事興。
老子所說的:“知其雄,守其雌。”在一個家庭中,妻子有妻子的職責,丈夫有任務,想要家庭和諧,不僅女人要“知其雄,守其雌”,男人也要“知其雄,守其雌”,這就可以陰陽“沖氣以為和”了。就是各人要盡到各人的本份。
女人要柔順,男人要剛強。如果互相不研究,不了解,不深知,又互不溝通,互不相讓,互爭互斗,互欺互騙,那么家庭里就會戰火連綿,如人間地獄。
治國平天下之權,女人操得一大半。因為家庭之中,主持家政者,多為女人,男人多持外務。其母若賢,子女在家中,耳濡目染,皆受其母之教導,影響所及,其益非鮮。若幼時任性嬌慣,放縱其自由,不以孝弟忠信因果報應教導他,甚至慫恿孩子睚眥必報、斤斤計較、爭搶好勝,長大則便有可能成為悖逆父母作惡多端的不善之人。
女孩如果不接受圣賢教育,他日為人妻,為人母,不但不能相夫教子,以成善士,或反相之教之以成惡人。這是很可怕的后果。
當下很多女人,她們要主外,不管家,讓丈夫主內,她們要做太陽,不做月亮,要做巍巍青山,不做綿綿弱水。當然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不好。但是生活往往是最嚴厲的老師!因為倫常破壞了,自然規律打破了,水是往低處流的,你非要它往高處流,必然要付出艱苦努力,而最終結局必定不好。
真正有智慧的女人經過愛情婚姻的打磨滾爬,經過現實與傳統的風雨洗刷,她們往往咀嚼出中間合理的內涵來,她們好多人最后體味到,女人還是做月亮的好,不要搶著去做太陽了,還是去做那盈盈之水好,別爭著去做青山了。當然,當下理想的現代女性是里里外外兼管,出外是干事業,回家是家庭主婦,這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