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名稱]參歸湯
[功能主治](l)萬功能滋陰潛陽,平肝涼血;主治肝腎陰虛型再障。(2)方功能溫補氣血,健脾益腎;主治氣血兩虧脾腎陽虛型再障。
[處方組成](1)丹參12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女貞子12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麥芽12克、早蓮草30克、仙鶴草30克、桑椹30克、龜版30克、生龍骨30克、生特蠣30克、黨參30克、黃芪30克、大棗30克、生地30克、枸杞30克、花生衣10克、甘草10克、雞內金15克、三七粉(沖服)3克;水煎服。小兒量減半。
(2)黃芪30克、黨參30克、熟地30克、白芍30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人參(另煎)4克、鹿茸粉(吞服)0.4克、甘草10克、山萸肉10克,水煎服。小兒量減半。
[辨證加減]血紅蛋白上升不明顯者如僵蠶、丹皮、三七份、桃仁以活血化瘀。
[療程療效]治療200例,治愈(血紅蛋白在100克/升以上,血小板在100×10的3次方/升以上,白細胞在8×10的9次方/升左右,并隨訪3年以上未復發)95例,緩解(血紅蛋白、白細胞均在正常范圍內,而血小極穩定在70×10的9次方/升以上,1年后無出血現象)74例,無效(經 2個月調治,血紅蛋白、血小板、白細胞均無明顯上升)31例。總有效率為84.5%。
[處方來源]山東省即墨縣官莊醫院華玉祥。
[處方備注]華氏認為,再降臨床雖分為兩型,但實為不同階段的病理變化。如肝腎陰虛、肝陽亢盛型,臨床上常伴有出血和感染,特別以鼻衄為多見,此型糧難治,適用清補止血法,即在車補脾腎的基礎上加以平肝涼血止血藥,且不可見其出血即投以大劑量的補氣補陽藥,恐其助火迫血外溢,造成危候,當出血和感染被控制后,又要注意及時運用溫補脾腎之陽的藥物,使陰得陽助而泉源不竭。本方名由編者所擬。(施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