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患痛風的人群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化,常常有二三十歲的痛風患者來就診,大家對痛風的認識也越來越高。
但人們對于痛風的認識還是存在許多誤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痛風不痛了,就自行停藥了!
盡管醫生千叮嚀萬囑咐,不要擅自停藥,但這樣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在臨床,經常能遇到痛風急性發作的患者前來問診:“醫生,幫幫我,好痛啊!”仔細詢問,這些患者沒有規范用藥控制尿酸,日常痛風不發作時就只控制飲食不吃降尿酸的藥,只等痛風發作才來就醫和服藥。
結果,導致痛風反復發作,還被查出血肌酐升高,引起痛風石和腎功能損害。
很多患者都會問:醫生,痛風不痛了,我能不能停藥?
在這里咱先了解痛風到底是啥?
高尿酸血癥≠痛風
門診有的患者會拿著體檢報告來咨詢,“醫生,我檢查發現尿酸高,是不是有痛風啊?”這種時候,醫生往往會多問一句有沒有出現過急性發作的關節紅腫熱痛等情況。
這是因為,高尿酸血癥不等同于痛風性關節炎,但兩者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痛風的基礎是高尿酸血癥,不少高尿酸血癥患者可以持續終生不發生癥狀,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只有在發生痛風性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痛風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風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形成等。痛風性關節炎有發作期和間歇期,很多患者往往只看關節痛這一表象,當處于間歇期關節不痛了就認為不用服藥了。
關節不痛就停藥反而會延誤病情
事實上,痛風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得以控制,正是降尿酸藥起的作用,如果停藥,血尿酸值又會上升。痛風性關節炎能讓患者切實感受到疼痛折磨,而高尿酸血癥卻可能是無聲無息的,如果患者只注意表象,沒有疼痛就不用藥,事實上血尿酸值還是處在高位。往往由于患者無臨床癥狀,不引起患者的注意,忽視了治療,但是高尿酸血癥的危害卻是潛在的和持續性的。
尿酸高會損傷腎
甚至出現慢性腎衰竭
痛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但高尿酸血癥對腎臟的損害更為直接和明顯,因為腎臟是人體排泄尿酸的主要途徑,約占70%。當高尿酸血癥達到一定高值,就會形成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腎臟等部位沉積,在關節沉積可引起痛風發作及痛風石形成,在腎臟沉積可能引起腎結石、以及尿酸性腎病、甚至慢性腎功能衰竭。
因此,痛風患者關節不痛就停藥會延誤病情,以至于發展到后來,損害腎臟并形成腎結石等,如果再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
因此,痛風的朋友們,應該著眼于長遠防控,不能“短視”只顧眼前關節痛不痛,應當堅持服用降尿酸藥及飲食控制,并且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調整用藥劑量,將血尿酸降低到目標值,并長期維持在目標值范圍內,這樣既能大大減少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也能預防尿酸鹽對腎臟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