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仲念念
在這個時代里,養生變得越來越流行,無論是明星還是俗人,都在養生大道上越走越遠。
可是縱觀我們周圍,又有多少人真正踐行了這兩個字呢?
在他們一邊熬夜,一邊吃補品,一邊泡腳,一邊又喝酒的空隙里,養生的意義早已悄悄溜走,變成了華而不實的表演。
在我看來,養生從來沒有固定的儀式。泡腳的人不一定養生,吃藥的人不一定養生,真正的養生是從內心里生出對人生的敬畏與尊重,才能讓余生變得有滋有味。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林清玄先生的作品中。
林清玄先生不僅是我國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一位懂得生活的智者,
他的文章里隨處可見對于點滴事物的贊美,通篇透露著昂揚向上的精神力量,讓人頓時舒心,又充滿斗志。
有人評價林清玄的散文是世界上最好的藥材,短短一篇就能治愈人心,事實上也是如此。
林清玄先生字里行間所透露的生活之美、活著的韻味,恰恰是我們在人世間所渴求的真諦。把握住這一點,就達到了養生的目的。
在林清玄先生所有的文字中,最受人喜歡的莫過于他曾總結道:
人這一輩子要做到四心: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可見,最高級的養生不是早起和鍛煉,而是做到兩個字:養心。
?01:以清凈心看世界,才能享受當下。
這個世界沒我們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沒有那么糟糕,我們對于生活的感知,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自身的境界。
管得太多,看得太多,想得太多的人,往往會被瑣事纏身,唯有以一顆清凈心看待世界,逃出生命里毫無意義的糾纏爭奪,才能看到當下的真滋味。
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里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林清玄先生正和妻子一起趕往家中,路上車輛擁堵,司機焦躁不安,一邊抱怨著生活之難,一邊又感嘆人生之苦。
但坐在后排的林清玄先生卻只是握住妻子的手,默默地笑了一下,在他看來,既然已經擁堵,便無需再為這些小事煩憂,否則它不止堵了路,也堵了你的心。
? 事事復雜,萬般難料,可就在這些不如意之中,還尚存些許美好。頂住煩憂,守住幸福,人生也將簡單得多,正如林清玄先生所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我們要過快樂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這樣就會感到慶幸、懂得珍惜。”
多想想生活之美,人生也就清凈了。
?
02:以歡喜心過生活,才能被生活治愈。
喝了再多的養生粥,做了再多的鍛煉,都只不過是表面功夫,人的心若不能從心底里感到幸福,萬般努力都是徒勞。
或許我們應該聽聽林清玄先生的建議,他在散文里提到要以歡喜心過生活,簡單來說,就是學會發現生活真味,便可消除疲憊。
翻開林清玄散文集就會發現,他把日常中最不起眼的小事都寫出了韻味,一勺西湖水,一條大鯉魚,一花一木,一蔬一飯,都在他的筆下熠熠生輝。
原來,生活并非毫無趣味,而是我們失去了發現美的眼光。
唯有像林清玄先生一樣慢慢品味身邊的點點滴滴,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世間事,久而久之,你就愁云盡消,奔赴美好。
?
03:以平常心生情味,才能重拾人性之美。
如今的這個社會里,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疏離,本質原因是我們再也找不到平常心。
要么處處防備,要么是高人一等,地位不對等的關系,又何來人情味呢?
不如像林清玄先生所說的那樣保持平常心,既不過分親近,又不冷漠疏離,保持著真誠與善意,人間便又充滿溫情。
?
04:以柔軟心除掛礙,就能營造美妙的余生。
林清玄先生長相一般,經常被人指指點點,有一次在大學演講時,學生們看到他的臉就笑了出來。
不過林清玄先生并不生氣,他笑著說道:
“有一年冬天,我在北京街頭打車。剛一上車,司機就問我'姑娘,去哪兒’。我干脆摘下眼鏡,讓司機看清我的模樣。結果司機看了我一眼,連忙改口說'大娘,您到哪兒’。”
能夠如此自黑,可見林清玄先生的情商,也能看出他自身的豁達態度。
無論是面對讀者還是處理家庭瑣事,林清玄先生都有一顆柔軟心,用溫柔的態度化解,而非其言厲色,這樣的方式也為其避免了許多無意義的憂愁。
用一顆柔軟的心對待他人,即減免了別人的負擔,也開闊了自己。心境好了,生命的樂趣自然滾滾而來。
?
林清玄先生是少有的能將文字寫得如詩般美妙,又飽含真理的智者,他的散文集里隨處透露著對于生活的熱愛,給人奮發向上的力量。
而這四心就是他對于人生的總結,也能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人生在世,總能遇到許多煩憂,總是會面臨許多坎坷,但只要秉持著四心,讀著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一定能心胸開闊,在人世間找到自身的位置。
推薦林清玄先生的這本散文集給你,其中一共有30多篇散文,有對林清玄對于生活的描繪,也有他對于人生的總結,每一篇都很短,一杯茶的功夫就能讀完,卻能帶給人一生的精神享受。
如果你讀不進去故事,也讀不進去雞湯,不如就讀一讀散文吧。
《林清玄散文集》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妙的證明,尤其是林清玄先生的文筆,絕對會讓你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更何況,這樣一本傳世之作,僅僅二十幾塊錢,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