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要我談談詞的格律,以便進行詞的寫作。我覺得是一件不錯的事,所以從今天起我會陸陸續續談詞的格律。今天要說的是《臨江仙》詞的四種格式。
我們先來說說《臨江仙》詞牌。這個詞牌最初是詠水仙的,調見周邦彥聽者《花間集》,以后作一般詞牌,常用于教坊曲,雙調小令,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又名《謝新恩》、《雁后歸》、《畫屏春》、《庭院深深》、《采蓮回》、《想娉婷》、《瑞鶴仙令》、《鴛鴦夢》、《玉連環》。敦煌曲兩首,任二北《敦煌曲校錄》定名《臨江仙》,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作《臨江仙》?!稑氛录啡搿跋蓞握{”,《張子野詞》入“高平調”。
《臨江仙》詞一般認為有三種格式,一是六十字,如蘇軾詞。二是五十八字,上下片第四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李煜詞,三是五十八字,上下片起句較蘇軾詞少一字,如晏幾道詞。后來被柳永演為慢曲如《臨江仙慢》、《臨江仙引》等,九十三字是別格。下面我們來具體談談《臨江仙》詞的四種格式。
第一種格式,分為上下兩片,且兩片格律相同。但首句亦可作“中平中庂平平仄',下片可以換韻。具體格式為: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韻)
例一,鹿虔扆《臨江仙》(兩片同韻):
金鎖重門荒苑靜,
綺窗愁對秋空。
翠華一去寂無蹤。
玉樓歌吹,
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
夜闌還照深宮。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傷亡國,
清露泣香紅。
例二,馮延己《臨江仙》(下片換韻):
冷紅飄起桃花片,
青春意緒闌珊。
畫樓簾幕卷輕寒。
酒余人散后,
獨自憑欄桿。
夕陽千里連芳草,
萋萋愁煞王孫。
裴回飛盡碧天云。
鳳笙何處,
明月照黃昏。
第二種格式,也是分為上下片,兩片格律相同。具體格式為:
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韻)
例三:徐昌圖《臨江仙》:
飲散離亭西去,
浮生長恨飄蓬。
回頭煙柳漸重重,
淡云孤雁遠,
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
潮平淮月朦朧。
酒醒人靜奈愁濃!
殘燈孤枕夢,
輕浪五更風。
第三種格式,分為上下兩片,且格律相同。具體格式為: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平仄仄/
中仄仄平平(韻)
例四:蘇軾《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
歸來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
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
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余生。
第四種格式,又叫仙呂調慢曲,也分為上下兩片,且格律不同。具體格式為:
仄仄仄平仄/
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韻)
仄平庂(逗)/
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
仄平仄仄/
平平仄(逗)/
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韻)。//
平平(韻)/
平平仄仄/
平仄平庂平平(韻)/
仄平平平庂/
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
仄平中仄/
平平仄(逗)/
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韻)。
此外慢詞中有領詞。下例中“奈”、“是”、“覺”、“念”、“問”皆領格字。
例五:柳永《臨江仙》:
夢覺小庭院,
冷風淅淅,
疏雨瀟瀟。
綺窗外,
秋聲敗葉狂飄。
心搖。
奈寒漏永,
孤幃悄,
淚燭空燒。
無端處,
是繡衾鴛枕,
閑過清宵。
蕭條。
牽情系恨,
爭向年少偏饒。
覺新來、
憔悴舊日風標。
魂消。
念歡娛事,
煙波阻、
后約方遙。
還經歲,
問怎生禁得,
如許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