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廚頻率激增,越發感受到一口好鍋的重要性。
到底什么才是最適合小白入手的鍋具?如果想提升做飯效果,什么鍋值得花點錢投資?明明沒用幾個月的不粘鍋,怎么就開始粘了?每天用力刷的雪平鍋,變黑速度卻越來越快??
今天,我們就請邱天大廚來講講,怎么挑選一口適合自己的鍋,以及更重要的:后續如何使用和維護。
新手最友好的不粘鍋
這大概最常見,但卻被誤用最多的鍋。它之所以很快就變粘,可能是因為你長期干燒,或者做完菜立刻沖涼水,破壞涂層了……
是的,不粘鍋的“不粘”,全靠涂層。市面上主流涂層有兩種:特氟龍(PTFE)涂層和陶瓷涂層。大多數不沾鍋用的都是特氟龍涂層,可以在-180~260oC長期使用,不粘效果極佳。但溫度超過260oC后,涂層會不穩定,超過360oC后還會產生有害煙霧。但別擔心!一般食用油的煙點,都在250oC以內,只要不長時間大火空燒,是不會有問題的。另一類陶瓷涂層,耐高溫可達450oC,安全性更高,但涂層磨損快,鍋底容易發黃發黑,不粘壽命更低,而且均價更貴。順帶提一嘴,之前風很大的麥飯石鍋,其實并不是使用真的麥飯石制作的,而是把涂層做成仿麥飯石的花紋,本質上還是特氟龍涂層不粘鍋。不管是什么不粘鍋,都屬于易耗品,一般壽命在1-2年,所以日常使用上,要盡可能減少涂層磨損。
1. 不粘鍋不耐高溫,忌驟冷驟熱,所以不適合高溫油炸、空鍋大火猛燒,也不能燒完菜后立刻拿去沖涼水,可以用溫水洗鍋,或待自然冷卻后再清洗。2. 不可使用鋼絲球刷鍋,推薦使用百潔布的黃色軟面清洗,如果糊鍋,可以用醋或小蘇打浸泡后再清洗。3. 不要使用金屬鏟,要使用木鏟/硅膠鏟,也不適合烹飪蟶子花甲等帶殼、尖銳的食物,會加劇涂層磨損。4. 如果表面出現劃痕,還可以使用,但有涂層小片脫落的情況,或是嚴重變粘,就要換新了。越養越好用的鐵鍋
相比不粘鍋,中式廚房最常見的鐵鍋,雖然需要養,但養好了也可以自帶油膜,甚至能媲美不粘鍋!按材質,鐵鍋可以分為生鐵和熟鐵兩大類,適用場景不同。
常見的薄壁中式炒鍋,比如著名的章丘鐵鍋,就是熟鐵鍋。所謂“熟鐵”,意思是含碳量小于0.02%,用生鐵精煉而成的比較純的鐵,它導熱快,延展性好,最適合爆炒。而那些花花綠綠價格高昂的Le creuset、Staub鑄鐵鍋,則屬于生鐵鍋,用含碳量大于2.11%的灰口鐵“鑄造”而成。它導熱相對于熟鐵鍋要慢,但傳熱均勻,升溫穩定且蓄熱能力好,非常適合作為湯鍋、燉煮鍋。但無論生、熟鐵鍋,共同缺點就是易生銹、易腐蝕。平時使用要注意:1. 專鍋專用,尤其是中式熟炒鍋,最好只用來炒菜,盡量避免用來燒水、煮、燉,會破壞好不容易養好的油膜。2. 洗滌時避免用鋼絲球大力刷洗,會破壞鐵鍋的氧化膜,容易粘鍋、生銹。3. 不適合長時間烹飪高酸性的食物, 比如帶大量醋的菜肴,酸會腐蝕金屬。4. 用完鍋后盡快洗凈,擦干,盡量保持鐵鍋干燥,還可以抹點油。第一步,先除銹。把鍋燒熱后關火,用抹布沾醋擦拭除銹。先用濕廚紙或軟布擦拭鐵鍋內部,然后大火空燒,轉動鍋具讓整個鍋都接觸火焰,鍋具變色水分蒸干后關火。讓鍋自然冷卻后,倒入一碗油,小火加熱,夾一塊廚房紙擦拭鍋內壁,讓油充分浸潤鍋每一處后,倒出油。清水沖洗,擦干水分,再用廚房紙蘸油擦拭整個鍋內壁,恭喜你又得到了一個新鍋!你可能會覺得,這看起來也太麻煩了……有沒有不易生銹的鐵鍋?還真有,加一道琺瑯工藝就可以了,但價格也蹭蹭上漲。一般琺瑯釉面分黑白兩種,都是完美的燉煮選手。黑琺瑯的釉面更多孔,能夠吸附油脂,也適用于煎炒炸。白琺瑯的釉面更光滑好看,不過濃油赤醬的菜,可能會染色。琺瑯鑄鐵鍋很耐造,家用煤氣灶和烤箱可以放心用,唯一要注意的是不要空燒。如果是電磁爐,不要一開始就開最大檔,要小檔慢慢升溫,不要讓溫度超過600度,否則對琺瑯涂層會有損傷。
也不要用金屬廚具和用鋼絲球洗鍋。如果粘鍋,可以在熱水中長時間浸泡,殘留物軟化后再用軟海綿清洗。耐用抗銹的不銹鋼鍋
不銹鋼雖然耐用,不易腐蝕生銹變形,但導熱性不好,不太適合做炒鍋,更適合當蒸鍋、湯鍋、奶鍋、油炸鍋等。圖片源自雙立人官網。現在一些品牌的不銹鋼鍋,也會使用三層復合結構(如兩層不銹鋼夾一層鋁),使鍋具受熱均勻、導熱快,可通用于煎、炒、烤、燉等多種功能。很多人用不銹鋼鍋炒菜,覺得易粘又難清洗,這里傳授一個秘訣:不銹鋼鍋溫度在160-180度時,相對更不粘。沒有溫度計怎么辦?可以中大火加熱鍋2分鐘,再撒幾滴水到鍋里,當你看到水滴快速凝聚成水珠,在鍋里到處跑,就是合適的程度。近年很流行的日式雪平鍋,其實大部分也是不銹鋼材質,可能還會有鋁、銅、鋁合金并覆蓋不粘涂層等。
它單層導熱材質、木質防燙手柄、導流口、防溢出雪花槌目紋的設計,都注定了非常適合煮、燉、蒸,卻不太適合炸、煎、炒。
雖然它口徑小、有一定深度,但不建議經常用來油炸,因為雪平鍋很薄,高溫下容易變形,還會發黑。商用炸爐一般是加厚的304不銹鋼,在高溫下更穩定。不銹鋼鍋具溫度超過160°,會出現變色現象,主要是鉻、鎳的高溫氧化物。最大的注意事項就是:忌干燒和大火,不止鍋體變黑,木質手柄也會烤焦。具體開多大的火呢?可以觀察爐具的藍色火焰圈,不超過鍋底就可以了。2. 清洗時用百潔布+小蘇打+熱水擦拭,對鍋具的傷害最小。盡量避免用鋼絲球刷,尤其是高拋光亮面的不銹鋼鍋具,鋼絲球會損害拋光面。3. 不用強堿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漂白粉、次氧酸鈉等,會破化鍋具表面。不易洗凈的污漬,可用水加白醋煮沸數分鐘后洗凈。4. 不銹鋼并不是不生銹,而是游離的鉻鎳的抗銹能力很強,清洗后還是要盡量擦干。煲湯煮飯一絕的陶鍋、砂鍋
砂鍋、陶鍋應該是煲湯最好的鍋了,雖然溫度上升較慢,但能讓食物均勻且充分受熱,散熱慢,非常適合作為燉鍋。砂鍋表面的氣孔相對更大,具有一定的透氣性、吸附性,用來做煲仔飯、啫啫煲會有更特殊的風味,但也意味著容易串味,所以最好是專鍋專用。而陶鍋的氣孔則更細密,表面還會上釉,整體更結實耐高溫,不僅適用于明火,也可以微波爐使用。無論砂鍋還是陶瓷鍋,缺點都是不耐溫差劇烈變化,否則很容易炸裂。新鍋第一次使用,建議裝滿清水浸泡6小時以上,讓鍋充分吸水,然后熬大米粥。大米中的淀粉可以把鍋壁的一些縫隙堵住,增強鍋壁強度防止開裂。1. 先擦干鍋外壁的水,小火加熱慢慢升溫,如果燉煮中途需要加水,要加溫水。
2. 不可干燒,更適于燉煮菜品,但避免熬制黏稠的湯汁。2. 加熱后的砂鍋陶鍋,避免直接放置在冰涼的大理石桌面、瓷磚或水泥地上。4. 清洗時不能用洗潔精,因為陶土的特性,洗潔精可能會殘留在鍋的氣孔內,推薦用成分更單一的小蘇打清洗。總結下來,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鍋具的養護有著很多通用技巧,比如:3. 清潔的時候,不要用鋼絲球使勁刷,更推薦用百潔布,放小蘇打、白醋等加水浸泡后清洗。3M品牌就有不同材質鍋具專用的百潔布:綠色鐵鍋碗盤專用,藍色不粘鍋專用,雪平鍋或其他不銹鋼鍋具可以用這種,粉色高檔餐具專用,適用于琺瑯鍋或砂鍋。柔軟的黃色海綿層不會產生劃痕,但綠色面殺傷力非常強,不適合刷不粘鍋、琺瑯鍋這些涂層易受損的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