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它最早先出現在歐洲宮廷。宮廷生活奢靡,貴族們吃的都是大魚大肉,所以,痛風也被稱為“宮廷病”或“富貴病”,很多人的痛風都是“吃出來的”。
古往今來,帝王將相、達官顯貴都曾受過痛風的折磨,他們終日山珍海味,把酒言歡,因此痛風的發生率很高。如亞歷山大、忽必烈、牛頓等,都是擁有這種痛苦的“富貴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越來越“肆無忌憚”。你覺得吃海鮮喝冰啤酒是一種享受嗎?殊不知這就是導致痛風的最大誘因。
痛風也叫白虎厲節,就像是老虎咬住關節一般,疼痛無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病因。痛風的問題在于體內尿酸過多,超出人體的排泄范圍,就會堆積到血液中,并隨之流遍全身。比如尿酸會從腳部血液中析出,形成尿酸結晶。看似美麗的結晶就像刀片,難以想象無數刀片橫插在肉里是種什么感覺。
有個商人,痛風六年,日常暴飲暴食,經常吃海鮮,右膝關節腫大,捫之發熱,不得彎曲,已經見不到“骨性標志”了,走路需要拐杖相助,常常晚上痛醒,難以入睡。他找到了老中醫,想著可不可以喝中藥得到緩解。
老中藥深吸一口氣,說道:這痛風看起來兇猛,但是如果深諳益氣活血、通利關節、清熱除濕之法,這匹老虎也只不過是紙老虎,隨后開了一方。
組方:刺五加、紅景天、生黃芪、土茯苓、萆薢、薏米、蠶砂、虎杖、姜黃、威靈仙、秦艽、獨活、佛手、甘草。
中醫認為痛風就是身體的排濁能力下降了,這個濁物是什么呢?是濕邪,濕邪往下走了,沉淀在了關節處,主要是腳趾這個關節。所以,中醫治療痛風首要任務就是祛濕降濁,把身體的濕濁排出去。所以這里用了三味藥來祛濕,分別是土茯苓、萆薢、薏米。其中土茯苓是治療痛風的妙藥,土茯苓一方面可以利濕,另外一方面還可以通利關節。
土茯苓
濕氣沉淀在腳趾或者關節處,就會慢慢化熱,叫做濕化熱。很多痛風患者發作的時候,大腳趾紅腫熱痛,這個就是因為有熱。所以這里用虎杖與蠶砂來清熱,同時消腫止痛,把關節這個地方的紅腫消下去。虎杖它還可以降尿酸,化解痛風。
痛風與風邪有關,所以要祛風濕,因此,這里用獨活與秦艽來祛風濕。
獨活
中醫說,不通則痛,通則不痛。說明這個地方瘀堵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瘀堵,是嚴重瘀堵了。因為濕氣會阻礙氣血的運行,導致氣滯,氣滯就會血瘀,血瘀就會痛。所以治療痛風一定不能忘記活血化瘀,這里用姜黃來活血化瘀。
痛風發作的地方是關節,所以還需要一個可以通利關節,舒筋活絡的藥。這個重任誰來擔任呢?非威靈仙莫屬。威靈仙,又威,又靈,又仙,可以化骨刺,化結石,可以打通關節,威,說明速度快,靈,說明效果很好。
威靈仙
佛手理氣和胃,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痛風發作的時候是一種緊急的狀態,甘草可以讓疼痛緩和一點。
這個方子還用了三味扶正的藥,分別是刺五加、紅景天、黃芪。這三味藥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補氣。為什么要補氣呢?因為氣足了,身體的濕濁才更容易排出去。另外,這個方子以通為主以泄為主,容易損耗正氣,容易導致氣虛,氣虛的人可能消受不了,所以加入三味藥來補氣。
刺五加
此方諸藥合用,通過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通利關節治療痛風,我認為對痛風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
最后提醒大家,我分享的這張方子,是想給患者提供一個治療思路。還是那句話,中醫用藥講究一人一方,切不可盲目用藥,如果你有其他痛風問題的困擾,可以留言說說,我幫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