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單方大全0 -3

[轉]單方大全0 -3



單方大全0

本博客所集單方偏方系從近期全國各地中醫期刊中精選而成,共 990 首。為便于使用,按內科、外科、骨傷科、男科、婦科、兒科、耳鼻喉科、 口腔科、眼科、腫瘤科等次序排列,內容豐富。.以病統方,收錄病證計 330 種。.每一方劑之下皆分藥物,用法、療效、病例、來源等五項內容。原方無方名者,編者擬加之;原資料無病例者,本博客亦付之缺如。.部分單、偏方的特殊用法、使用注意事項及中藥的學名等,均在“注” 中說明。.力求通俗易讀,便于使用。所錄方劑藥簡效驗價廉。在本博客共分75篇文章在中醫妙方里發表。-

  -

內科感冒-

一貼靈-

[藥物]麻黃、香薷各 15 克,板藍根、蒲公英各 10 克,桔梗 12 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粉,成人一般用量約 3.5 克,兒童用量約 l 克。 將藥粉倒入肚臍中心,然后用一般膠布貼敷固定,勿令藥粉撒漏。-

[療效]此方治療感冒 200 例。痊愈 196 例,無效 4 例。-

  [病例] 苗×,女, 28 歲。自感畏寒發熱,全身酸痛,頭暈乏力 而來診。查體溫 39.9℃,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診為風寒感冒。貼上藥-

1 小時后感全身舒適,諸癥減輕,體溫下降,全身無不適感,繼用 1 劑以鞏 固療效。-

[來源]張群才,等。陜西中醫 1990; (6) : 271-

慢性支氣管炎-

百部湯-

[藥物] 百部 20 克。-

  [用法] 將百部水煎 2 次,合并藥液約 60 毫升,每次服 20 毫升, 每天 3 次。可加少許白糖或蜂蜜矯味。-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氣管炎 110 例,近期控制 36 例。顯效 35 例,好-

轉 25 例,無效 14 例。-

  [病例] 李×,女,50 歲,咳嗽 3 年。近 1 月來加重,咳嗽胸悶,吐 痰較多,每天可達 2000 毫升以上。每至冬季復發,春夏季可減輕。檢查:心-

(一),雙肺布干羅音。胸透示:雙肺紋理重。診為慢性氣管炎(單純型)。-

投以上方,服 1 個療程達到近控標準;為鞏固療效,又連服 2 個療程。隨訪-

4 年未復發,達到臨床痊愈。-

[來源] 鄭祥光.陜西中醫 1986; (10) : 439-

沉香蛤蚧丸-

  [藥物] 沉香 24 克,蛤蚧 2 對,人參、地龍各 50 克,補骨脂、胡 桃肉、丹參、黃芪各 100 克,肉桂、麻黃各 40 克,厚樸 80 克,炙甘草 30 克。-

  [用法]上藥研末,白蜜 500 克煉為丸,每丸重約 6 克。早晚用溫開水 各送服 2 丸。-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7 例,均收到滿意療效。-

  [病例] 趙×,男, 49 歲。喘促反復發作 10 余年,每遇冬天病情 加重。診見形瘦神疲,面色黧黑,足脛微腫,呼多吸少(動則尤甚),唇色 紫紺,舌苔白滑,脈沉細無力;× 線提示慢性支氣管炎及肺心病。證屬肺脾 腎三臟陽氣虛衰,痰濕失于溫化所致。治宜溫脾補腎,宣肺化瘀定喘。服上-

方 10 天后咳喘基本緩解,足脛腫退。再服 2 劑以固療效,1 年余未復發。第-

3 年冬因受涼復發,又服上方 1 劑,隨訪未見復發。-

[來源]李長模,陜西中醫 1985; (6) : 274-

補腎合劑-

  [藥物]制附子(先煎半小時)10—30 克,補骨脂 10—15 克,菟絲子、 山藥、枸杞、麥冬各 15—30 克,五味子、杏仁、米殼各 10 克,黨參、黃芪、 仙鶴草各 20—30 克,牛蒡子 9 克,核桃(去殼)3 枚。-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早晚分服。-

  [療效]此方治療腎虛型慢性支氣管炎 58 例,臨床控制 12 例,顯效 14 例,好轉 29 例,無效 3 例。-

[來源] 程廣里·陜西中醫 1985; (3):131-

哮喘-

癩蛤蟆煨蛋-

[藥物] 蛤蟆 1 個,雞蛋(最好是白雞下的)1 個。-

  [用法]將雞蛋從蛤蟆口內裝入肚中,用紙包上,取陰陽瓦 2 塊(即瓦 房上槽瓦 1 個,蓋瓦 1 個)蓋好,外用泥敷半指厚,置于火爐上烘烤,蛋熟 取下。將瓦揭開,剖開蛤蟆,取出雞蛋,去殼食之,隨后飲黃酒適量。-

[療效] 此方治療哮喘 6 例,均獲痊愈。-

[來源] 黃宇寬.四川中醫 1987; (2) : 19-

哮喘貼臍方-

[藥物] 麻黃,吳茱萸、白芥子各等份。-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加姜汁少許共搗成糊狀備用。用時將藥塞入患 者臍孔內,壓緊按平,外以膠布固定,2 天換藥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寒性哮喘,一般 10—15 天可痊愈。-

[來源]譚孝清·四川中醫 1991; (3): 15-

消咳止喘膏-

[藥物] 白芥子、輕粉、白芷各 90 克。-

  [ 用法]上藥研末,蜂蜜調勻,做藥餅如指頭大備用。用鮮生姜擦背至 熱以后,將藥餅烘熱,貼于定喘、肺俞、風門穴上,痰多者加天突,用紗布 包扎固定。每藥餅可貼 2—3 天,冷后可烘熱再貼,每天貼 30 分鐘—1 小時。 貼藥餅后,若出現熱痛難受、有時出現水泡,瘙癢者為正常,外涂龍膽 紫即可。每年三伏天,從第 1 天起使用此法治療.3—4 天為 1 次,每年 3 次-

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哮喘 217 例,痊愈 13 例,有效 172 例,無效 32 例。-

[來源] 王茂峰,等.陜西中醫 M92. (11) :511-

失哮散-

[藥物]下地龍、炙皂莢各 15 克,炙水蛭、蜈蚣各 10 克,麻黃 6 克,-

蟾酥 150 毫克。-

  [用法]將上藥干燥后研末,裝入膠囊,體盛者每次服 6 克,體弱者每 次服 3 克,每天 3 次,參須 3 克煎湯送服。-

[療效]此方治療支氣管哮喘 49 例,近期痊愈 41 例,有效 6 例,無效-

2 例。-

  [病例]彭×,男, 61 歲,農民。哮喘反復發作 34 年,長期應用激 素、氨茶堿、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只能暫時緩解。近年來發作頻繁,3 天前 因受涼而哮喘驟發,持續 3 天,服西藥不解。端坐呼吸,喉中哮鳴,痰聲漉 漉,不能平臥,氣促胸悶。投失哮散,每次服 6 克,參湯送服,每天 3 次。-

第 1 天服 2 次后哮喘消失,諸癥悉減。以后減為每次服 3 克,每天 1—2 次, 并加服七味都氣丸善后,服藥 2 月。隨訪 1 年余未發。-

[來源] 鄢聲浩·湖南中醫雜志 1990; (1) : 47-

肺炎-

雙青煎劑-

  [藥物]四季青、大青葉、野喬麥根各 30 克,金銀花、連翹各 15 克, 荊芥、防風、桔梗、杏仁各 9 克。-

[用法]每天 1—2 劑,分 4 次服。除必需輸液外,一般不加用任何抗-

生素及其他藥物。-

  [療效]此方治療肺炎 30 例,用藥后 3 天以內退熱、癥狀改善, 15 天內×線顯示炎癥吸收共 22 例;3 天以上退熱,15 天以上×線顯示炎癥吸收 及加用西藥者共 8 例。-

[來源]王左·遼寧中醫雜志 1986; (4) : 33-

培土生金湯-

[藥物]人參、白術、茯苓、扁豆、神曲、桔梗、苡仁、雞內金各 3—-

15 克,胎盤 3—10 克,黃芪 6—2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 3 次服,連服 2 周為 1 療程。-

  [療效] 此方加減治療遷延性肺炎 58 例,痊愈 32 例,有效 24 例, 無效 4 例。-

[來源] 高靜安·陜西中醫 1992; (11) : 489-

肺膿瘍-

魚桔銀黃湯-

  [藥物] 魚腥草 30—50 克,金銀花、冬瓜仁、生薏米各 15—30 克, 黃芩、貝母各 10—15 克,桔梗、桃仁、甘草各 5—10 克,鮮蘆根 50—100-

  -

克。-

  [用法]每天 1 劑,重者 2 天 3 劑。水煎服,成人用較大劑量,兒童用 較小劑量。-

[病例]舒×,男, 40 歲,農民。患肺膿瘍已年余,×線報告為右上-

肺 7×8 厘米膿腔,內有液平,曾治療未愈。現面容憔悴,顴頰紅,氣促咳劇, 頻吐腥臭膿痰,量多帶血,舌紅、苔黃膩,脈滑略數。此氣陰雙虧,毒熱未 去之證。投上方加減,服藥 60 余劑,經透視復查:空腔閉合而痊愈。-

[來源] 李德洽·陜西中醫 1985; (9) : 419-

肺氣腫-

補肺降氣湯-

  [藥物]黨參 15 克,五味子、炙麻黃、廣陳皮各 6 克,蘇子、白芥子 各 10 克,桑白皮、茯苓各 9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早晚服。-

  [療效]此方加減治療肺氣腫 45 例,臨床顯效 28 例,好轉 11 例,有 效 4 例,無效 2 例。-

[病例]巫×,女, 45 歲,工人。患慢性支氣管炎 10 余年,經多處-

中西藥治療,仍反復發作。近日因感受外邪,突發喘咳上氣,痰多色白如沫, 胸部脹悶,煩躁,心慌,失眠,肢體欠溫略浮腫,舌淡胖嫩、苔薄白,脈細 數或結代,經×線片診為慢性肺氣腫。中醫診為肺脹(肺腎氣虛)。治宜補 肺納氣,降氣平喘,兼以解表。補肺降氣湯去五味子,加黃芪 12 克,干姜、 桂枝各 6 克,肉桂 3 克,每天 1 劑,水煎內服。3 劑后諸癥明顯好轉,原方 加減繼服 5 劑,諸癥消失,追訪 1 年未見復發。-

[來源]官瑞新·陜西中醫 1992; (11) : 485-
單方大全01
蔥蜜滴耳液

[藥物]蔥白 5 根,蜂蜜 20 毫升。
  [用法]將蔥白搗爛用蜂蜜浸泡半天,再用一層紗布濾過,藥液裝瓶備 用。使用前用雙氧水沖洗患耳外耳道,用消毒干棉簽揩干,用小玻璃管或麥 桿吸上藥滴入 3~4 滴,每天 2~3 次。滴藥后用手輕輕按壓患耳屏。
[療效]此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伴疼痛者有較好的療效。
  [病例]劉××,男,8 歲。右耳患膿耳,雖打針服藥而痛不止,改用 此方治療 2 次后病除。
[來源]黃宇康.四川中醫 1983; (4) : 64
銀香冰散
[藥物]銀珠 30 克,麝香 1.5 克,冰片 0.9 克,海螵蛸 6 克。
  [用法]將海螵蛸炒至表面發黃,取出冷卻后,同銀珠、冰片、麝香共 研極細粉,用雙層紗布篩過,裝瓶密封備用。將患耳用雙氧水洗凈擦干,用 麥桿將藥粉少許吹入耳內,每天 1~2 次。
[療效]此方治療中耳炎,一般 2~3 天可治愈。
  [病例]宋××,男,2 歲。左耳流膿性分泌物 2 周,經內服、外用抗 生素無效,以此方治療 3 天而愈。隨訪半年未見復發。
[來源]黃宇康,四川中醫 1983; (4) : 64
二黃滴耳油
[藥物]黃連、黃柏各 3 克,枯礬 2 克,冰片 1.5 克,香油 100 克。
  [用法] 前 4 藥研末,將香油煎開冷卻 5 分鐘,與上藥末調勻成混合 油劑,裝瓶備用。用消毒棉簽擦凈患耳膿液,蘸取藥油滴入患耳,每天 3 次, 每次 2~3 滴。
  [療效]此方治療中耳炎 10 余例,均獲痊愈。一般急性者用藥 2~3 天 后炎癥即可消除,慢性患者約 1 周左右。
  [病例]姜××,男, 38 歲。左耳間斷流臭穢膿液 2 年余,聽力減退, 屢用中西藥罔效。用此方治療 3 天,膿液減少,治療 5 天獲愈。隨訪年余未 見復發。
  
[來源]李俊華. 湖北中醫雜志 1984, (4) : 25
青白散
  [藥物] 青黛、枯礬、爐甘石各 5 克,海螵蛸、黃連、龍骨、乳香、 五倍子各 3 克,冰片 2 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裝瓶備用。用雙氧水清洗患耳拭干,吹入上藥適 量,每天 1 次。
[療效]此方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30 多例,均獲良效。
  [病例]呂××,2 歲。左耳內流膿水 12 天,膿液稀薄,無異常臭味, 鼓膜已穿孔,聽力較前減退。以此藥散治療 3 天后,膿液消失,1 周后鼓膜 已愈合。
[來源]郭龍恩,浙江中醫雜志 1989; (11) : 518
鮮地黃酊滴耳劑
[藥物]鮮地黃適量, 60%乙醇適量。
  [用法]將鮮地黃去雜質、洗凈切片,按浸漬法加 60%乙醇至藥平面, 浸漬 4 周后,過濾,藥渣用力壓榨,所得藥液與前濾液合并即得。用乙醇或 雙氧水消毒棉簽清洗患耳膿液,再滴此藥劑,每次 2~3 滴,每天 3 次。
[療效]此方治療耳部疾病 54 例,痊愈 48 例,有效 2 例,無效 4 例。
  [病例]傅×,男, 13 歲。1 年前左耳患化膿性中耳炎,近 1 周疼痛 流膿液。檢查鼓膜穿孔,診斷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發作。以此方滴耳治 療,8 天后治愈。
[來源]李晏霞,等.遼寧中醫雜志 1988; (11):25
紫草油
[藥物]紫草 3 克,芝麻油 40 克。
  [用法]將紫草用芝麻油炸之,待油變紫色后濾取藥油,裝玻璃瓶備用。 使用前用雙氧水擦洗患耳,再用棉簽擦干,滴入紫草油數滴,每天 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急慢性膿耳 53 例,痊愈 32 例,好轉 18 例,無效 3
例。
  [病例]豆×,男, 35 歲。2 月前耳內流黃色有臭味之膿液,經用抗 生素治療效不佳,反復發作且加重。以此方治療 3 天后流膿明顯減少,7 天 后痊愈。
[來源]張子寬,遼寧中醫雜志 1989; (5) : 29
蛇礬梢
[藥物] 蛇蛻 1 條,明礬 10 克,冰片 1 克,朱砂 0.5 克。
  [用法] 將蛇蛻洗凈,晾干,包裹白礬,放入砂鍋內,以武火加熱, 待蛇蛻燒化,白礬熬枯,用竹簽刮下鍋內白色粉末,研細,加入冰片、朱砂, 混合調均勻,共研極細末,裝瓶備用。使用時先用雙氧水或 0.9%的生理鹽
  
水沖洗患耳,擦干,取上藥適量,吹入患耳內,每天 1 次。
  [療效] 此方治療急性中耳炎 18 例,全部治愈;慢性中耳炎 15 例, 痊愈 14 例,好轉 1 例。一般 3~4 天即愈。
[來源] 馮金海,河北中醫 1987; (3) : 23
耳聾
止聾方
[藥物]新鮮連根仙鶴草 150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水濃煎頻飲。
[療效]此方治療肌肉注射鏈霉素致耳失聰者,收效滿意。
  [病例]段××,女, 42 歲。患者困浸潤性肺結核,每天肌肉注射硫 酸鏈霉素 1 克,連續 1 個月,耳漸失聰,近日加劇,聽覺喪失。停用硫酸鏈 霉素,以此方治療,連服 10 劑,聽力復常。
[來源]陳壽永,中醫雜志 1992; (9) : 7
復聰湯
  [藥物]丹參 20 克,川芎 15 克,赤芍 12 克,郁金、佛手、菖蒲(后 下)、遠志、地龍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1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突發性耳聾者 48 例,痊愈 28 例,好轉 14 例,無效 6 例。
[病例]高×,女, 28 歲。自述昨晚行走時,突聞笛聲,猛回首見汽
車急利于后,頓覺頭暈目眩,耳如蟬鳴,有堵塞感。因聽力驟降而來就診。 檢查雙外耳道及鼓膜未見異常,純音聽力測試雙耳呈感音性耳聾,聽力損失
65 分貝,聽力下降曲線呈平坦型;舌紫紅、苔薄白,脈細澀。臨床診斷為突
發性耳聾。證屬耳竅脈絡瘀阻。以上方加磁石(先煎)20 克,天麻 10 克。5 劑后耳鳴減輕,眩暈消失。上方去磁石、天麻。繼服 15 天,諸癥消失,復查 聽力均在正常范圍。
[來源]鄭運發.湖北中醫雜志 1991; (3): 20
耳 鳴
菖蒲甘草湯
[藥物]石菖蒲 60 克,生甘草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 2 次眼。病久者同時服六味地黃丸或湯劑。
[療效]此方治療耳鳴者 26 例,均獲治愈。
  [病例]邱×,男, 45 歲。2 年來耳內常聞蟬鳴之聲,由微漸重,以 致虛煩不眠,聽力減退,頭暈目眩,腰膝酸軟,遺精,食欲不振,舌偏紅少 苔,脈細弱。證屬腎精虧損,耳竅失養。初以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煎劑服 5 天,耳鳴未見減輕,用服此方藥 10 劑而愈,隨訪 2 年未見復發。
[來源]李孝君,陜西中醫 1992; (6) : 266
翹荷四物湯
  [藥物] 金銀花 30 克,生地,連翹各 15 克,薄荷、菊花、蟬蛻、川 芎、當歸、白芍各 10 克,甘草 6 克。
[用法] 每天 1 劑,水煎,分 5~6 次服。
[療效] 此方治療神經性耳嗚 6 例,痊愈 5 例,顯效 1 例。
[來源] 闞金銘,山東中醫雜志 1989; (4): 51
美尼爾氏綜合征
止暈方
[藥物]生姜 10 克。
[用法]上藥嚼后咽下。
[療效] 此方治療脾胃虛寒型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癥)有效。
  [病例]董×,女, 43 歲。原有內耳眩暈史,因勞累突發眩暈嘔吐, 頻繁發作,投西藥降腦壓、脫水、鎮靜止嘔不效。刻診嘔吐 10 分鐘左右 1 次,飲水即吐,眩暈不能起床,行立則欲仆地,舌淡、苔白,脈沉遲弱。遂 用此方嚼后咽下,服后嘔吐即止,眩暈頓減,3 天后眩暈未再發作。
[來源]任大昌,四川中醫 1985:(4): 14
仙鶴草煎劑
[藥物]新鮮仙鶴草(連根)100~300 克。
  [用法]每天 1 劑,加清水煎沸后去渣,熬成濃液約 300 毫升,分早、 中、晚 3 次服或頻服,直至病愈。
[療效] 此方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效果較好。
[病例] 陳××,女, 56 歲。突發性眩暈反復發作 20 余年,每年
發 2~3 次,漸發漸密,近 2 年每年發作 6~7 次,每次發作超過 10 天才能緩 解。前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曾經中西藥治療效不佳。今起眩暈又作, 天旋地轉,泛泛欲嘔,眼震耳鳴,形體消瘦,面紅,舌紅,苔薄黃。證屬陰 虛火旺。以此方治療 2 劑后癥減大半,再進 1 劑,諸癥若失。追訪 10 個月, 眩暈未再發作。
[來源] 陳壽永,中醫雜志 1992; (9) : 7
白姜散
[藥物] 白果仁 60 克,干姜 12 克。
[用法]上藥焙干共研細末,分成 8 份,每份 9 克。每天早晚飯后以紅
棗 12 克,黃芪 20 克煎水各服 1 份。體虛不甚者,用溫開水送服也可。
[療效] 此方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有效。
[病例] 肖××,女, 38 歲。有眩暈史 5 年,經常反復發作。此次
2 天前發病,曾服西藥治療效不顯。刻診頭目眩暈,如坐舟船,耳鳴如潮; 目不敢睜,睜目則旋轉尤甚,閉目臥床癥稍輕,但頭身不能隨意轉側,轉側 則嘔吐;行走站立不穩,胸悶,惡心;血壓比發作前低,微汗出,神倦無力,
舌淡、苔白滑。診為內耳性眩暈癥。以此方治療 4 天獲愈。隨訪 l 年未再發 作。
[來源] 湯平,江西中醫藥 1992; (6) : 42
木槿花茶
  [花物]木槿花 10~15 朵,薺菜 50 克(鮮者加倍),黃砂糖 40 克,雞 蛋 4 個。
  [用法]前 2 藥加水 1000 毫升,文火煎沸 5 分鐘,去薺菜,再將雞蛋 打入,蛋熟后加黃砂糖攪溶化即可,趁熱喝湯吃蛋,臥床休息。
[療效]此方治療內耳眩暈病,一般 1 次即可控制發作。
[來源]屈振廷,等.河南中醫 1989; (4) : 40
鉤藤竹茹湯
[藥物]鉤藤(后下)40 克,姜竹茹、澤瀉各 30 克,制半夏 12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療效] 此方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 20 例,臨床治愈 13 例,有效 7 例。
[來源]羅凌介,中醫雜志 1985; (2) : 8

單方大全02 
參萸止暈湯
[藥物]黨參、生姜各 12 克,吳茱萸 10 克,大棗 4 枚。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伴惡寒、四肢不溫者加炮附子、桂枝各 10 克;伴嘔甚、多痰涎者加代赭石 15~30 克,法半夏 10~15 克;氣虛甚者加 黃芪 30 克。
[療效]此方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 6 例,取得滿意效果。
  [病例]李××,女, 40 歲。患眩暈癥 3 年,每屆年底發作 1 次,既 往進中藥效不顯。診見雙目緊閉,不敢言動,蜷臥于床,如坐舟車,干嘔頻 作,時吐痰涎,伴耳鳴、惡寒、四肢欠溫,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微膩,脈 沉遲。以此方加炮附子 10 克,法半夏 12 克,服 4 劑嘔吐眩暈止。隨訪 3 年 未復發。
[來源]聶峰,江西中醫藥 1992: (5) : 8
眩暈停湯
  [藥物]生龍骨(先煎)、赭石(充煎)各 30 克,龜版(先煎)20 克, 石菖蒲、遠志各 1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早午晚 3 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內耳眩暈病 30 例,痊愈 28 例,好轉 2 例。
  [病例] 張××,男, 36 歲。眩暈,嘔吐,耳鳴以左耳尤甚,反復 發作已 6 年。此次發病已 7 天,用中西藥治療癥未減。刻診眩暈,動則加劇, 嘔吐,目羞明,舌稍紅、苔白,脈弦。以此方服 3 劑癥大減,繼服 16 劑,痊 愈。隨訪至今未
  
發。
[來源]涂世福,江西中醫藥 1992; (4): 12
澤瀉湯
[藥物] 澤瀉 50~70 克,白術 20~30 克。
  [用法] 每天 1 劑,第 1 次加溫水 500~t00 毫升,浸泡 30 分鐘,用 文火煮沸 15 分鐘,取藥液;第 2 煎再加水 200~300 毫升,用文火煮沸 10 分鐘取藥液。合并 2 次藥液,少量頻服。若嘔吐劇者加姜半夏 15 克。
  [療效]此方治療內耳性眩暈癥 42 例,治愈 36 例,好轉 5 例,無效 1 例。
[來源]饒云中.中醫雜志 1992; (3) : 13
鼻瘡
杏仁散
[藥物] 杏仁適量。
[用法] 上藥研末,乳汁和敷患處。
[療效]此方治療鼻中生瘡 10 余例,均 1~2 次即愈。
  [病例]張×,25 歲。鼻中生瘡 20 余天下愈,鼻中疼痛刺癢,經口服 抗生素及局部涂用抗菌素軟膏均無效。經用此方外敷 1 次即愈。
[來源] 馬新風,浙江中醫雜志 1990; (1) : 36
鼻前庭炎
硫雄膏
[藥物]硫黃 80 克,雄黃 20 克,樟丹 10 克,白凡土林 200 克。
  「用法]前 3 味藥共研細末,入凡士林中調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蘸藥 膏適量涂布于瘡面上,可沿鼻小柱上端,右鼻孔反時針,左鼻孔順時針方向 旋轉涂布,涂藥時盡量不要深及鼻腔粘膜,否則刺激產生不適。每天 1~2 次,重癥 3~5 次。輕癥 2~3 次可痊愈。
[療效]此方治療鼻前庭炎 45 例,治愈 41 例,有效 4 例。
  [病例]王×,男, 10 歲。右鼻孔爛痛 1 周,素有挖鼻習慣。檢查右 側鼻前庭充血、紅腫、滲出、糜爛,鼻毛有淡黃薄痂粘附。診斷為急性鼻前 庭炎。以此方治療 3 天痊愈。
[來源]李百川.陜西中醫 1988; (12) : 545 黃連膏
  [藥物]黃連、黃柏,姜黃、黃蠟各 10 克,當歸 17 克,生地 33 克, 麻油 40 克。
  [用法]除黃蠟外,余藥用麻油文火炸枯,過濾去渣,加黃蠟微火熔化 盡,待冷裝瓶備用。使用前以溫開水擦凈鼻腔后,用消毒棉簽蘸膏少許外涂, 每天 3~4 次。
[療效]以此方治療鼻前庭炎 30 例,痊愈 25 例,好轉 4 例,無效 1 例。
[病例]解××,女, 46 歲。感冒 3 天,鼻塞流涕,涕止后鼻腔干燥,
灼熱掀痛難忍。檢查鼻前庭皮膚彌漫性紅腫。診斷為鼻前庭炎。用此膏外涂
3 天,癥狀消失而痊愈。
[來源]謝美蘭. 浙江中醫雜志 1987; (7): 309 過敏性鼻炎
耳穴方
[藥物]王不留行子。
  [用法]取消毒后的王不留行子貼在小塊膠布中間,用 75%酒精消毒雙 耳、內鼻、外鼻、肺、腎上腺穴,每穴位貼上王不留行子膠布。按壓上不留 行藥子,力度要適中,每次按壓 30 余下,使耳部產生脹、重、痛的感覺,每
天 3 次以上。5 天換藥 1 次,休息 2~3 天再行第 2 次壓藥,4 次為 1 療程。
[療效] 此法治療過敏性鼻炎 50 例,痊愈 8 例,顯效 33 例,進步 9 例。
  [病例]王××,女, 28 歲。患過敏性鼻炎多年,服中藥及藥物封閉 多次無效。現 1 天數次發作,鼻塞、鼻癢、鼻流清涕不止,遇寒加重,耳壓 治療 1 療程,癥狀大減;又治療 2 個療程,痊愈。隨訪迄今未復發。
[來源] 呂長青,浙江中醫雜志 1991; (11) 1 498

單方大全03
芪術蒼辛湯
  [藥物] 黃蔑 20 克,白術 10 克,蒼耳子 9 克,防風、辛美各 6 克, 炙甘草 5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伴頭痛者加白芷 5 克,蔓荊子 9 克。
[療效] 此方治療過敏性鼻炎 130 例,痊愈 47 例,好轉 65 例,無效
18 例。總有效率為 86.5%。
[病例]張××,女, 35 歲。鼻塞、鼻癢、流清涕、打嚏、頭痛頭暈
已 2 年余,曾經多種方法治療效果不顯。檢查鼻粘膜呈灰白色,雙下鼻道有 水樣分泌物,雙下甲肥大。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以此方加白芷、蔓荊子,服
藥 8 堅,諸癥減輕,再服 8 劑而愈。隨訪半年病未復發。
[來源] 陳仁華,浙江中醫雜志 1991; (5): 212
健固湯
  [藥物]黨參、白術、茯苓、苡米各 15 克,巴戟天 10 克,地龍、露蜂 房、鉤藤各 8 克,辛荑花(包煎)6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 1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過敏性鼻炎 87 例, 48 例顯效, 33 例好轉,6 例 無效。
  [病例]馮××,女, 14 歲。患者鼻塞鼻癢、流清涕、噴嚏連連,反 復發作半年余,曾眼用中西藥物,療效欠佳。舌淡、苔白,脈沉細;檢查雙 下鼻甲腫大,中鼻甲粘膜水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遂投健固湯。8 劑后癥 狀消失,效不更方,續服 6 劑鞏固。隨訪 1 年后未再復發。
[來源]符之武.浙江中醫雜志 1992; (4) : 175
嗅覺喪失
桑地稽草湯
  [藥物]桑白皮 24 克,地骨皮 12 克,藿香葉(豬膽汁拌)16 克,炙甘 草 10 克,粳米 1 撮。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服。病好轉則以上方 4 倍量研細末,水泛為丸 服之。
[療效]此方治療嗅覺減退或喪失者有效。
  [病例]陳××,女, 22 歲。鼻不聞香臭已 2 年,諸藥不效。刻診嗅 覺喪失,伴鼻塞,眉額間脹痛,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脈數。以此方 3 劑 治療嗅覺好轉,后以藥丸緩圖其治。隨訪嗅覺恢復正常,已 3 年未復發。
[來源]余韻星,浙江中醫雜志 1991; (9): 387
鼻竇炎
止涕散
[藥物]絲瓜藤近恨處適量。
  [用法]上藥燒存性,研細為末,每次服 10 克,黃酒送下,每天 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鼻竇炎有良效.臨證時可合服市售藿膽丸或用金蓮花
配伍,療效尤著。
[來源]耿鑒庭,浙江中醫雜志 1989; (2):92
塞鼻止涕方
[藥物] 新鮮青苔適最(以能填塞一側鼻腔為度)。
  [用法]上藥用清水洗凈,用 1 小塊紗布包好,塞入鼻腔,12~24 小時 后另換新鮮青苔。單側者塞單側,雙側者交替使用。單側以 5 次為 1 療程, 雙側以 10 次為 1 療程,即每側各 5 次。
[療效]此方治療鼻旁竇炎 169 例,痊愈 154 例,好轉 9 例,無效 6 例。
[來源]張敏,浙江中醫雜志 1984; (6) : 257
蜂蛹藥酒
[藥物]蜂蛹 40 只,高梁酒 1000 克。
  [用法]將蜂蛹與酒置密閉容器中浸泡 1 個月后,過濾棄渣,取藥酒裝 瓶備用。每天飲 3 次,每次 3 毫升,飯后服。20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慢性鼻竇炎遠期療效觀察較好。
  [病例]王××,女, 26 歲。患慢性鼻竇炎 10 多年,流膿涕、鼻塞、 頭痛、嗅覺障礙,曾經穿刺沖洗治療未效。改用此方治療 2 個療程后癥狀消 失,分泌物亦消失。隨訪多年未再復發。
[來源]張京,浙江中醫雜志 1984; (2) : 63 注:蜂蛹系用胡蜂科昆蟲大黃蜂 Polistes mandrinus Sauss 的巢內活
蛹。
芷芩散
[藥物]白芷、黃芩各 30~60 克。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早晚分服。若兼頭痛者加葛根 20~30 克,鼻 塞流涕者加蒼耳子 9~10 克,舌紅絳者加赤芍 9~15 克,舌紫暗或有瘀點者 加川芎 9~15 克。
[療效] 此方治療額竇炎療效滿意。
  [病例]劉×,男, 32 歲。自述前額部頭痛 2 年余,近 20 天來因感 冒前額疼痛加劇,兩目眶內上角頭痛尤甚,伴鼻塞流涕,曾服去痛片、桑菊 感冒片、紅霉素等藥無效。上午頭痛加劇,下午稍緩解,舌尖紅、舌邊有瘀 點、苔黃膩,脈略數。檢查額竇底壁有明顯壓痛。診斷為額竇炎。以上方加 蒼耳子 9 克,赤芍 15 克,川芎 12 克,2 劑。服藥后頭痛消失,無鼻塞流涕, 竇底壁略有壓痛。上方去蒼耳子、赤芍,又服 3 劑,諸癥消失。隨訪至今未 復發。
[來源]李廣振,等.山東中醫雜志 1991; (2) : 56
龜版辛菖煎劑
[藥物]龜版(先煎)30 克,辛荑 15 克,石菖蒲 6 克。 若氣虛體弱者加黃芪,頭痛加白芷。
[用法]每天 1 劑,水煎分早晚飯后服,7 天為 1 療程。
[療效]此方治療鼻竇炎,一般服用 2~3 個療程見效。 為防止復發,可將此方改為散劑沖服,每天早晚各 6 克,連服 10 個療程
可愈。
[來源] 趙建平.江西中醫藥 1988; (3) : 15
藿膽湯
[藥物]藿香 30 克,蒼耳子 10 克,鮮豬苦膽汁 30~50 毫升。
  [用法] 將前 2 味加水 200 毫升,文火煎 15~20 分鐘取藥液,加入鮮 豬苦膽汁拌勻,分早晚 2 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副鼻竇炎療效滿意,無發現副作用。一般 3~5 劑頭
痛止,諸癥消失。可再服 5~10 劑鞏固療效,復發者甚少。
[來源] 張奎仁. 山東中醫雜志 1988; (3) : 48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各種閉經
治療鼻竇炎偏方
兒科驗方(近期全國各地中醫期刊中精選)
治小兒咳嗽奇方妙藥【學為所用】
“扁平疣”中醫單方偏方精集 (因好友咨詢而發布的貼,祝愿她盡快擺脫煩惱。)
單方大全47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都昌县| 璧山县| 广德县| 含山县| 饶平县| 淄博市| 龙游县| 鄂托克前旗| 阳朔县| 黔江区| 温州市| 肃北| 中山市| 台州市| 施秉县| 三明市| 贞丰县| 霍邱县| 盐亭县| 伊春市| 旬邑县| 湖北省| 教育| 兰考县| 镇巴县| 延寿县| 全州县| 晋宁县| 承德县| 铜鼓县| 梁平县| 岑巩县| 瓮安县| 聂拉木县| 太仆寺旗| 揭阳市| 灌阳县| 叙永县| 旬邑县|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