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學總覺得。學習了纏論。就等于學會了一套現(xiàn)成的公式。然后市場就會在這個纏論的理論框架內(nèi)運行。而操作著就可以嚴格的按照理論來買進賣出。這是什么?這就是偷心不死。市場的走勢是變化無常的。是不可言表的。投資者必須要隨波逐流。才可以跟得上市場步伐。 你也不想想。如果誰擁有了這樣的理論。那么全世界的財富還不都是他的了。 纏論雖然在走勢的結(jié)構(gòu)上揭示了市場的內(nèi)在規(guī)律。而市場并不是一個風平浪靜的地方。任何的一個外力就可能改變了原來的走勢結(jié)構(gòu)。就算是大盤走勢也逃脫不了這個現(xiàn)象。個股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在分析和判斷走勢上。一定要靈活把握。不能說市場一定會怎么樣。而是市場怎么樣了。我們應(yīng)該怎么樣。
比如當下的走勢。28點一個類級別趨勢下來。我們可以提前給它來個連接的分類。這趨勢完成了。后面就是盤整或上漲和它連接。而究竟是上漲還是盤整。提前是不知道的。雖然不知道。但有一點是必須有的。那就是必須先有一個反向的線段出來。否則下跌就是沒有完成。我們看到33到34首先完成了這個反向的線段。觀察這線段的內(nèi)部情況。34點顯然是背馳了。再來看34點突破綠箭頭的幅度。顯然形成三買的可能沒有了。當34點一個下來筆走勢向下突破綠箭頭。就徹底排除了33點向上走趨勢的可能。 那么上漲的可能沒有了。后面就是盤整的問題了。 這時候。你不能說后面一定必須是三段震蕩去構(gòu)筑1分鐘中樞的走勢。還要觀察34點開始的這個向下的線段發(fā)展情況。 假如這個線段只是到了33附近就背馳了。或著是向下突破33點的幅度不是太多。后面就必然會有一個向上的線段突破33點來完成一個1分鐘中樞。
就算是34點下來的幅度不是太多。也不能說。這個1分鐘中樞一定會成立。為什么那?因為34點一個線段下來。后面的線段完全可以用趨勢的方式快速向上發(fā)展。甚至突破28點的新高都是正常的。
同學們可能會講。既然走勢可以這樣無規(guī)律的發(fā)展。我們學習纏論還有什么用呀。當然是有用了。不僅有用。而且還是相當有用。 關(guān)鍵是你的思維是否可以跟上這個市場節(jié)奏。
比如今天的走勢。昨天到收盤。已經(jīng)是一個趨勢走勢。判斷這個趨勢完成后。后面是盤整或上漲和它連接。
今天高開后。再向下。顯然是趨勢背馳了。 在不知道后面是上漲還是盤整的情況下。就可以先按照盤整的預(yù)期介入了。到34點。一個盤整走勢背馳明顯。就可以先走了。 假如33開始的第三筆走勢非常給力。就繼續(xù)觀察。直到這筆走完。再來和第一筆比較背馳情況。如果不背必然有一筆走勢下來形成三買。使得走勢演化為趨勢。
今天的34點顯然是背了。34點出來。就耐心等這個向下的線段完成。到今天收盤。背馳的跡象也不是很明顯。34點出來后。就必須等待了。
假如明天。34點開始的線段繼續(xù)向下發(fā)展。一旦有形成趨勢的可能。就不能介入了。就必須等最后的背馳。
總之。讓自己的思維和走勢結(jié)合起來。才可以體現(xiàn)出來纏論的當下性。把走勢當作一個固定的模式來看待。從根本就是已經(jīng)脫離了纏論的宗旨了。
當然。在1分鐘圖上來這樣分析。對走勢拐點的判斷可能要求的比較高。如果是大級別走勢。也可以有這樣的思維。那效果一定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