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博物館藏品賞:【西漢 白玉 高浮雕“宜子孫”龍紋 玉璜】20210825#這是我們【黃志博物館】有幸收藏到的一件西漢時期的刻銘玉璜,璜屬于“六玉”之一,《周禮》一書稱“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當然,除了禮玉的功能外,小型玉璜也可以作為飾品,常與珠玉等組合成為玉組珮,多見璜大小漸次組合,形成華美的佩飾。
此璜尺寸大:橫長23.5cm、高7.5cm、厚2.5cm,重達288.7克,在古代玉器中,屬于器型非常大的類別。白玉材質,色澤局部因為沁蝕,現土黃、灰褐等色,為土沁長期作用的結果。
璜作長圓弧片狀,其中一面高浮雕,減地刻龍紋虬曲,身軀扭轉,肌肉鼓起,矯健有力。紋飾中三龍姿態各異,高起于地子,四周裝飾云紋,三枚凸起的圓形中,刻“宜子孫”三字,其中“宜”在弧頂,中起讀寫。帶刻銘的玉非常少,在今天的山東青州博物館也有一件“長宜子孫”的玉璧,屬于國家一級文物,非常珍貴。玉璜另一面雕雙龍首,蒼龍張口,一幅嘯傲長吟之態。身軀共用,陰刻加浮雕繁密的勾云紋。一般認為,裝飾云紋的三代器物,基本都和祭祀上天有關,云在天上,可以溝通天地。所以這類龍紋帶銘玉璜,我們從各種信息判斷,認為屬于祭祀禮玉,很稀少,器型碩大,頗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