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總感覺耳朵里像在跑火車,吱吱,嗡嗡亂響,睡不著覺,整天沒有精神,人都快要被吵瘋了;或者有時外界根本沒有聲音,但是耳朵里卻總覺得有聲響,這種情況就是耳鳴。耳鳴不僅給我們的聽力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且還給我們自身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危害,因此需要積極治療。
1、噪聲影響
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生,對高危人群要注意噪聲防護。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
2、感染和外傷
如果患上了中耳炎,或者是內耳受到了感染,耳朵處有外傷等,都有可能出現繼發性的耳鳴。而且耳鳴也分為間斷性和持續性的。在人們的耳部受到急性感染的時候可能為搏動性。
3、精神緊張和疲勞
當人們長期處于精神高度緊張和在身體疲勞狀態時均易使耳鳴加重,或者出現間斷性耳鳴的癥狀。因此適當調整工作節奏,放松耳鳴患者的情緒,轉移注意力對耳鳴都是有益的。
4、聽神經瘤
患上聽神經瘤的患者通常都會出現耳鳴的癥狀,其現象為持續性、進行性、單側或者雙側都會出現耳鳴,同時還可能會聽力減退,頭暈等。
1、導致耳部發生感染,引起充血,尤其是當有異物進入耳朵的時候,這種癥狀是特別明顯的,耳部的不適會非常嚴重。當耳內異物、炎癥腫脹發生阻塞、耳膜充血、內響、穿孔、中耳積液或感染、耳硬化等癥,均可發生傳導性耳鳴。
2、影響到患者的聽力,耳鳴是耳聾的先兆,因為耳鳴的發生使患者耳內有可自發性的雜音,讓人感覺非常的不舒適,聽力的影響也會越發的嚴重,而且自己忍受著耳鳴帶來的巨大痛苦,工作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3、影響睡眠:耳鳴尤其在夜深人靜時響的厲害,使人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特別淺。有人訴說,睡眠不深時可以被耳鳴吵醒,因為半夜醒來后,耳鳴仍然響個不停,所以使人煩躁不安,輾轉難眠。
中醫認為,腎主耳,耳為腎之竅,為腎之官。
《靈樞·脈度篇》中記載:'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矣。'意思是耳聾與腎虛關系比較大。《醫學入門》記載'耳鳴乃是聾之漸也',《雜病源流犀燭》更明確表明:'耳鳴者,聾之漸也,惟氣閉而聾者則不鳴,其余諸般耳聾,未有不先鳴者。'
許多單味中藥對治療耳鳴、耳聾,改善聽力有一定效果,特別是一些補腎中藥,療效更加顯著,這正應了中醫“腎開竅于耳”的理論。
1、淫羊藿:有補腎壯陽、強健筋骨、祛風除濕之功。研究發現,本品與其它補腎藥物配伍,可治療腎虛耳鳴、耳聾,并可保護和改善腎功能。
2、川芎: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川芎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并能透過血腦屏障,改善顱內血液循環,調節耳蝸血流供應,從而改善耳鳴、耳聾諸癥。
3、補骨脂:有補腎助陽、溫脾止瀉之功。有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功能、增加耳蝸血液循環的作用,是目前治療聽力下降、腎虛耳鳴、耳聾的有效藥物之一。
4、骨碎補:有補腎、接骨、活血之功。臨床觀察發現,骨碎補煎劑與硫酸鏈霉素同用,能明顯減輕硫酸鏈霉素的腎毒性反應,推測本品對鏈霉素毒性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5、丹參: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之功。藥理研究表明,丹參能改善微循環血流速度,增加耳蝸血流量,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細胞有氧代謝及能量供應。
6、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之功。研究發現,茯苓保護內耳的機制可能是通過影響內淋巴液的數量及離子成分,或直接作用于細胞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