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后,日本為快速恢復人口,日本政府出臺了一項強制性政策。
這個政策堪比禽獸,讓日本少女苦不堪言,至今都抬不起頭來。
戰爭是殘酷的,無論哪里發生戰爭,當地的平民百姓都是最無辜的存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作為法西斯侵略者在1945年8月15日,向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在這場戰爭中,日本死亡人數在358萬左右,出現了國內青年男子斷崖式的缺失。
日本政府為了策劃戰爭,早就在發動戰爭前就在國內大肆鼓動婦女生育,每天對日本的女性們進行“洗腦式”教育。
當時一位日本青年不愿參與到侵略戰爭中,他對自己的父母說出了自己的意愿。
但他的母親卻輕飄飄地說:“你去吧,我總共有三個兒子,死你一個也沒關系。”
這是一位母親該說出的話嗎?常言道兒行千里母擔憂,但日本的母親卻能對自己的孩子說出“死你一個沒關系”的殘酷話語。
其實這一切,都是日本上位者對女性瘋狂的“思想攻擊”。
還有一個日本女人在丈夫上戰場前,留下絕筆遺書自殺,只為激發丈夫的“決心”,他的丈夫就是制造了“平頂山慘案”的井上清,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人性經不起考驗,日本上位者很滿意將自己國家的女人們變成這樣,絲毫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因為在他們眼中,從來都沒有將女人作為像男人一樣平等的存在。
戰爭中日本死亡的300萬人數中,絕大部分是青少年,國內剩下的人看上去挺多,但大部分就剩下女人和老人。
青壯年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他們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前進的底氣。
日本政府看到國家都快成“女兒國”了,為了更好地控制女性,快速恢復國家人口,他們將目光轉向了蘇聯,立馬跟風起來。
為何要去學蘇聯呢?
這就要聊到蘇聯在二戰后恢復人口的一些措施了。蘇聯在二戰中屬于盟國,和我們一樣是反法西斯侵略的正面角色。
眾所周知,蘇聯是出了名的戰斗民族,那不僅是男人彪悍,婦女也是頂半邊天的!
德國法西斯的侵略讓蘇聯的婦女們也扛槍上了戰場,為了趕走侵略者,戰斗民族采取的政策大多是人海戰術。
二戰結束后,根據蘇聯官方數據統計,蘇聯死亡人口高達2660萬人,總傷亡高達6000萬以上。
當時蘇聯的總人口也就1.8億,傷亡比例達到33%,是二戰中傷亡最慘重的國家。
可以說,蘇聯的勝利都是無數人的性命堆積出來的,二戰結束后,各個國家都在恢復戰后的經濟和人口。
我國在二戰戰場上同樣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也是戰勝國,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從人員和財產的損失看來,我國也是二戰中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軍民傷亡3500萬,死亡1800萬,約4.8億,傷亡比7.3%。
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據讓人痛心,戰爭的殘酷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創傷是不可磨滅的。
唯一幸運的是,我國人口基數大,恢復起來比較快,蘇聯就不能比了,蘇聯人口基數少,人員傷亡比例高。
為了快速恢復經濟和人口,蘇聯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最有名的就是“英雄母親”的政策。
人民是國家發展的基石,蘇聯政府很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英雄母親制度就是鼓勵女性多生育,生孩子越多越好。
戰爭破壞這么嚴重,百姓們沒錢啊,生下來沒錢養怎么辦?
不用擔心,蘇聯政府承包了,孩子上下來需要的生活費、教育費、醫藥費等等都給予最大的福利待遇。
那蘇聯境內也有規定的18歲法定結婚年齡,未婚先孕生下孩子,對女人還是沒保障啊。
考慮到這種情況,蘇聯將女人結婚年齡下調到了16歲,雖然年齡變小了,但蘇聯政府的政策也在女人能接受的年齡范圍內。
根據調查,歐洲女性的發育普遍比亞洲女性早,因此這個政策相對當時的蘇聯還是比較人性化的。
除此之外,就是婦女們結婚后,要是生孩子超過10個,政府就會給這位母親頒發一個“英雄母親”的勛章,獎勵各種經濟補貼,這位母親也會受到社會的尊重。
這一系列的生育政策受到了蘇聯百姓們的強烈推崇,也在蘇聯轟轟烈烈進行著。
據說蘇聯當時有位出了名的國家級英雄母親,為了國家,她一生生下40個孩子,還受到了斯大林親自接待和嘉獎。
這些保障讓蘇聯的人口和經濟恢復得很不錯,憑借這個政策,蘇聯很快就恢復了人口。
雖然方法彪悍,但效果顯著,國家開始走向正軌,日本一看:嘿,這方法不錯,我來找蘇聯抄抄作業。
于是,日本就效仿蘇聯,對恢復戰后的人口出臺了一系列強制性的政策。
日本政府可不管日本女性到底愿不愿意生,他們在抄蘇聯作業的同時,依舊不把女性作為平等的存在,展開的是強制性PUA(指的是精神控制、精神欺騙)政策。
日本政府提出:全國人口在1960年要實現突破1億的目標。
首先他們開始效仿蘇聯將女性結婚年齡下調。
國際上大部分國家,普遍規定的法定成年年齡在18周歲左右,這是根據人體發育特性和人類思維的成熟化所做出的。
日本一直以來就是“無賴”的角色,日本當時女子的結婚法定年齡在16歲,但為了達到快恢復人口的目的,直接將女性結婚年齡下調到13歲。
前面我們提到,歐洲女性普遍發育比亞洲女性早,因此蘇聯將女性結婚年齡下調到16歲。
但日本可不管這些,他們推行了殘酷的政策,對日本少女基本是摧毀式的教育。
正常來說,一個13歲的女孩子正值豆蔻年華,青春才剛剛開始綻放,身體也剛發育起來,思想更是還未成熟。
可國家就強制她們結婚了,要是女孩子們賴著不結婚,不生孩子呢?
日本政府規定,到了13歲的女孩子不結婚,就要給國家上交一大筆賦稅。
要知道,戰爭后大部分百姓家中都窮得吃不飽穿不暖,并且日本女子地位一向低下,于是她們不得不乖乖順從。
雖然13歲結婚能生下更多的孩子,但這一政策出臺后立馬引起了國民的不滿,甚至國際上很多國家都開始抨擊日本。
畢竟大多數國家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都在20周歲左右。
日本政府也很聰明,轉眼一想,吃相太難看的話,女人們都不聽從怎么辦呢?
繼續照著蘇聯的作業抄吧,為了不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日本政府也向百姓們保證,只要在規定年齡結婚,多生孩子,就能夠領到國家的獎勵和補貼,還能領取生孩子的福利。
大多數經濟拮據的日本家庭,都讓女孩子在法定結婚年齡趕緊嫁出去,以此來避免家中沉重的賦稅,領取政府的補貼。
不過,這個政策的確有了很不錯的效果,日本的生育率很快就提高起來了。
但同樣也讓日本的女孩子們也淪為了“生育機器”,她們在思想和身體都未成熟的情況下,沒有了個人的生活。
有個12歲的日本小女孩加奈子不愿嫁人,到了叛逆的青春期,想要繼續讀書上學。
可家里人一想要加奈子馬上就13歲了,要是她還不嫁出去的話,家里一半的錢都要給她交稅用。
于是父母就瞞著加奈子,直接聯系好了一戶人家,在加奈子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直接將她強制嫁給了對方。
加奈子來到夫家之后不滿意,每天反抗,可換來的全是丈夫的拳打腳踢。
日本男人大多有大男子主義,女性在他們心中就是低下的,加奈子的丈夫也是其中一員。
為了得到加奈子,他完全不顧加奈子的意愿強行與加奈子發生關系,并且讓加奈子順利懷孕,加奈子被迫成為了這個家的生育工具,接受了自己的命運。
加奈子只是當時日本少女的一個縮影,她們大多數人都被家里安排得明明白白,到13歲結婚,之后不斷生孩子,不到20歲就成了幾個孩子的媽。
她們沒有自己的生活,相夫教子就是她們這一生的縮影,夫家也不允許她們出去工作,認為這是丟家族顏面的事情。
當然,日本政府為了讓女性更加順從,接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從二戰開始前就有了各種規定。
比如日本女性的跪坐文化,日本女性總會“跪著”伺候男性,很多的女性還會在丈夫下班回家時,跪坐伺候丈夫換鞋子。
時至今日,日本也還在延續著這一陋習,像我們熟知的日本體育界明星福原愛,也會在老公回家時跪著幫老公脫鞋子。
長期的社會壓迫下,日本女性不得不成為了其他國家人眼中“溫柔”的代名詞。
日本政府就是想在女性心中烙印一個“這樣做才是淑女的行為,男人就是天,女人生來就應該服務于他們”的封建思想。
除了強制讓女孩子們輟學去結婚,婚后還要強制規定他們要生夠5個孩子,這才能夠避免國家的懲罰。
不得不說,日本強制性壓榨女性的政策,換來了大量的新生兒的出生,的確讓國家的青少年儲備量提升許多。
日本政府一方面對女性進行著慘無人道的打壓,一方面又想出了新的點子,去改變日本國人的基因。
二戰后日本基本成為女兒國,日本政府還出臺下調女性結婚年齡和必須生5個孩子的規定,但社會的男女完全不平衡啊,這該怎么辦?
日本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國家,要是這時更改“一夫一妻”的制度,那就是動了大刀做小手術了,肯定得不償失。
而且由于日本是島國,本身的資源是有限的,他們國家的人身材普遍矮小。
日本士兵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日本當時士兵平均身高在1米6,可想而知日本女性的身高有多矮了。
早期的史料就有過記載,說是戰國時期日本有位“高大威猛”的將軍,說起來很厲害,但有學者考察后證實,他們所說的這位將軍身高也就1米6。
在日本早期選拔士兵的時候,1米55以上就屬于“高大威猛”的范疇了,這就是矮子里面挑將軍的典型例子。
日本政府想到這幾個問題,他們更加沒有下限去折磨日本女性了。
既然本國的男人不夠,那就找外國的啊,當時最著名的就是尋找美國大兵。
畢竟女人在日本政府眼中,已經“改造”得差不多了,既然女性沒有反抗精神,那就繼續“壓榨”。
日本政府在二戰后,跟在美國屁股后面想要得到美國的經濟幫助,順便幫著美國遏制蘇聯,就同意了美國在日本境內駐兵。
為了改變國人矮小瘦弱的基因,日本政府就大量招募女性來“慰問服務”這些美國大兵。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日本政府還專門在全國各地開了一些這類場所,用“高傭金”的廣告吸引,騙女性來這里工作。
曾經橫濱街頭就有一位藝名叫“瑪麗”的煙花女子,在14歲的時候被政府騙到這些場所工作,之后的60年時間里,一直在接待客人。
這些女子在成為國家的“生育機器”后,還生出了不少的混血寶寶,為日本的人口增長和基因改變做出了不少貢獻。
當然,日本政府為了讓青少年能夠突破身高極限,光是混血改變基因是不夠的,他們還注重對青少年的健康飲食。
日本靠著搭上美國這個快車頭,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于是就推行了一項“營養午餐”的計劃。
規定學校在午飯時,為學生們提供一杯牛奶,保證學生們成長所需的營養。
日本在各個方面的措施得到了不錯的回報,1940年日本全國總人口7300萬人,到了1950就已經上升到8300萬人。
日本混血
據不完全統計,戰爭或日本出臺的一系列恢復人口的方法,混血寶寶占到60%,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也增長到1米7。
同樣是恢復人口的措施,當時的蘇聯就能夠受到民眾稱贊,而日本卻受到一大片唾棄聲。
因為日本不折手段地達到恢復人口的目的,對日本女性造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這也讓人不由得同情起這些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