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的標志性建筑--大三巴。
澳門擁有眾多西式的天主教堂,其中圣保羅教堂建造時代最久遠、最著名,人們習慣稱之為“大三巴”。
圣保羅教堂建于1637年,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位于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形起臺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見證了澳門的歷史。
1835年1月26日黃昏,圣保羅教堂被一場大火燒毀,僅殘存了現在的前壁部分。因為它的形狀與中國傳統牌坊相似,所以取名為“大三巴碑坊”。
游覽大三巴牌坊,你除了欣賞巍峨壯觀的前壁之外,還要琢磨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意義。
從牌坊頂部逐層而下,先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十字架,向下再分3層,每層的壁龕均藏有1個銅像,銅像是由澳門早年的制炮工廠鑄造的。十字架下是1具鴿形銅像,據說是代表圣神,像的旁邊圍有太陽、月亮及星辰的石刻,象征圣母童貞懷孕一剎那時光,銅鴿之下則是1尊耶穌圣嬰雕像。
來到牌坊后面,就是原來教堂的遺址,蔥蔥綠樹下面安放著傳教士的遺骨,西方人似乎喜歡將先人的遺骨存放在教堂里,很神圣,沒有墓地那股陰森的感覺!
地下石室有教堂的圣物。
主教曾經坐過的轎子的一角。
又一次近距離欣賞雕刻美!
夕陽下的大牌坊,神圣靜謐的美!
現在,大三巴牌坊已經成為澳門的象征之一,許多澳門人結婚時喜歡在此留下張婚紗照以作紀念,也是游客澳門之行的必到之地,屹立了幾百年,依然讓人佩服不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