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博物院-光緒/宣統瓷器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青花嬰戲紋碗
光緒青花
光緒青花瓷顏色既有黑褐色也有淡藍閃灰色,仿康熙青花顏色濃艷,但紋飾沒有層次。光緒民窯青花瓷中開始出現“洋藍”色,藍中閃紫紅,非常扎眼,青花飄在釉面之上。常見紋飾有龍鳳、云鶴、花卉、花鳥、花果、獅球、八仙、八寶、博古、山水、人物、百鹿等。光緒青花瓷胎子厚重笨拙,比同治時堅致,有的比較細密。釉面粗松稀薄,白中泛青,有的很白。常見有賞瓶、龍缸、玉壺春瓶、繡墩、燈籠尊、茶壺、蒜頭瓶、天球瓶、貫耳瓶、餐具、蓋罐等,造型比較規整。民窯瓷器較粗糙,大器很多,如大瓶、大罐。
光緒青花官窯瓷器的款識我用楷書,也有用篆書的,字體修長清秀。“大清光緒年制”六字兩行或三行,以及“光緒年制”四字款均有。民窯我不署款,有署“丁未玉海堂制”、“興邑復古窯造”、“清華珍品”、“樂道堂主人制”、“嘉泰松軒” 、“燕趙悲歌之士、孔子后四十一癸卯制”、“儉存齋”等款的。光緒仿康熙青花瓷較多,冰梅罐上的冰只平涂,并不畫出冰碴;所仿的花觚、棒槌瓶、大罐等胎體均不夠堅致,釉面稀薄不勻沒有堅硬感,胎釉結合也不夠緊密,紋飾雖艷,但沒有層次,浮而不沉。光緒仿康熙漿胎青花瓷,手感輕飄,胎和釉均沒有堅致細密感。
宣統青花
宣統時的青花瓷色調濃艷明快,不暈散,所繪紋飾比較精細。常見紋飾有龍鳳、團龍、夔鳳、流云、牡丹、纏枝蓮、八卦、云鶴、海水怪獸、松竹梅三友、荷蓮、寶相花、八寶、八仙、博古、五谷豐登等。宣統青花瓷胎子極細極白,瓷化程度很高,胎輕體薄,非常勻稱;釉面勻薄,顏色很白很亮,高度玻璃化。因是現代化生產,胎體很規整。主要器型有賞瓶、槌瓶、玉壺春瓶、蓋罐、碗、盤、杯等。青花官窯的款都是楷書,一般六字兩行,字體清秀工整,筆畫圓潤有力。民窯器有年款的多為印章式紅彩款,大部分無款的和光緒青花近似,不易區分。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黃地描金福壽無疆紋盤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素天彩 字錦紋薰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粉彩壽桃紋天球瓶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粉彩九龍紋碗
南京市博物院 清光緒 粉彩八吉祥紋盤
南京市博物院 清宣統 青花纏枝花卉紋賞瓶
南京市博物院 清宣統 紅彩雙龍戲珠紋盤
南京市博物院 清宣統 冬青釉八卦紋琮式瓶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