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屬于季節性較強的品種,了解橡膠的生產周期規律的季節性及產業鏈,我們可以更清晰的探索其價格波動背后的邏輯。
供需決定價格,本文繼續從生產周期和產業鏈兩個方面帶大家了解橡膠。
橡膠,通常指的是天然橡膠,是指從巴西橡膠樹上采集的天然膠乳,經過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彈性固狀物,橡膠制品廣泛應用于工業或生活各方面。
先了解一下橡膠樹的特性,橡膠樹喜高溫、高濕、靜風和肥沃土壤。要求年平均溫度26度--27度,在20度--30度范圍內都能正常生長和產膠,不耐寒,在溫度5度以下即受凍害。要求年平均降水量1150-2500毫米,但不宜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橡膠樹適于 土層深厚、肥沃而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壤土生長。由于這些特性,橡膠產地主要分布在常年高溫多雨的熱帶。全球三大橡膠出口國分別是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主要進口國是美國、中國、西歐和日本。我國的橡膠產區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兩省。
栽植6-8年即可割膠液,實生樹的經濟壽命為35-40年,芽接樹為15--20年,生長壽命約60年。天然橡膠供給存在明顯的周期性,這種周期性主要來源于橡膠樹的開割及停割導致供給的變化。
橡膠割膠月份總結
停割期:1月底2月初,越南、泰國北部進入停割期,2月中,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的赤道以北地區(主要是棉蘭一帶 )進入停割期。印度尼西亞的赤道以南地區(主要是巨港地區)從9月底開始,10月、11月停割。
3月-4月:新膠開始交割,天膠的供給開始增加,此時價格會從年初的高點回落
5月:交割低谷又會使橡膠價格小幅回升。
6月-7月:制膠的旺季,此時橡膠供大于求,價格出現下跌。
8月-10月,臺風或熱帶風暴,持續的雨天、干旱都會降低產量,使膠價上漲。
11月:自然災害的可能性逐漸降低,橡膠生產正常,膠價又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
12月一次年的1月-3月,天然橡膠逐漸停割,下游廠家需要補充庫存以滿足停割期間的生產需要,導致天然橡膠價格出現上漲行情。
按照這個收割的時間周期來看,理論上橡膠在12月-次年3月是橡膠的庫存淡季,價格應是上漲行情,3-4月新膠開割,價格回落,5月交割低谷價格回升,6-7月制膠旺季,價格下跌,8-10月如果出現臺風、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會使產量降低,價格上漲,11月自然災害的可能性降低,價格回落。
再看橡膠期貨近21年的漲跌情況:
近21年國內橡膠期貨月份漲跌統計
可以清楚的看到近21年中,12月和1月上漲概率最大,在60%以上,2月和5月上漲概率也超過了50%,說明橡膠的季節性波動極具季節性表現。
天然橡膠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橡膠種植行業及橡膠加工設備;中游為天然橡膠生產加工環節;下游應用于輪胎(主要)、膠粘劑、膠鞋、手套、氣球、膠管、計生用品、橡膠木制品等。
天然橡膠產業鏈
從下游市場來看,輪胎仍是天然橡膠需求最大的領域,2021年達到了238.08萬噸,占比74.19%;膠管帶及其他領域需求量為82.83萬噸,占比25.81%。所以汽車行業的發展對橡膠價格走勢有著重要的影響。
中國天然橡膠需求結構分析
中國天然橡膠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天然橡膠產量為87.16萬噸,2022年國內天然橡膠產量在81.84萬噸左右。而天然橡膠既是與糧、棉、油并列的重要農產品,又是與鋼鐵、石油、煤炭并列的四大工業原料和重要戰略物資,在我國有著重要地位,我國對其需求量較大,依賴進口來滿足消費需求。2022年,我國進口天然橡膠263.61萬噸,出口2.42萬噸,表觀需求量343.03萬噸。
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統計
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統計
從橡膠研究所的數據來看,今年全球的橡膠產量呈上漲趨勢,全球天然橡膠的消費對比2022年基本持平。數據來源不同,數值上有稍許的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國雖然是橡膠的產能大國,更是個消費大國,天然橡膠進口依存度一直在70%以上,國際橡膠的走勢對我國橡膠期貨的影響較大。
中國天然橡膠進口主要來源地分析
中國天然橡膠進口依存度分析
橡膠期貨月線周期K線
因歐債危機惡化威脅全球經濟增長,全球天然橡膠需求量持續走低,同時我國輪胎產銷增速放緩,故而2011年以來天然橡膠市場價格持續下跌,至2016年下半年天然橡膠價格經歷了一個短暫的快速上漲期,2017年2月達到近六年最高水平,之后快速大幅下跌。2018年以來,天然橡膠價格較平穩,持續在低位震蕩。
在替代品領域,目前合成橡膠對天然橡膠有一定威脅。合成橡膠是由人工合成的高彈性聚合物,其生產不受地域限制、短期內可大規模生產、產品的一致性較好,個別性能,如耐酸堿、高低溫下物理性質的穩定等方面要優于天然橡膠。不過合成橡膠僅在某一個部分替代天然橡膠,并不能完全取代天然橡膠,且合成橡膠屬石油化工產業,投資規模大、能耗高,對環境的影響大,而天然橡膠行業更加環保。長遠看來,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可以協調發展、互為補充。
合成橡膠產業鏈
我國是橡膠的消費大國,進口依存度較高,國際橡膠的走勢對我國橡膠期貨的影響較大。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是我國進口的主要來源,特別是泰國,作為全球產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其每年的產量、貨幣匯率及政府的政策直接影響到國際橡膠市場價格的變化走向。
由于橡膠的產區基本都在熱帶地區,氣候影響主要體現在8-10月,如果出現臺風、暴雨、干旱等自然災害會降低產量,膠價上漲,反之,氣候良好產量提升,又會使膠價下跌。
由于橡膠樹的自然特性,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是橡膠的停割期,理論上價格應是上漲趨勢,6-7月份是交割的旺季,價格下跌。
天然橡膠的替代品是合成橡膠,目前來看天然橡膠依然有特定優勢,但隨著技術的進步,合成橡膠的應用有著越來越廣的趨勢,合成橡膠價格的下降會使的天然橡膠的需求減少進而影響天然橡膠的價格。
輪胎是橡膠最大的下游產業,汽車的保有量直接影響橡膠的需求,隨著疫情的結束,國內的汽車消費市場逐步回暖。